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看闽清,池园镇潘亭村展现出令人瞩目的变化。曾经,这里只是一粒普通的花生,默默在土地中生长。如今,通过不懈努力,潘亭村实现了华丽转身,宛如“一路生花”。村里积极探索特色农业发展之路,将花生进行深加工,打造出独具特色的花生产品,带动了村民增收。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道路宽敞整洁,环境优美宜居。文化活动也日益丰富,村民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潘亭村正以花生为起点,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精彩篇章,成为乡村发展的典范。
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特色农产品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闽清县池园镇潘亭村的红皮花生以其优秀的品质和可观的经济效益,成为当地村民致富的“金钥匙”。眼下正值第一季红皮花生的种植期,让我们走进潘亭村,了解这一特色农产品如何为村民带来致富的希望。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眼下正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在潘亭村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村民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有的在翻耕土地,有的在播种花生,有的在覆盖地膜,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耕画卷徐徐展开。
“红皮花生是我们潘亭村特色农产品。一年可以种植两季,现在是第一季的种植期。目前全村种植面积大概有30亩。”池园镇潘亭村党支部委员林龙海说。
潘亭村种植红皮花生已有多年历史,得益于芝溪沿岸独特的砂质土壤,这里产出的红皮花生品质优良,深受市场欢迎。
“一亩地的大概收成有五百多斤,晒干后一斤的收购价格能达到25-30元,红皮花生也成为我们村增收致富的农产品之一。”池园镇潘亭村党支部委员林龙海说。
近年来,潘亭村积极引导村民发展红皮花生相关产业,通过推广标准化种植、打造特色品牌等方式,不断提升红皮花生的品质和效益,让小小花生成为帮村民致富的“金豆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