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小镇中年”走进美国荒野
创始人
2025-05-04 13:21:59
0

当中国“小镇中年”走进美国荒野,那是一场别样的旅程。他们带着对未知的好奇与勇气,踏入这片广袤而原始的土地。眼中不再是熟悉的小镇街景,而是连绵起伏的山脉、茂密的森林和奔腾的河流。在荒野中,他们学会了倾听自然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力量。那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脸上,仿佛洗净了内心的喧嚣与疲惫。他们徒步在林间小道,与野生动物不期而遇,那种震撼与感动难以言表。这趟美国荒野之旅,让“小镇中年”们打开了全新的视野,也在心灵深处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成为他们人生中一段珍贵的记忆。


最开始,每次踏入一片不见人影的森林,空气中的静谧与鸟鸣总会让我和母亲心头微微发紧,仿佛周围有什么在隐秘地注视我们。每一步都带着一丝犹豫,这种犹豫与这片陌生荒野拉开一段微微的距离。



随着我们在北卡罗来纳教堂山四周的小径上行走,脚步逐渐深入,不安悄然消褪。走入林中,那里如同温暖的怀抱,空气中渗透的每一缕清新,都是无声的邀请,让人感到一种奇妙的释放,每走一步,都与这片土地更加亲近。


陌生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纯粹的喜悦与松弛。那些空旷与沉静,打开了我这个来自中国小镇的中年人心中另一片荒野——不属于地图,只属于自己。



著名的《荒野信札》(Wilderness Letter)作者华莱士·斯特格纳(Wallace Stegner),在1960年写给美国内政部的信中,在信的结尾处表达的他对荒野充满深情与敬意:


“We simply need that wild country available to us, even if we never do more than drive to its edge and look in. For it can be a means of reassuring ourselves of our sanity as creatures, a part of the geography of hope.”


(“我们需要荒野。我们仅仅需要乡野留存在那里,即便我们只是开车到荒野边缘,冲里面看一看,也足够了。因为荒野能给予我们安慰,让我们知道自己仍保有作为生物的心智,这属于希望的地理学。”)


Wallace Stegner


这段话之所以打动人心,是因为它超越了实用主义自然观。


他所命名的“希望的地理学”(the geography of hope),意味着荒野是一种精神坐标,是人在文明世界中仍能寻得方向、回归本真的地方。这一组合把希望——这种人类最本质的心理力量——锚定在一片真实存在的空间之中。



在美国中部和西部广袤的土地上,有大量受到联邦保护的荒野、国家公园和无人区,比如黄石、大提顿、优胜美地、大峡谷,以及更不为人知的内华达高地、犹他红岩、蒙大拿草原……这些地方之所以震撼人心,并不仅仅因为风景奇美,更因它们让人直面“空旷”与“无为”,唤醒一种被钢筋水泥和日常琐事掩盖的生命感。



即便是在美国东部,像我所生活的北卡罗来纳州,也有不少值得珍惜的自然空间。


比如我陪母亲走过的Duke Forest、Cedar Falls Park、Eno River State Park,再到远一点更知名的大烟山(Great Smoky Mountains),哪怕它们并不是典型“荒野”,但对于长期生活在中国城市和出身县城的我们来说,那种安静、开阔、无人打扰的自然状态,足以构成心理与感官上的“荒野经验”。



有趣的是,“荒野精神”原本并不是美国文化的最初主流。


最早踏上这片大陆的欧洲人,带来了他们关于自然的旧观念:荒野是混乱的、危险的,是需要被征服的对立面。他们把开垦土地、修建道路、建立城镇视为文明的象征,而那些人迹罕至的森林、山川、湿地,则是必须清除的障碍。于是,美国早期的文化气质,是一种不断向自然开战的“拓荒精神”。



很久之后,这种态度慢慢发生了变化。


在许多美国人的文学记忆中,荒野并非外在的风景,而是一种内在的召唤。


杰克·伦敦的《野性的呼唤》讲述了一只名叫巴克的狗在极地荒原中经历苦难、最终回归自然本性的故事,被誉为“世界上读得最多的美国小说”。



西格德·F·奥尔森写下的《低吟的荒野》,没有情节,只有季节的流转、湖水的声响、风穿过林间的回音。读起来像在听一首慢歌,是美国自然文学的经典之作。


梭罗则更直接,他干脆搬去瓦尔登湖边住,搭屋、种豆、劈柴、写作,留下那句影响深远的话:“荒野是世界的保存者。”


还有约翰·缪尔、克拉考尔、艾比……不同时代,不同的笔触,他们都在回答一个问题:


人类要走多远,才能回头看见自己从哪里来。


荒野,在他们笔下,不是景点,不是资源,而是一面镜子。



这一切,我来美国后才慢慢理解。在这里,我们只是沿着林间小径慢慢走,偶尔停下来,看一只松鼠、观一棵野草、望一片白云、听一阵风,作为异乡人心头的紧张与不安就松动了。最重要的是,你可以惊奇地发现,人与自然真的可以和谐共处,而不只停留在口号上。


昨天,父亲给我发来一条自媒体视频,标题是《路过最穷的美国乡村,一点人气都没有》。当时我和母亲正走在一条被密林包围的小径上,阳光从树叶缝隙间斑斑点点洒下来,脚下是松松厚厚的落叶。脚步声轻微,风声悠长,四下无人,确实静得出奇,但却是我们这趟徒步中最享受的一刻。



我们离开成都后,母亲经常参加一些国内老年旅行团,每天都在赶路、拍照、打卡,从一个景点赶往下一个景点,一车人吵吵嚷嚷,难有停歇,在十几天时间里被迅速地打包和进行空间传输。她自己也说,很多时候只是一直在赶路和拍照,哪里都去过,又仿佛哪儿都没真正停下。


(突然想起来,这几天正是国内的五一长假,恐怕许多景点又会上演“人从众”的场景吧。)


来了美国,她的感觉不一样,原来“看”可以不急,行走和在场本身就是一种收获。


许多国人,从未真正习惯大自然的沉默,甚至觉得那是“空”“冷”“无聊”的。但正如斯特格纳所说,我们需要那样的空间——不为征服,不为消费,只为感知“存在”本身。


中国的城市和县城,其实也建了许许多多公园,可是那种“公园”的概念是修剪整齐、人为规划、功能明确,这里禁止,那里不准。


而美国的公园、荒野和自然区,明明是“保护区”,却是粗粝的、荒废的、混乱的、安静的、没有功能、没有打卡点的,有时甚至让人感到不安全。距离生活区或商业区仅咫尺之遥,一旦步入,就会发现瞬间与世隔绝。


荒野不仅是生态资产,更是精神避难所。当年斯特格纳看到自己周围蓬勃的工业化、城市化,人们开始意识到自然空间被侵占殆尽,随之失去的,是人们对“自然状态”的感知能力。


对今天的我们而言,这句话也适用。


当城市扩张、节奏加快、生活趋于信息化与碎片化,我们对“完整”“静止”“深度”的体验正急剧减少。荒野,哪怕只是公路尽头的一片小树林,哪怕只是视线所及的远山,仍提醒我们:生活不只有高效快速、绩效至上和消费主义,还有自由、停顿和存在本身。


难怪国内年轻人在疫情后爱上了“公园20分钟”“抱树”等以一文不花、回归自然、抵御物质主义的轻运动。


然而,有一些初来美国的国人,对这种自然感到陌生,甚至无所适从。但凡久居,就会渐渐爱上这里的树、草和无人之地,更能把心放在它该在的地方。


于是,我有点明白了,荒野不仅是地理空间,也是内在状态。


未来,无论在哪儿,愿心中保留一点“自我的荒野”。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巴菲特在意义非凡的六十年后将卸... 世界上最著名且可以说是最成功的投资者沃伦・巴菲特,在周六震惊了股东、全球观众,甚至可能连他自己选定的...
县域经济扶持:鲲鹏共享科技如何... 一、下沉市场的"充电焦虑":为什么三四线城市才是共享充电宝的蓝海? 在北上广深的地铁站和商场里,共...
MIT教授算出“康普顿常数”,... 近日,一则令人瞩目的消息在科学界引发轰动。MIT 教授竟然算出了“康普顿常数”,这一成果无疑是对物理...
一轮00后的创业小高峰来了 在当今时代,一轮 00 后的创业小高峰悄然兴起。00 后们以其独特的思维和无畏的勇气,纷纷踏入创业的...
ChatGPT催生的百万年薪岗... 在当下的科技领域,ChatGPT 引发了巨大的变革。它的出现催生了众多百万年薪的岗位,这些岗位要求从...
2024年A股白酒公司总经理大... 存在数据的16家白酒公司中,12家总经理年薪下降 文|刘建中 陈汐 表1显示,在披露总经理薪酬的16...
今年轻薄款、明年折叠机,苹果酝... 今年,苹果推出了轻薄款的 iPhone,以其精致的设计和出色的性能吸引了众多消费者。轻薄的机身让用户...
美国AI大牛Alex Lamb... Alex Lamb跳槽清华 最近,AI领域发生了一件大事:美国研究员Alex Lamb从微软跳槽到了...
3月28日投资早报|中芯国际2... 【隔夜行情】 •周四(2025年3月27日),A股三大股指小幅收涨,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涨0.15%...
重回百亿后,三只松鼠迈入“新战... 图源:三只松鼠官网 时隔四年,三只松鼠(300783.SZ)终于重新回归百亿营收阵营。 近日,零食巨...
为了不让微博AI 抓取数据,我... 我本过着平凡的生活,却不料被卷入一场可怕的境地。为了躲避微博 AI 的抓取数据,我仿佛被逼入了那残忍...
起底光伏抢装背后:暗流汹涌的花... 光伏抢装背后,暗流汹涌的花样毁约潮令人咋舌。一些企业在抢装热潮中盲目签订合同,待市场形势变化,便以各...
AI赋能医疗服务全面升级 今年... 人工智能正深刻改变医疗服务领域。在深圳,AI辅助医疗系统已覆盖多家医院及社康中心,从预问诊到辅助诊断...
央行逆回购“首现缩量”,市场预...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刘佳 北京报道 4月央行开展1.2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
巴菲特对美元发出“罕见警告”:... 巴菲特向来以敏锐的商业洞察力著称。此次他罕见地对美元发出警告,称不会投资即将“大幅贬值”的货币。这一...
94岁,巴菲特最后一战 巴菲特如约现身。 北京时间昨晚(5月3日),一年一度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下称“伯克希尔”)股东大...
当中国“小镇中年”走进美国荒野 当中国“小镇中年”走进美国荒野,那是一场别样的旅程。他们带着对未知的好奇与勇气,踏入这片广袤而原始的...
特马百日维新失败,美国走向何方... 你的问题中可能存在一些错误,“特马百日维新”表述不太准确,通常是指戊戌变法。戊戌变法失败后,中国在近...
原创 A... 最近的股市走势,简直像极了一场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心理战。不少新入市的朋友开始有点慌了:前一阵子,大盘连...
梁文锋和杨植麟再“撞车” 请你提供更具体的相关情境或背景信息呀,仅“梁文锋和杨植麟再‘撞车’”这样的表述太宽泛了,不清楚他们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