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络上“房价跌回十年前”的言论引发热议。部分观点指出,三四线城市及人口外流地区房价持续下行,叠加二手房挂牌量激增(2024年全国挂牌量突破1200万套),部分房源价格已接近甚至低于2015年水平。但核心城市(如深圳、上海)优质房产因人口流入、资源集聚等因素仍保持韧性,部分高端楼盘甚至出现“加推即售罄”现象。
支持“房价合理化”的网友认为,高房价挤压消费、加剧生育率下降,房价回归“1㎡≈月工资”是民生诉求。反对者则指出,若房价全面崩盘,将引发系统性风险。有网友直言:“房价跌是好事,但断供潮、银行坏账谁来兜底?”
我觉得,房价合理性需分城市、分区域具体分析。一线城市房价收入比超26倍,远超国际合理区间(4-6倍),但三四线城市因人口外流、库存积压,房价泡沫已逐步挤出。当前政策以“止跌回稳”为主,避免硬着陆。未来房价走势将更依赖经济复苏、收入增长及配套改革(如房产税试点扩围、租赁住房REITs上市)。
房价“跌回十年前”的论调更多是局部现象的夸张化表达。真正的健康市场需让房价回归居住属性,而非投机工具。对于普通购房者而言,与其期待“暴跌抄底”,不如关注区域分化与政策动态,在自身经济能力范围内理性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