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酒业家团队(ID:jiuyejia360)
策划丨上庸 编辑丨一凡 编审丨云顶
“‘不拼酒也能办事’被认为是先进的象征、时代的潮流。商务用酒的合理性正在被年轻人否定,这种现象在新质生产力领域更加明显。如果未来政商务用酒的场景持续衰退,那么白酒产品的主流价格带分化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在不久前举行的第十四届中国白酒T9峰会上,汾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袁清茂对产业未来的思辨引发行业热议。
此前,酒业家调研山东、河南、广东、江苏等多地市场也获悉,受经济环境影响,商务消费频次大幅减少,用酒量和价格齐降,叠加名酒大单品价格倒挂,以B端商务团购为主导的酒商在2024年业绩普遍下滑20%-50%不等。
然而,这一情况仍在延续:今年一季度白酒商务消费未见明显起色,且存在明显的降级趋势,部分企业客户商务用酒价格已经降到300元以内。在此背景下,酒企、酒商的转型迫在眉睫。
从酒业家调研的情况来看,今年春节期间白酒动销虽同比仍有下滑,但幅度明显收窄,整体好于预期。从消费场景来看,自饮、宴席、礼赠才是核心支撑,商务消费依然十分疲软,消费频次和价格的降低是症结所在,另外,较为普遍的价格倒挂、市场透明度提升也让商务团购失去了原有的价格优势和高利润。
“一季度我们高档酒基本持平,但是300-600元价位的产品销售额预计下滑了20%左右,几乎只有汾酒还能增长。”河南酒商刘永(化名)告诉酒业家,春节期间宴席、礼赠差不多还能持平或略降,但商务消费基本都是双位数下滑,很多企业客户连年会都没开。
今年以来,商务消费的“惨烈”也在全国多地市场有明显表现。深圳酒商袁威(化名)直言,现在高度依赖商务团购的很多名酒经销商基本都无利可图,可能只赚一点酒厂的补贴。“产品太透明了,价格倒挂没法做。不透明的产品压根儿卖不动,哪怕是名酒开发品也没办法让客户觉得超值。”
酒业家此前在山东市场走访也发现,在以政商务消费为主的济南市场,酱酒消费主流降至300-400元价格带,用酒量及频次也在减少,尤其团购渠道受影响更为严重。有酒商反馈,其团购客户以前要50箱茅台1935,现在只要30箱汉酱。
另据江苏酒商赵帆(化名)透露,某400元价位大单品在本地政商务宴请的市场占有率极高,过去几年一直延续高增长态势,但是今年以来动销明显放缓,跟去年相比基本持平,“还是受商务需求减少、消费降级和竞争挤压影响。”
深耕广州市场多年,且拥有丰富商协会人脉资源的酱酒开发商于磊(化名)在今年明显感受到了更大的经营压力。于磊告诉酒业家,春节至今,各大商会、协会举办活动的频次明显低于去年,“行情不好,会员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不高,用酒量也在下滑。以前一次性下单就是20件,现在基本都是化整为零,按需拿货。”
“以前的品鉴酒、品鉴会、品鉴顾问、回厂游、近郊游等作用均在下降,降价可能是目前唯一能够刺激商务消费的手段。”新营销专家贾福春指出。
北京太和金樽文化有限公司、山东酒优盟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杨金贵分析,商务消费持续下行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50岁以上人群的饮酒量正在快速萎缩;二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不太愿意喝白酒,而且正在颠覆传统的社交模式。“能力才是基础,关系是锦上添花。从长远来看,随着饮用人群总量减少、社会意识的变化,商务消费的萎缩可能不是阶段性的调整,而是必然趋势。”
调整之下,头部企业锚定商务场景,打响营销转型“第一枪”。
2024年,茅台提出了市场工作“三个转型”,尤其在客群转型方面,要大力培育新能源、生物科技、数字科技等新兴产业的从业者成为新的消费群体,挖掘拓展“新商务”人群;国台也提出推动名酒进名企、行业协会、商会、社群、圈层专属的社群消费场景,定位明确的全域消费场景;珍酒则强调以第四代珍十五、珍三十合力抢占更多商务礼宴市场,对珍酒未来业绩增长形成支撑。
市场动作紧跟企业战略。去年下半年以来,茅台1935就在加快渗透中小企业家、行业协会,复制“潮州凤塘企业家协会年会用酒”模式,强化新商务场景渗透。有经销商就表示,在出货、复购、开瓶率等方面,茅台1935去年下半年要远超上半年,常常供不应求,团购客户需提前预购。
一批生物科技、人工智能、先进制造领域的“新锐企业家”正在加速涌现,而新商务人群的崛起必然会带来商务文化的转型与消费场景的更迭。目前,以茅台为代表的头部企业已经率先开始营销转型,而承担链接新商务人群和场景重任的经销商又该如何跟上时代步伐?
杨金贵认为,客群和场景转型更加考验经销商、专卖店或零售终端的触达和服务能力,竞争门槛在提高,这个过程肯定会淘汰一批思维方式、运营模式老龄化的零售终端或经销商。“要跟上时代的节奏就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服务好零售终端,做好客户服务,团队进一步专业化,跟零售终端共进退。”
酒业家注意到,不再简单聚焦企业招待、团建、庆典场景,而是通过将服务从交易环节延伸至生活场景,形成“圈层培育-场景渗透-资源裂变”的闭环,已成为当下经销商开拓新商务人群、拓展商务消费场景的重要方式。
以武汉酒商赵旭(化名)为例。其公司在某科技公司运维中,抓住企业乔迁节点,以赞助晚宴用酒切入该行业协会会员圈层,通过圈层人脉网络拓展新客,依托钓鱼、体育活动等非商务场景建立信任纽带,通过主动承担后勤保障等方式,成功促成首单合作及后续复购。
另一方面,商务团购业务团队的专业化也是转型重点之一。去年以来,河南金辉酒业实施“百团大战”工程,对部分门店进行了合并、关闭等调整,员工导入新成立大客户团购部作为团长。由团长广泛参与行业协会活动、高尔夫球赛等高端商务活动,以及长江商学院、郑州大学MBA等培训课程,提升自身经营管理水平和综合素养的同时,完成资源拓展和人脉积累。
金辉酒业相关负责人介绍,百团大战工程实施以来效果良好,一些开在写字楼里的门店营收反而超过开在核心地段的门店,甚至一个团长就可以完成一个门店的销售业绩。
福建酒商杨晓(化名)则认为,针对新商务人群开展圈层团购,不仅要通过好品牌、好产品的利益卖点打动用户,更需要更深度、更精细的服务来助力。“酒商需要了解消费者画像,再通过新的社交营销方式,建立与消费者之间的粘性,进而提升产品的复购率。”
这在某种程度上正体现了新商务人群消费理念的变迁:炫耀性的面子消费在减少,以信任、共同爱好为基础的圈层商务社交消费逐渐成为主流,且更注重理性消费和情绪价值的满足。在人口红利逐步消失的当下,酒企和酒商通过调整营销策略去沟通、链接、转化新商务消费人群已经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