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的商业舞台上,人们逐渐意识到,关税虽曾对苹果等企业产生过一定影响,但并非其真正的心腹大患。关税的波动或许会在短期内影响产品价格和市场份额,但从长远来看,苹果凭借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创新能力,仍能在市场中找到应对之策。而与之相比,AI 才是苹果面临的更为关键的挑战。AI 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重塑各个行业,苹果若不能紧跟这一潮流,及时将 AI 融入其产品和服务中,那么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可能会逐渐失去优势,被时代所淘汰。
关税取代AI,成了苹果新一季财报的焦点。
北京时间5月2日凌晨,苹果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会上,苹果CEO库克再次提及未来四年在美国投资5000亿美元的计划,并进一步指出,预计到2025年,苹果将从十几个州采购超过190亿个芯片,以及从一家美国公司采购iPhone使用的玻璃。
在库克希望向外界传达苹果制造业努力回流美国的信息之外,其还对外宣布,从今年二季度开始,美国销售的大部分iPhone,都将来自印度,而几乎所有在美国销售的iPad、Mac、Apple Watch和AirPods等产品,则将由越南生产。至于中国,其制造的一系列苹果产品,将主要供给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
鉴于上述供应链的优化和调整,库克称关税政策对苹果一季度影响有限。但如果全球高关税居高不下,在此基础上,库克预计二季度苹果可能因此损失约9亿美元。
这一预测已经远低于外界预估。此前,摩根士丹利报告称新一轮关税成本给苹果带来的损失,每年可能高达330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得益于美国4月中旬的一项新规,在中国的苹果绝大多数产品,包括 iPhone、Mac、iPad、Apple Watch和Vision Pro在内,都将享受关税豁免。但库克也首次对外提及了仍将被征收高关税的产品和服务,即国内的Apple Care+和相关配件。
关税影响之下,纵然苹果一季度收入和利润双增长,也难挡资本市场的失望情绪。
财报显示,2025年一季度,苹果收入954亿美元,同比增长5%;净利润248亿美元,同比增长5%。但财报发布后,苹果股价盘后下跌3.8%。
导致盘后股价下跌的另一重因素还离不开中国市场的糟糕表现。今年一季度,大中华区继续成为苹果唯一收入同比下降的区域。更糟糕的是,在中国市场,这已经是苹果连续第七个季度遭遇营收同比下滑。
4月份更新iOS18.4后,苹果AI(Apple Intelligence)引入了更多语言版本,其中就包括简体中文,但直到目前,中国iPhone用户依然无法使用AI相关功能。
至于外界更加期待的个性化Siri升级,在3月份宣布推迟到明年发布之后,库克在财报会上回应称,“我们需要更多时间来完成,以使其达到我们的高质量标准。我们正在取得进展,并期待着将这些功能交付到用户手中。”
为此,在花费更多时间之外,苹果还计划投入更多资金,以推出更智能的苹果AI。
一切新的疑问和答案,都留待一个月后即将举行的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来揭晓了。
1
苹果收入增长的背后,则是旗下一众产品在销售端的不俗表现。
一季度,iPhone收入468亿美元,同比增长2%;Mac收入79亿美元,同比增长7%;iPad 收入64亿美元,同比增长15%;服务收入266亿美元,同比增长12%。只有可穿戴、家居和配件业务遭遇了收入同比下滑,当季收入75亿美元,同比下跌5%。
分地区来看,苹果在美洲区实现收入403亿美元,同比增长8%;欧洲收入245亿美元,同比增长2%;日本收入73亿美元,同比增长16%;亚太其他地区收入73亿美元,同比增长9%。
大中华区继续成为苹果一季度唯一收入同比下降的区域,当季收入160亿美元,同比下跌2%。更糟糕的是,在中国市场,这已经是苹果连续第七个季度遭遇营收同比下滑。
与营收一起下滑的,还有iPhone在中国市场的销量。
Canalys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达7090万部,同比增长5%。但苹果则出现了逆势下滑,当季出货量920万部,同比下跌8%,以13%市场份额排名中国第五。
在中国市场,新推出的国家补贴政策对iPhone造成了一定影响。在售iPhone产品中,只有2月份新上市的iPhone 16e能够享受到补贴政策。
不过,因中国市场疲软所导致的消极影响,部分被苹果在新兴市场和日本等地区的增长所抵消。在中东的沙特和阿联酋,苹果正在加速开店计划。南亚的印度市场,苹果也在筹划更多店铺选址。
受益于价格更低的iPhone 16e产品的推出,尽管其没有在中国市场大卖,但意外在日本走红。Counterpoint高级分析师Jene Park评论道:“苹果罕见在Q1推出新品iPhone 16e,这帮助其提升了在日本等特定市场的份额。”
表现在具体营收上,日本市场以16%的同比增长份额,成为一季度增速最高的地区。
2
除了遭遇营收和销量下滑之外,苹果在中国市场还正在面临高额关税的新一轮冲击。
尽管当地时间4月11日,在一则新公告中,美国海关及边境保护局(CBP)已经宣布对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半导体等20项中国制造的高科技产品豁免125%的“对等关税”,但在特朗普政府捉摸不定的政策变更风险面前,苹果仍在继续进行产能的转移工作。
在关税出台前的3月底,就有媒体曝出苹果紧急调用5架货机,满载iPhone和其他产品,从印度起飞,直抵美国。
当时,据《印度时报》报道,这是苹果为规避特朗普“对等关税”而进行的紧急行动。苹果供应链总监在内部会议上更是直言:“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每延迟一天,美国仓库就会损失800万美元。”
在库克于财报会上确认将有越来越多印度和越南产苹果产品进入美国之前,就有媒体曝出苹果计划扩大在印度制造规模的消息,其目标是到2026年底,所有美版iPhone均由印度生产。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只是加速了苹果调整全球产业链的步伐。从2013年开始,苹果就尝试进行多元化和弹性生产制造,以摆脱对中国单一原产地的依赖风险,并逐步选定了印度和越南,作为承接中国产能转移的新基地。
需要注意的是,关税影响之下,目前苹果暂无提价计划。财报会上,库克明言,“定价上没有任何可宣布的信息……会继续优化库存供应。”
但中国市场的麻烦,除了关税,还有苹果AI的缺席。
库克再次强调,在已经推出苹果AI的市场中,iPhone 16系列的同比表现比没有苹果AI的市场更强劲。
AI正越来越成为手机厂商实现差异化竞争的关键因素。Canalys分析师钟晓磊说道:“2024年,中国市场AI手机渗透率已达22%,预计在2025年将突破40%。折叠屏、AI手机以及操作系统等方向的持续创新,是厂商重塑市场格局及突破长期市场容量瓶颈的关键动能。”
早在2023年6月份苹果AI首次亮相时,苹果软件工程高级副总裁克雷格·费德里吉就对外表示,苹果正在努力寻找将“Apple Intelligence”引入中国市场的方法,“虽然目前没有具体的时间表,但这肯定是我们想要做的。”
参考三星,其将AI大模型带入中国市场的办法之一是,跟中国厂商合作,目前已经陆续接入了百度文心大模型,和字节豆包大模型。
苹果也一度传出跟国内科技大厂合作的消息。最新进展是,2月份,外媒The Information爆料,苹果即将与阿里达成合作,共同开发面向中国市场的AI功能。同时,出于多元化供应链考虑,百度也将分担一部分苹果AI功能的打造工作。
不过,在一季度财报会上,库克并未正面回应何时推出国行版苹果AI的消息。
3
苹果AI进展不及预期的现实挑战之一,在于其计划中的增强版Siri,无法按时上线。
3月初,苹果对外证实,增强版Siri将推迟上线,正式上线时间预计将在明年春季的某个时候。
此前,彭博社爆料称,Siri小组内部会议上,有苹果高管表示,增强版Siri实际上没有一个准确的发布时间,明年春季只是一个目标,不意味着一定就在那时发布。
按照内部计划,和以前机械的语音助手相比,AI加持下的增强版Siri,将具备理解上下文和用户情景的能力,可以读取屏幕,在APP内和跨APP进行操作,如用户可以直接问类似“我该什么时候去接妈妈?”“我和家人什么时候吃午餐?”等个人问题,Siri 会直接从相关的邮件、短信消息中提取相关信息回答,不需要用户提前设定好日历安排,成为名副其实的“个人助理”。
但从目前进度来看,增强版Siri更多是一种暂时存在于苹果PPT中的demo。
不满于Siri进度的库克,已经率先在组织层面开刀。3月中下旬,库克更换了苹果AI团队的负责人,新任Siri工程主管由麦克·罗克维尔(苹果Vision Pro团队关键人物)担任,而不再交给苹果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战略高级副总裁约翰・詹南德雷亚负责。
调兵遣将之余,库克再次重申苹果对基础大模型的重视程度,并在财报会上强调,在继续推进跟ChatGPT的合作之外,苹果希望拥有模型自研能力。
为了支撑苹果大模型的算力需求,苹果在美国的5000亿美元投资计划中,便包括一项用于生产支持苹果AI的服务器制造的新工厂。
据库克介绍,新工厂位于德克萨斯州的休斯顿,将由苹果和制造合作伙伴联手,最快会在今年晚些开始生产服务器,“它们在Apple Intelligence的驱动下发挥着关键作用。”库克说道。
现在,就看新任苹果AI负责人麦克·罗克维尔如何烧出自己的新官上任三把火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字母榜,作者:赵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