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掌门人 | 和元生物潘讴东:以20年如一日的坚守,书写CGT赛道传奇
创始人
2025-04-26 09:10:45
0

从12平方米的孵化基地起步,到拥有超77000平方米生产平台的临港基地;从科研院所的腺病毒载体服务商,到细胞基因治疗CRO/CDMO领域的行业先锋——和元生物董事长潘讴东以20年如一日的坚守,在细胞基因治疗(CGT)赛道书写着传奇故事。

从12平方米的孵化基地起步,到拥有超77000平方米生产平台的临港基地;从科研院所的腺病毒载体服务商,到细胞基因治疗CRO/CDMO领域的行业先锋——和元生物董事长潘讴东以20年如一日的坚守,在细胞基因治疗(CGT)赛道书写着传奇故事。

“人的潜能与信念力量无比强大。于我而言,正是凭借永不放弃、坚持到底的信念,才得以走到今天。”近日,潘讴东在接受上证报记者专访时回溯了创业初心与企业发展历程,剖析了行业机遇与挑战。

潘讴东透露,公司将以“人才先行、创新驱动、能力提升、全球布局”为方向,通过技术创新突破与国际化布局等方式,不断提升产能利用率,持续深耕CGT领域,为生命科学变革注入强劲动能。

从新药研发员到CGT赛道拓荒者

“我出生于医药世家,自幼受家庭熏陶,大学毕业后进入医药行业,在第二军医大学做了十几年的新药研发技术员。”潘讴东回忆道。离开大学后,他用两年时间走访了许多科研院所,寻找有价值的创业项目。

当时,一款基于腺病毒基因疗法的腺病毒抗肿瘤注射液上市,号称世界上首款基因药物产品。“我发现众多科学家都在做腺病毒研究,相关领域的研究氛围浓厚,发展潜力巨大。”潘讴东明确了创业方向:聚焦细胞基因药物领域,从源头上解决疾病难题,造福人类健康。

2006年,潘讴东在上海张江开启创业征程。“我们从孵化基地内仅12平方米的办公空间起步,一点一点做起来。起初,公司主要为科研院所提供腺病毒载体服务。有点钱,就买个设备,招一个人,一分钱掰成两分花,就这样慢慢发展。”潘讴东感慨。随着业务拓展,公司不断搬迁至更大场地,当最终离开孵化基地时,已发展成为其中规模最大的企业。

“近20年来,我没有做过第二件事,始终深耕细胞基因治疗赛道。近十年,和元生物实现快速发展,正是得益于公司早年在行业内打下的扎实基础。”潘讴东说。

除了专注行业深耕,和元生物与资本市场的成功互动,也是其快速壮大的重要原因。2016年,和元生物挂牌新三板,同年其在张江近5000平方米的综合研发大楼投入使用。次年,公司与通用医疗(GE)签署基因治疗全球战略合作,布局基因治疗CDMO赛道,并建立起全国首条GMP基因治疗生产线。此后四年间,和元生物GMP生产平台规模从5000平方米扩展至10000多平方米。

“登陆资本市场为公司带来了充足资金,得以率先布局基因治疗CDMO领域。”潘讴东说。2022年,和元生物成功登陆科创板。2024年,公司约77000平方米产能的临港基地一期建设完成并全面投产,踏上拓展海外市场的新征程。

迎接生命科学的“第三次革命”

“细胞与基因治疗是生命科学的‘第三次革命’。基因疗法正加速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应用。”潘讴东表示,随着技术迭代和临床经验积累,细胞与基因治疗技术将在治疗肿瘤、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血液疾病、心血管疾病等领域发挥愈发重要的作用。

作为前沿创新疗法,细胞与基因治疗行业仍处于成长期,相比成熟疗法面临更多挑战。为此,和元生物确立了“以底层技术为核心,不断拓宽技术路线”的发展策略,并持续强化自主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公司聚焦细胞和基因治疗载体的研发、改进、工业化生产,着力深化细胞和基因治疗载体开发、细胞和基因治疗载体生产工艺及质控两大核心技术集群建设。

在细胞和基因治疗载体开发方面,公司将加强基因治疗载体的基础结构研究,特别对于靶向罕见病基因治疗的AAV病毒载体,扩展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AAV文库筛选,发现高靶向性、高容量病毒载体;开发新型非病毒基因治疗载体,如mRNA-LNP、外泌体等,以拓展细胞和基因治疗的临床应用领域。

在细胞和基因治疗载体生产工艺及质控方面,公司将以细胞和基因治疗载体药物的大规模GMP生产为目标,加大在细胞培养工艺、生产工艺放大、新型质控技术和原材料国产替代的研发投入。

“公司聚焦解决细胞和基因治疗载体开发、工艺、大规模生产等方面的瓶颈,通过与先进的GMP生产平台和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有效协同,完成多种细胞和基因药物定制化开发,交付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样品,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潘讴东总结。目前,和元生物的两大核心技术集群,已能针对性突破细胞和基因治疗在病毒载体工艺开发、不同规模工艺放大、大规模GMP生产及质量控制等环节面临的关键技术瓶颈。

第二曲线+国际化共启发展新蓝图

受产业状况及下游需求等因素影响,和元生物临港基地产能释放仍需一定周期,运营成本大幅增长。“公司正在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优化产能与业务布局,借助临港基地产能优势,积极拓展新工艺与新领域。”和元生物方面表示。

目前,和元生物临港基地一期建设全部完成并全面投产,可提供从DNA到NDA的一站式CRO/CDMO解决方案,助力产业链公司降低成本、加速药物研发与上市,满足全球快速增长的细胞和基因治疗CDMO需求。

展望未来,和元生物以“人才先行、创新驱动、能力提升、全球布局”为发展方向。公司瞄准干细胞治疗市场,成立和元和美子公司,布局再生医学及抗衰领域,构建细胞存储、原料生产到临床转化的CRO/CDMO全产业链服务能力,通过模块化生物智造平台实现研发到商业化生产的衔接。同时,公司积极布局新技术新工艺,如建立干细胞3D大规模培养平台、CAR-MSC平台工艺等。

公司的CRO业务将服务客户从科研院所拓展至医药企业,扩大服务场景,同时拓展CRO海外业务;CDMO业务以国内市场为起点,凭借中国、美国、澳大利亚IND申报经验,逐步进军全球主要生物制药核心市场,同时,基于细胞和基因治疗CDMO服务的综合优势,扩展细胞和基因治疗技术在再生医学等领域的应用。潘讴东透露:“未来,公司可能通过境内外并购、技术合作等方式,开展多样化细胞和基因治疗产品的研发、孵化及商业化服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重要...
原创 关... 一场关税战争,几个回合下来迎来了戏剧性的反转!特朗普政府突然发起猛烈攻势,公开"怼"我外交部,还试图...
山东天气坐上“过山车”,周末两... 本周末(26日至27日),南方新一轮降雨来袭,并可能伴有强对流天气,江南、华南北部一带为降雨核心区域...
新茶饮第六股困局:加盟商喝下“... 新茶饮市场火热,然而第六股却陷入困境。加盟商如同喝下了一杯“苦”茶。一方面,高额的加盟费用让他们承受...
黄金疯了,白银会跟上吗? 黄金的价格,已经不是用疯涨能形容的。 4月22日早盘,COMEX黄金期货价格冲破3500美元/盎司大...
从味精到算力:莲花控股的“洗白... 文 | 创业最前线,作者 | 左星月,编辑 | 王亚静 2024年,老牌味精企业莲花控股交出了一份...
原创 特...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有记者提问,特朗普政府表示,美方将采取措施加征额外的费用,对象是涉中国建造船只在美...
数据复盘丨电力、通信等行业走强... 4月25日,上证指数早盘窄幅震荡,午后一度回升,随后快速回落,尾盘有所回升;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早盘震...
共赴“消博之约”,宁夏收获几何 宁夏展馆一亮相,就吸引了不少采购商的目光。 宁夏好物集体亮相。 4月13日至18日,第五届中国国际...
Create2025百度AI开... 4月25日上午,李彦宏在百度AI开发者大会现场出题后,文心大模型X1 Turbo作答画出的“蒜鸟”。...
“我没开玩笑” 特朗普:加拿大... 特朗普曾声称加拿大应成为美国第 51 个州,这一言论引发广泛关注。他毫不掩饰地表达这一观点,毫无开玩...
小米高端化的双驱动:保时捷与个... 小米高端化呈现出双驱动的显著特征。其一,与保时捷的合作堪称典范,借助保时捷的品牌影响力和精湛工艺,为...
慕了! 一老板投资黄金赚千万全... 最近一段时间 黄金价格引发高度关注 有人踩准时机赚到一波红利 据悉 有超市老板买金赚了上千万 全部分...
李兆基公祭仪式下周一举行,将择... 3月17日黄昏,97岁的香港恒基兆业集团创办人李兆基与世长辞,引发大众追念。4月26日,南都记者获悉...
“好球”幻觉:我们都活在“以为... “好球”幻觉,就仿佛我们始终活在那自以为稳了的一拍之中。生活中,我们常常在即将达成目标的那一刻,心中...
由“小而散”变“专而精”,吉林... 日前,央视频道《朝闻天下》栏目针对吉林省“政府创投基金改革”情况进行了专访,吉林省投资集团重点介绍了...
慧眼识诈保住107万,银行客户... “老人宁愿舍弃大额利息也要将还有一个月就到期的定存取出,很不正常。”4月25日上午,交通银行南京大厂...
比尔盖茨之女菲比・盖茨创业:A... IT之家 4 月 26 日消息,据《纽约时报》报道,比尔和梅琳达・盖茨之女菲比・盖茨与前室友索菲亚・...
资溪,“中国面包之乡”是如何炼... 资溪,何以成为“中国面包之乡”?这背后离不开多方面的努力。资溪拥有丰富的优质面粉资源,为面包制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