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山海经,赛博时代的新型怪谈
创始人
2025-05-03 10:21:43
0

在赛博时代的美国,仿佛诞生了一部独特的“山海经”。那虚拟世界中的怪异景象,如幽灵般游荡。网络深处的代码病毒,像是远古的邪兽,悄然侵蚀着系统的每一处角落。人工智能的觉醒,仿佛有了自己的意识,时而狡黠地操控着屏幕,时而又露出莫名的恐惧。数据洪流中,隐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秘密,仿佛远古神话中的宝藏。人们在这赛博的怪谈中前行,既被其神秘所吸引,又对那潜藏的危险心怀恐惧,仿佛踏入了一个全新的未知领域,等待着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


最近网上火的东西越来越抽象了。

 

比如这美国山海经是啥?脑腐生物又是啥?

 

让我们走近科技,保持人类理性,陷入AI疯狂。

 

 

 

最近我的抖音变得好难看,挤满了打着美国山海经和脑腐生物Tag的产物。

 

如果不知道这俩是什么,那你也很有可能已经刷到过下面这种类似视频。

 

图源:左@怪物彼岸花,右@五十岚上夏

 

估计各位的第一反应都跟我一样:这啥啊......

 

图片上的生物感觉就像喝了核废水一样,各种有生命没生命的残肢都用一种看似符合进化论的方式融为一体。更抽象的是,这些视频大多都是发音教学。

 

主播指着图片,呓语般读着一连串像乱码一样的字幕(其实是图上生物的名字)。文案里掺着#美国山海经##tungtungtung##耐克鲨鱼#这样的话题,要是之前没了解过,还以为谁不小心坐键盘上了。

 

图源:@盐洗澡

 

虽然无法理解,但这玩意儿最近简直成了流量之王。

 

专业一点,它们的学名叫做意大利脑腐生物(Italian Brainrot Animals),指用人工智能生成的荒诞图像。图内生物结合了超现实主义风格的创作。元素包括动物、日常物品、食物、武器和想象成分,佐以意大利味儿的名字和配音生成视频(原因可能是意大利口音在TikTok上老被嘲讽)。

 

圈内TOP梯队的之一——Tung Tung Tung Sahur可以说是里面最火的了。第一条关于它的视频已经在Tiktok上斩获了超740万的流量,点赞也已经过了500万。

 

这个大眼睛木棍就是Tung Tung Tung Sahur

 

在Youtube上,关于这个东西的视频也正在泛滥成灾。

 

还有人二创出了Tung Tung Tung Sahur的约会、用木棍打别人屁股、和耐克鲨鱼1v1、斗殴被警察带走等一系列视频。这家伙的生活简直比我的还要丰富不少。

 

 

不止国外,国内的网友也超爱这抽象的小棍子。

 

短视频都围着它和其他生物开始狂欢了:有因为名字太难读而发起挑战的;有自制图鉴的;还有人为它们做了首爆裂rap。

 

 

脑腐的风还甚至吹到了时尚圈。

 

继Clean、Red Wine等一系列girl审美之后,现在都开始流行意式脑腐girl了。评论区都在喊救命:试问哪个女生想成为Tung Tung Tung Sahur Girl啊......

 

 

说了这么多,有人应该还是挺迷惑的:Tung Tung Tung Sahur到底是个啥?

 

看起来啥也不是,但它实际上是把世界已存在的文化或怪谈形象扔进AI这个搅拌机里之后,吐出来的随机融合体。

 

比如从设定上来看,它和宗教就有点联系。Tung Tung Tung Sahur是一种只有在开斋时才会出现的可怕怪兽,传说如果三次有人呼唤开斋而没有得到回应,它就会“咚咚咚”地出现并困扰你。

 

在名字部分,“Sahur”来自于穆斯林在斋月黎明前享用的餐食“suhoor”,而“Tung Tung Tung”模仿了印度尼西亚部分地区用来唤醒“suhoor”的鼓声,它的木棍形象也源于这里的鼓槌。所以可以理解为:凌晨有敲击声的神秘存在。

 

除了这点现实中的由头,它的全部信息都是AI捏出来的:家庭树、好友关系图、早年经历......它甚至还能第二次变身跟别的meme动物PK。

 

 

和Tung Tung Tung Sahur一样,所有的脑腐生物都只有灵感源于现实世界,其余所有信息都是完全架空的。不过,我们也能从这抽象形象里瞥到各国都市怪谈和旧日鬼故事的痕迹。

 

比如,Tung Tung Tung Sahur的出场设定”深夜异响“其实是怪谈中流传已久的设定,让人联想到韩国校园中用头走路的“咚咚鬼”和古早鬼故事电台里的“午夜敲门声”。

 

“晚上听到声音不要好奇开门”,这个理论似乎已经刻在人类基因里了。在如今的恐怖作品中还能看到这种情节。

 

图源:《甜蜜家园》

 

而整个脑腐系列的第一个作品是这个穿着耐克鞋的鲨鱼Tralalero Tralala。它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让人想到伊藤润二的掉sin值神作《鱼》中,那个破窗而入的恐怖触手鲨鱼。

 

让鲨鱼长腿变成可以上岸追着人跑的怪物,似乎是全球心照不宣的恶趣味。

 

Tralalero Tralala

 

图源:伊藤润二《鱼》

 

下面的生物Brr brr Patapim是长鼻猴和灌木丛的结合体,它有着极不协调的大脚和霸王龙一样的小手。盘根错节的植物枝条让人想起了电影《异教徒》里燃烧的柳条人。

 

西方民俗中的柳条崇拜也被映射在它身上。作为民俗恐怖的重要组成元素,柳条和藤蔓这类植物在西方人眼中是巫术材料。在凯尔特人的篝火节中,柳条是用来祭祀的物品,翻译过来就是咱们说的”纸扎的“。

 

所以这里的诡异来源还有点文化上的原因。

 

 

图源:《异教徒》

 

除了以上被提及的,还有巨物恐惧、深海恐惧、密集恐惧之类的经典设定。

 

这样看,脑腐生物可以片面理解为各国都市传说与西方文化结合后的二次创作。

 

创造者用AI把这些东西一键合并,做成了这些让人感觉“我不知道我在看啥,也不知道我在听啥,但好像有点眼熟”的形象。再加上互联网上的抽象配音和无脑传播,这堆空壳就稀里糊涂地火了。

 

 

脑腐生物的诡异感来自于两点:伪人感和AI赐予的僵硬感。这导致这些生物都泛着一股油腻劲儿,让人不舒服、怪得很。

 

这让我想到了之前博主@shiverchain制作的一系列AI视频。在商场和马路的日常场景中,人变成蜘蛛和长颈鹿、螃蟹和羊驼等动物的混合体。变化的过程就像把生命体高温熔化再回炉重造了一样,你完全猜不到下一秒哪个部位会融化掉,看得人心惊胆战。

 

 

脑腐生物虽然没有这种视频猎奇,但也足以让各位看客们感到不适了。

 

陌生的熟悉感,才是人们恐惧情绪的源头。

 

举个例子。在前段时间特火的cult片《某种物质》中,结尾用了大量镜头拍摄血浆场面,但反而让人觉得有一种消防车灭火的感觉,还带点黑色幽默。

 

这里的恐怖程度可远远比不上女主异变后,肉体和黏液带来的冲击。

 

 

直给的血腥场面看久了就没啥感觉了,有关肉体融合的剧情后劲才更大。这种表现方式被称为肉体恐怖,主要来源于人类对自身形体的破坏或肉体衰退、生理上的变异所产生的恐惧。

 

疾病、腐烂、衰败、寄生、破碎、改造、突变......这些场景是不是想一下都挺吓人。肉体恐怖正是借助人们对似人非人生物的天然恐惧,霸占着恐怖片中的一席位置。

 

这种变异的视觉效果可以追溯到一部由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于1958年推出的低成本科幻片《苍蝇》。它也是大卫·柯南伯格那部著名的《变蝇人》前身。

 

当时正值二战结束后期,原子武器的毁灭性让当时的人们对科学产生了恐惧情绪。因此,科学意外造就的突变人形怪物开始出现在银幕之上。

 

 

这部电影的成功让肉体恐惧开始进入观众视线。一系列如大卫·柯南伯格、乔治·A·罗梅罗、托布·胡珀等著名恐怖导演的作品中,也能经常看到这类元素的出现。

 

图源:裸体午餐 Naked Lunch (1991)

 

Rick and Morty也在第一季致敬了柯南伯格

 

为什么人们会更害怕类人生物嘞?

 

在座各位应该都知道恐怖谷理论是啥。简单概括一下:非人物体的人类部分越多,人类对它的恐惧程度也会递增。

 

我们可以看到,下面这些热门的脑腐生物几乎过半都有着人类的双臂和双腿,一些生物的面部表情和五官也非常拟人化。这也是它们诡异感的来源。

 

有一些脑腐生物是和武器的结合。这可以视为人们潜意识中对战争的恐惧。

 

 

 

大人,时代变了,连都市怪谈传播的方式都变了。

 

还记得小时候,家长都拿猫脸老太太和大尾巴狼吓咱们,而这些经典故事都是民间口口相传下来的。再到后来,文字变成这些吓人到怪的载体。前段时间流行的规则怪谈也属于这个范畴。图像和影视又把人们的想象力具像化搬上荧幕。

 

现在都不需要人了,幻想的事已可以全权托管给AI代劳。

 

脑腐生物便是AI在不受控的情况下快速生成的产物。这些形象和介绍都浸透着一股随机生成的味,第一次阅读的时候让人觉得特别像克苏鲁,即有一种来自”不可名状之物“的恐惧。

 

只不过克系设定是人被吓得无法形容,而这些东西是看到了也没法用语言描述出来。

 

人们对未知一直有着膝跳反射般的恐惧。为了满足部分爱好者的需求,在网上捏造的虚拟生物也不是啥新鲜事了。

 

SCP-173 小花生(还有点像上文的木棍人)

 

早在2007年,一个叫SCP基金会的虚拟组织就诞生于4chan论坛。网友们用接龙小说的方式在互联网上共建了拥有各种具有异常属性的个体、地点或物体,而基金会就是收容它们并记录在档的地方。

 

看起来和脑腐生物们的世界有那么一点点相似,但稍加了解就能明显感觉到两者质的差别。

 

比如,SCP的世界观强调着"控制-收容-保护"的逻辑,其实暗含着米歇尔·福柯在《规训与惩罚》提出的“规训技术”。基金会通过A-D级人员的分工和收容等级制造出了在那个世界中的新阶级,也暗示了通过类似方式对个体进行精细控制的现代社会。

 

同时,每个SCP收容物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立故事。从发现、异常表现到收容方法和记录,我们可以在网站上看到非常系统的信息归纳。

 

更别提这近20年的创意堆积了,创作者们也把感情倾倒于此,SCP的维基百科和故事至今还在滚动更新。

 

这些东西都让这个虚拟世界极度丰满,因此有人已经把它归纳为互联网艺术的一部分了。

 

SCP世界观


那么,人们会觉得脑腐生物是一种艺术吗?

 

毋庸置疑的是,现在有大批大批的人正为此感到兴奋。他们追捧热潮,在社交媒体上围着它们狂欢,将虚拟生物的战力排行视为新一代的宝可梦图鉴,然后再用AI工具让他们1V1格斗。所有视频热闹非凡,又无聊的要命。

 

美国作家梭罗早在《瓦尔登湖》里就用过脑腐这个词,他当时愤怒质问:英国尝试治疗土豆腐烂,为什么就不努力治疗脑子腐烂?

 

不好意思梭罗老师,有的脑子已经跟土豆差不多了。

 

不过,还有些人就觉得这是赛博垃圾。他们觉得,无论辞藻和外观多么华丽,没有构思过程和思想内核的生产始终是空心的。

 

比如早在2016年,宫崎骏就表达过这种愤怒。他将AI产物怒斥为“对生命的侮辱”,并表示“永远不会把这种技术融入自己的工作当中”。

 

原因很明显:制造这样的生物简单到都不需要动脑,只要会瞎扯就够了。

 

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制图AI中输入一堆像吃菌中毒才会说出来的话。结果不到1分钟就生成了自己的脑腐生物,质感甚至比外网流行的那些还好一些。

 

小K特制脑腐生物

 

空心的原因还有一点,AI创作出的图片只能依托关键词生成。它们没有更深层的想法或者观点,所有颜色和笔触都浮于表面。

 

因此,那些崇尚手绘和温度的人把AI生成的图片鄙夷地称为“尸块”,认为越过想法和绘画过程的画作是没有灵魂的东西。

 

脑腐生物还有一点最让人毛骨悚然:它证明了,在历史和意义完全架空的情况下,AI可以在几秒钟就生成一个完全符合基本和常理的故事。

 

比如Tung Tung Tung Sahur在脑腐生物维基百科上的信息罗列了它的生命轨迹。虽然我还是不太理解,但不得不承认,这些故事的逻辑是没有问题的。

 

 

盯着这些东西,我感到一种恶寒:明明在阅读的时候能清楚地知道这是AI胡乱生成的文字废料,但作为一个文字工作者,却无法给出一个能证明它是AI生成的证据。

 

我只能弱弱地说“一看就是瞎扯的”或者“AI味很重”,但完全说不出来为什么感到如此别扭。


AI的创作正在无限接近于人类。现实的恐怖谷效应,终究是来了。

 

图源:《阿丽塔:战斗天使》

 

在此前讨论民俗恐怖时,科学家和作家史蒂芬·杰伊·古尔德便表示:即便是最愚蠢的谎言也可以通过不断地重复来赢得信任,而那些重复宣称的“真实故事”将成为传说。

 

不论你是站正方还是反方都需要承认,短视频的高度重复已经让这种抽象玩意儿成为一种现象级的趋势。脑腐生物将不断跟随着看客们的兴奋繁衍,在互联网永生

 

像上文提到过的AI视频,我们看着只是会觉得“好吓人,赶紧划走”,却一定不会不敢上街。原因是,是个人就知道这肯定不是真的,因为现实中压根不可能发生。

 

但本来就是传闻的怪谈,该怎么分辨它是真实流传下来的,还是AI生成的呢?

 

困难程度大概类似于那个经典问题:有一天你被抓进了精神病院,你要怎么做才能证明自己不是神经病?

 

想象一下在100年之后,人们再看这些图片和故事的时候,或许已经无法分辨是真实的都市怪谈还是AI造物了。

 

克苏鲁神话的作者洛夫克拉夫特在《文学中的超自然恐怖》曾说过:人类最古老而强烈的情绪,便是恐惧;而最古老最强烈的恐惧,便是对未知的恐惧。

 

赛博幻觉已经达到了新的巅峰,恐惧的来源也退回了最基础的真假问题。

 

图源:《沉没之城》

 

但比这个问题更地狱的是,当网友们还在用这些新meme玩闹时,这些看似无意义的符号背后或许隐藏着真实的恐怖。

 

比如,有外国网友在翻译bombardino crocodile的话外配音时发现,内容竟然鼓励轰炸巴勒斯坦儿童。其余的话语也实际上是极度粗鄙的脏话,还阴险地把翻译的人骂了。

 

Tiktok关于鳄鱼飞机的视频下也变成了电子战场,巴以的支持者们疯狂地互相辱骂、刷着两国国旗。但更多涌进来的人不知道(或压根不关心)实际含义,他们只是图一乐。


甚至作者本人也在视频下回复:你觉得我说这些是认真的吗?只是为了开玩笑而开玩笑。


一个完全为了娱乐而娱乐的图诞生后,被互联网的人们各种解读,甚至延伸为了网络暴力和政治攻击。这才是真的未知恐怖。


 


洛夫克拉夫特还说过一句话:人的思维缺乏将已知事物联系起来的能力,这是世上最仁慈的事了。人类居住在幽暗的海洋中一个名为无知的小岛上,这海洋浩淼无垠、蕴藏无穷秘密,但我们并不应该航行过远,探究太深。

 

而现在,AI补齐了最后一个缺口。互联网邪典已然形成闭环。

文章标题:美国山海经,赛博时代的新型怪谈

文章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300429.html

阅读原文:美国山海经,赛博时代的新型怪谈_虎嗅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董明珠说不用“海归派”是不是职... 董明珠说不用“海归派”是不是职业歧视? 一直以来,对格力的董明珠来说,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女人,她素...
股市风向标 | 爱彼迎称经济不... 周五,爱彼迎(ABNB)股价小幅回落。此前一天,这家度假短租平台警告称,经济形势正促使消费者削减旅游...
揭秘李鉴宸:一个中国古玩界容不... 引言:从中国到新加坡的“古玩界出走者” 2018年12月,中国古玩界的一颗明星——李鉴宸突然宣布移民...
原创 美... 5600亿美的集团“练小号”也不易? 作者 | 姚悦 编辑丨高岩 来源 | 野马财经 自2020年左...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申请活体抵押贷... 金融界 2025 年 5 月 3 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一...
额外配130平办公室,区供销联... “五一”、端午双节到来之际,为进一步强化警示教育,西安市纪委监委通报5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泽连斯基拒绝普京72小时停火提... 据乌克兰国家通讯社今天(5月3日)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与记者交谈时明确表示,他拒绝俄罗斯总统普...
A股民企营收贡献度、分红率创新... 2024年,A股民企营收贡献度、分红率创新高。 4月3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
巴菲特,手握近3500亿美元现... 巴菲特,那位金融界的传奇人物,如今手握近 3500 亿美元现金。这庞大的数字背后,是他多年来卓越的投...
读段永平:做对的事情 段永平,一位深谙“做对的事情”之道的智者。他始终坚守着价值投资的理念,将目光聚焦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和内...
月薪三千,在尼泊尔可以爽到什么... 在尼泊尔,月薪三千能带来许多独特的体验。可以悠闲地漫步在加德满都的古老街道,感受浓厚的历史氛围,品尝...
美国一季度GDP萎缩 特朗普“... 美国商务部4月30日公布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按年率计算萎缩0...
天风证券:给予润欣科技买入评级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潘暕,李泓依近期对润欣科技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2024年业绩稳健增长,技术...
协和4+4,反而让高考的含金量... 协和 4 4 这一举措看似与高考含金量有所关联。从某种角度看,它促使学生在高中阶段更加专注于知识的深...
年轻人为归属感买单,捧红一门“... 在当今社会,年轻人常常为了归属感而慷慨解囊,这也不经意间捧红了一门看似不起眼的“小生意”。比如一些特...
龚关铭:黄金下跌快到尾声能否重... ————————消息面 4月30日,黄金周三,现货黄金窄幅震荡,目前交投于3308美元/盎司附近。周...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率领工党... 新华社快讯:据澳大利亚媒体3日报道,澳总理阿尔巴尼斯率领工党赢得2025年联邦选举。
江南的一个执念 在江南,有一个深深的执念。那是水乡古镇中蜿蜒的石板路,每一块都承载着岁月的痕迹,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