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周二(4月22日)北美交易时段,现货白银在32.5美元关口陷入胶着震荡,与黄金接连创下历史新高的强势表现形成鲜明对比。在美元疲软、政策不确定性高企的背景下,白银能否借助黄金的"避险东风"突破关键阻力位?市场正从技术面、资金面、政策面等多维度展开激烈博弈。
一、技术面多空拉锯:双顶形态与通道支撑的角力
从60分钟图看,白银当前处于32.40美元支撑位与32.80美元阻力位的狭窄区间震荡。MACD指标显示短期动能偏弱(DIFF=-0.027,DEA=-0.017),RSI指标47.32处于中性区域,反映多空力量暂时均衡。值得警惕的是,价格近期两次冲击33美元关口未果,形成"双顶形态",若跌破32.20美元可能引发技术性抛售,下探32美元整数支撑。
日线图则呈现更复杂的格局:尽管白银仍处于上升通道内,但从34.56美元高点回落形成的"长上影阴线"显示高位抛压显著。当前价格在32-33美元之间构筑"多空分水岭"——站稳32.80美元将确认调整结束,打开向33.5-34美元的上行空间;反之,若失守32美元,可能回踩31.5美元的中期支撑。
二、美元与政策双变量:避险情绪的"跷跷板效应"
特朗普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政策分歧成为影响白银的核心变量。双方围绕降息节奏的公开争执,导致美元指数承压下跌,客观上提升了以美元计价的白银吸引力。但市场担忧情绪出现分化:尽管黄金凭借"纯粹避险属性"屡创新高,白银却因兼具工业属性,受制于全球贸易前景的不确定性。
美国财长贝森特关于"贸易紧张局势缓和"的表态,已引发周三早盘黄金暴跌近200美元,白银是否会跟随回调成为悬念。不过,加拿大3月生产者价格指数上涨0.5%(受有色金属拉动),为白银提供了阶段性基本面支撑,部分抵消了贸易乐观预期的冲击。
三、市场情绪分化:黄金领涨与白银滞后的逻辑
当前贵金属市场呈现"黄金搭台,白银观望"的奇特格局。黄金因央行购金、ETF资金流入等持续获得增量资金,而白银的"跟风效应"尚未完全显现。分析指出,白银波动率通常高于黄金,这种滞后性可能导致其在突破关键价位时出现"爆发式波动"。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美股周二暴跌,但黄金未出现"贱价清算",显示避险资金仍在增持贵金属。这种情绪若向白银传导,可能推动其突破33美元阻力位。不过,Kitco Metals数据显示,白银投机性多头头寸较黄金少30%,资金面的相对清淡可能制约其短期涨幅。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四、多空博弈焦点:33美元关口的三重挑战
对于多头而言,突破33美元需克服三重障碍:
空头则需警惕两大风险:
摩根大通在最新报告中指出,尽管短期波动加剧,但在经济衰退风险(美国未来12个月衰退概率45%)和去美元化趋势下,白银中长期仍具备上涨动能,建议投资者关注32美元支撑位的"试错性建仓机会"。
当黄金在避险赛道上绝尘而去,白银却在工业与避险的双重属性间徘徊犹豫。32.5美元的盘整看似平静,实则是多空双方为突破33美元关口的蓄势较量。对于交易者而言,与其预测方向,不如紧盯关键价位——32美元的防守强度与33美元的突破力度,将决定白银是开启新一轮升势,还是陷入更深调整。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中,或许"耐心等待趋势明朗"才是最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