军工的逻辑全变了。曾经,军工行业主要依赖于传统的军事需求和地缘政治因素,其发展往往围绕着军备竞赛和国家安全展开。然而,如今的军工领域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一方面,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无人机、先进材料等在军工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推动着军工产品的升级换代和性能提升。另一方面,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使得军工市场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和精细化,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军事领域,而是延伸到了太空探索、反恐维稳等多个领域。这些变化使得军工的逻辑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企业需要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局外人的视界,作者:卡夫卡不忙了,题图来自:AI生成
老粉丝都知道,我一向是不做军工的,2015年做过一波被套成老狗,后来总算明白了军工的逻辑。
东大热爱和平,不会主动对外扩散高新尖端武器,即便在俄乌冲突打得最激烈的时候,北方邻居都没能拿到我们的武器,难道是他们不想要吗?
东大不出手,海马斯这种小渣渣居然就能在国际市场上捞到大笔订单。
要知道在东大,比海马斯硬核实力强横的同类火箭炮起码有二十款。
经常关注军事的博主都知道,军火想要卖得好,不是说你武器性价比高就行了,买了你的武器等于是缴一手投名状。
沙特王爷们猴精猴精的,年年珠海航展那都是VIP级别的大客户,但人家为什么买得最多的是坑爹的美制武器?
因为美帝玩军事霸权,人家那是真能不要脸地直接冲过来输出,根本不讲什么国际法,普世价值那都是说给别人听的,最终解释权都在他手上。
沙特但凡全面换装了东大的武器,你猜美帝会干啥?
也就是中东的王爷们一手行贿大法玩得溜溜的,才能让美国政府在很多事上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为什么欧洲一直要委曲求全的留住北约?
除了想省点军费,让美帝这个冤大头掏钱出力,还因为有北约这个组织在,欧洲一众前列强们都能打着北约系的名号,对外出售武器。
像很鸡贼的法国,跟美帝竞争一下军售,真要起了龃龉,还能在体系内搞一波勾兑。
从前军售三大户:美国、俄罗斯和欧洲(以法国为主)。
如今美帝因为工业体系几乎崩掉,连自家武器都很难保证,对外军售能力明显下滑,比如说大家都很熟悉的洛克希德·马丁家的F35,就已经一年多没交付了,因为被东大禁售了金属镓,雷达缺乏原材料,没了雷达的飞机,难道要靠飞行员用眼睛观测敌情?
俄罗斯是被俄乌冲突给缠住了,产能能保证自家的用量就不错了,再加上被制裁,各种缺乏零配件,都要跑去找朝鲜小老弟买军火了,还哪里有能力对外军售呢?
在印巴冲突爆发之前,欧洲军工的日子那是相当好过,大哥二哥都不行了,小三上位成了老二,美滋滋。
结果这波阵风被歼10c打了个三比零,当然了战绩这么差也不是飞机的错,印度人花76亿欧元买了36架阵风,结果只付了26亿欧预付款,后面的钱一直不给,被人这么摆一道,估计法国人也不会把飞机的权限全开放给印度方面,再加上一个飞行员的训练,跟预警机的配合,我方的空空导弹优势。
但这世道,谁会分析失败者的苦衷?
人家只会研究胜利者的成功经验。
所有人都看到在东大体系化武器支持下,数据很好看的印度被穷困潦倒的巴基斯坦各种吊打。
这世界上并不是所有国家都有钱买买买的,大部分国家都要考虑如何用最少的代价来保证自己的国防需求。
当然了,更换武器体系非常麻烦,但如果算大账的话,换上性价比高,成体系化的中国武器是个更优的系统解决方案。
有懂王这种不靠谱的领导,北约都要解体了,拿着北约体系来搞军售的路子还好用吗?
最糟糕的是印度万国造武器库几乎把西方各路大佬一网打尽,战争假如真的再继续下去,未来暴雷的神兵利器更多。
所以昨天印度跟巴基斯坦都表示了,不想把事态搞严重了,要就此作罢。
五常里东大是和平爱好者,再则这波点到为止的战斗里,东大已经拿到足够的关注了,别忘了,巴基斯坦内部亲美西方的势力也很强大,再继续打,万一这帮人品出点味道来,整点幺蛾子,那就成了过犹不及。
其余四家都在印度那边有军售买卖,都怕暴雷,各种想方设法求停战。
情势到这里了,继续打是打不下去了。
但东大的军工行业却得到了一个起飞的契机。
百度出来的全球军售数据有点矛盾,东大基数小,因此发展潜力巨大。
我们只要发力,干上全球最大的军售国也是可期的,毕竟我们产品竞争力有那么强,对手只会越来越拉胯的。
倘若再搞一波海战,让052外贸型对战一下敌舰,那就齐活了,大概率印度是不敢拿着自己的破航母往前冲了。
我们只谈行情的发展前景,对外军售起码能在现在的基础上快速翻一番。2024年珠海航展上看到的中国军售数据出口额1030亿美元,在这个基础上翻番跟美国分庭抗礼问题不大吧。
别忘了,欧美俄的军售都有大量外采元器件,只有东大能做到百分百全产业链,由此带动的经济增长有多少?规模生产同时能带来快速的成本下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局外人的视界,作者:卡夫卡不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