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解施工难题完成修复 闽侯千年古桥十四门桥迎新生
创始人
2025-05-11 05:09:45
0

闽侯的千年古桥十四门桥曾面临施工难题,然而,巧思与技艺在此展现得淋漓尽致。施工团队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创新的思维,深入研究古桥的结构与历史背景。他们精心制定修复方案,巧妙运用现代技术与传统工艺相结合,在不破坏古桥原有风貌的前提下,成功解决了一道道难题。经过不懈努力,十四门桥终于迎来新生,仿佛时光倒流,古老的桥身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闽侯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也让后人得以领略古代建筑的精妙与魅力。


不久前,位于闽侯县上街镇榕桥村的千年古桥十四门桥修复工程完工。这座建于宋元丰二年至八年(1079至1085)的古桥,将继续作为旗山可溪(溪源溪)两岸的交通纽带。

十四门桥。

十四门桥长约100米,桥面宽约1.8米。全桥横跨可溪,东西走向,为石构平梁桥,因桥有13个船墩,水从14个桥洞流过,故名“十四门桥”。旧时,乡人在桥头种植榕树,故该桥也称“榕桥”。

1989年,十四门桥被列为闽侯县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十四门桥被列为第十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2022年,十四门桥入选福建省河湖文化遗产。

2023年9月,十四门桥在洪水中受损。闽侯县迅速组织相关部门,对古桥的灾后状况进行全面勘察,并研究了修复方案,去年9月启动修缮,主要内容包括河道清淤、围堰排水、桥墩基础重建、桥墩砌体修缮、桥面修复等。

据介绍,十四门桥桥底被大量泥沙覆盖,施工人员首先需要对坍塌的桥体及河道内的淤泥进行清理。由于水下修桥难度极大,他们不得不在第五到第八桥墩之间用沙袋进行局部围堰后抽水。随后,采用松木进行压桩,并尽可能压入河床底部,以稳固桥基。

此外,本次修复所需的4条大花岗石均为定制款,每条都重达数吨。然而,由于河岸和河床底部落差较大,加上河床底部泥沙松软、常水位较低,吊车无法吊起桥面石梁并运送至桥梁塌陷处进行施工。

最后,施工团队决定在枯水期利用洪水带来的泥沙在河床上填充出操作平台。平台建成后,他们使用吊车将施工机具从岸上吊至河床中,再将一整条石梁吊至操作平台进行安装。就这样,在历经重重困难后,十四门桥终于迎来新生。

据了解,闽侯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近期将组织省市古建专家,对十四门桥的修缮工程进行预验收。未来,上街镇还计划以古桥为核心,串联周边溪源宫等景区,发展文旅产业,推进乡村振兴。(记者 陈木易/文 林双伟/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