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快时尚电商SHEIN的IPO计划正进入关键阶段。
据路透社4月11日的最新报道,SHEIN已获得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的批准,计划赴伦敦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
这标志着SHEIN在推进伦敦上市进程中迈出了关键一步。
路透社称,早在2024年6月SHEIN便已向英国监管机构秘密提交了上市申请文件,其 IPO 估值约为 500 亿英镑(约合4640亿元人民币)左右,有望成为伦敦证券交易所历史上第二大IPO。
知情人士透露,SHEIN若要在伦敦成功上市,仍需获得中国监管部门的批准。
按照原定的计划,SHEIN将在今年上半年完成伦敦上市。
不过,近期美国向全球多地施加“对等关税”政策,并引发国际金融市场出现大幅度波动,供应链高度依赖中国的SHEIN也不得不承受巨大的成本压力。在这种情况下,SHEIN的IPO时间表极有可能推迟。
更值得注意的是,香港正在为中概股回流、优质企业赴港IPO释放有利信号。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4月13日发表的题为《百年变局中又一香港机遇》中表示,针对全球最新变化,他已指示香港证监会和港交所做好准备,若于海外上市的中概股希望回流,必须让香港成为它们首选的上市地。
他强调,港交所亦会加紧做好在东盟和中东市场的联系和推广工作,吸引更多当地优质企业来港上市,同时汇聚更多国际资金到港,进一步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实力和地位。
陈茂波亦提到,香港正积极吸纳全球各地优质发行人来港上市,目前香港已建立针对海外上市企业的“双重上市”及“第二上市”监管框架,大幅简化流程,降低企业合规成本。
受此消息影响,截至4月14日港股收盘,香港交易所报334港元/股,涨幅为6.91%,市值为4234.6亿港元。
据陈茂波透露,近期许多国际大型金融机构和其他地区的耐心资本对香港市场愈加重视,并深入探讨如何增加在本港市场的参与。
据悉有部分中概股也开始为回港上市进行提前布局。高盛发布报告称,有27只中概股有望回流香港上市,总市值达1840亿美元,折合1.4万亿港币。
不过,截至目前尚未传出SHEIN是否会放弃伦敦而选择香港进行首次公开募股。
对于SHEIN来说,伦敦也并非其IPO首选之地,而是美股受挫后的第二选择。
最开始SHEIN被曝出计划赴美上市,并在纽约秘密递交了上市申请。毕竟美国是SHEIN的主要市场,而且SHEIN在美国也拥有较高知名度。但由于面临侵权、劳工、环保等多方面的问题,其赴美上市计划未能如愿。
这也是为什么SHEIN转战伦敦上市。对于SHEIN来说,欧洲市场在体量上不如美国,但增长迅速,在伦敦IPO也更容易吸引欧洲及中东主权基金、长期机构投资者,减少对美国资本的依赖,同时提升国际股东结构的多样性。
与此同时,伦敦交易所(LSE)的上市流程也更高效,尤其是针对采用VIE架构或复杂供应链的企业,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的审批或更为灵活。
在脱欧后,为维持全球金融中心地位,吸引高增长企业,伦敦可能提供更优惠的上市条件(如简化合规要求、税收激励)。
在美国对等关税增加的供应链成本压力下,SHEIN也在将拓展中东、拉美市场作为重点,并在欧洲建立设计中心与仓储网络,减少物流与关税成本。在伦敦IPO也有利于SHEIN更靠近新兴市场,并利用全球资源整合能力提升跨区域供应链管理。
可以说SHEIN的伦敦上市决策是权衡地缘风险、市场拓展、监管适配及品牌升级的综合结果。这一举措不仅旨在规避中美摩擦的直接影响,更着眼于长期全球化布局,通过贴近核心市场、优化资本结构,巩固其在快时尚领域的竞争优势。
不过SHEIN的伦敦上市之路同样充满波折。据报道,SHEIN在伦敦的上市计划因商业模式和频发的侵权纠纷而受到质疑。
《环球时报》援引英媒报道指出,如果难度过大,SHEIN可能会放弃IPO,转而选择上市门槛更低的DPO(直接公开发行),直接向英国公众出售股票募资,尽管这可能牺牲融资额度和流动性。
不过在香港吸引中概股回流的新形势下,SHEIN或许可以将香港作为IPO备选了。
有业内人士分析,随着阿里巴巴、京东等中概股回流后,香港市场对新经济股的接受度已显著提升,回流香港的中概股普遍获得较高估值。
若SHEIN选择香港,可能受益于这一趋势,尤其是在内地投资者对其商业模式较为熟悉的背景下。
SHEIN的供应链高度依赖中国,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枢纽,也便于资金流动和供应链金融管理。
作为一家跨境电商平台,伦敦似乎更符合SHEIN的全球化野心,但香港的政策动向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