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骂麻的Switch2,任天堂为啥总是高高在上
创始人
2025-04-14 21:41:07
0

被骂麻的 Switch2,任天堂似乎总是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从其产品发布节奏来看,总是不紧不慢,让等待的玩家们时常感到焦虑。在面对市场竞争时,任天堂似乎更注重自身独特的游戏理念和玩法,而不是盲目迎合大众需求。例如,其手柄设计和游戏类型的独特性,虽吸引了一批忠实粉丝,但也让一些习惯了传统游戏模式的玩家感到难以适应。这种坚持自我的态度,虽彰显了其品牌的独特魅力,却也让不少人觉得它高高在上,难以亲近。


加完了关税,一台Switch2要6000。在2025年春天,任天堂正式发布了Switch2,一个看上去比上一代有一点点进步的新主机。原本以为这会是一场粉丝盛宴,结果却成了一场大型社交平台的嘴替大会。


首发当晚,玩家们的社交媒体评论区已经变成了任天堂精神审判所:


“我买回来是为了骂它的,果然,清明期间搞的发布,东西越来越阴间。”


“我连骂的语境都不配拥有,游戏直接让我学日语。”


“我连日语都学了,游戏还是崩了,说我DLC不配。”


“Switch2到货了,刚开机我爸进屋看了一眼问:这不是你小时候那台吗?谢谢任天堂,让家人误以为我三十岁还没长大。”




锁区、日语、DLC不兼容,三重打击把无数玩家一夜之间打成了语言学习博主、跨区代购猎人,以及深夜情绪发泄小作文写手。


原本想来体验新主机的快乐,结果一脚踏进任天堂硬核用户的入门考试:


有人打开商店被要求“请说日语”,直接当场转行备考N2;有人尝试导入旧DLC,系统冷酷回应:“你不配”,像极了前任发来的已读不回;还有人试图跨区登录,却发现自己变成了全球物流链条上的一个活人快递。



但最魔幻的,还不是任天堂出了这些幺蛾子,而是评论区里骂得最狠的,往往购物车下得也最狠。


骂声震天,订单照旧。吐槽漫天飞,代购彻夜排队,甚至连黄牛都急眼了,“我也不懂日语啊,锁区锁得莫名其妙。店员跟我说,你买了也玩不了,我喷他‘孙子,你管得着吗?八嘎!’”


有人说任天堂这波表面说是日区限时发售,骨子里却是一次封闭主义的盛装回归,不给你全球通用的自由,不给你多语种适配,甚至连“兼容性”三个字都像敏感词一样处理掉。但他们不解释、不道歉、不哄人,甚至没有“下一次改进”的画饼承诺,整得就像一位高冷的渣男,“你越骂,他越得意;你骂累了,不理他了,他蹬鼻子上脸了嘿。”


而更离谱的是,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任天堂从来都是这样,一边把玩家逼成社交平台高频发帖人,一边把财报做成上市公司的理财课件。



所以你看,这根本不是在卖一台主机,这是在搞一次老派硬件信仰大会。别人在做云游戏、搞多平台联动,任天堂却选择做一块高墙花园,门槛高、限制多、全日文,但只要你翻进去,就能体验到童年两个字的量产幻觉。


最终,大家都在任天堂的股价上形成共识:给它打下去!



为什么任天堂总挨骂?


任天堂这个品牌的魅力,在于它已经超越了游戏机本身,成为一种类似情绪依附物的存在。


但这种依附,并不代表玩家就一直温柔以待。


事实上,任天堂的玩家群体几乎是游戏圈最容易情绪失控的一群人,嘴上天天骂,手上从不含糊,甚至已经发展出一种独特的仪式流程:看完直面会→大骂→冲日服→快乐下单→边玩边骂。


感情浓度高到像是天天要分手的老夫老妻,不骂不爱,越骂越买。



有位数码博主,每次Switch系统更新,他都气得在工位上发疯,疯狂输出“这系统UI丑得像上个世纪的电子相册”“账号连结还是地狱模式,怎么还有人受得了?”但粉丝们都知道,他的午休从不睡觉,因为他每天都在偷偷打《塞尔达王国之泪》。


去年,他电脑坏了都没修,先入手了OLED版Switch和健身环,价格高点就高点,“就当是少出去玩一次,买二代等等估计会有折扣。”



一位北京的年轻妈妈雪莉,经常在小红书发Switch的游戏评测,到了临近2代发布会前夕,内容多半变成了吐槽:Joy-Con飘移、Labo碎纸堆、健身环识别失灵、系统语言无法调中文,导致她在半夜三点试图用假名注册日服账号时急得跳脚。


但看完发布会却来了个急转弯,雪莉发现自己这些年来能坚持健身、保持和娃互动的耐心、甚至熬夜多了不骂老公,居然都和Switch有关。


“这破系统像我儿子,毛病一堆,但你问我后不后悔生他……也没有。”


一边骂,又一边不舍,这像极了人们对于任天堂的常态,“逼疯家长又让家长感动,用户体验像婚姻,靠忍。”


所以你就能理解这个品牌的奇妙生态了,它像是一个专门打造情绪反差的装置艺术:它不讲武德,不堆参数,不开大屏,不讲社交连通体验。它甚至不装好人,公关冷漠,线上服务界面像DOS系统。


玩家们知道它的种种问题,却依然不离不弃,像是甘愿跟一个一错再错的初恋反复纠缠,只因为“别人给不了那种感觉”。


“你别说这话,苹果和华为用户,哪个不这样?一边骂,一边买,这婚是能离还是咋地?”


别的主机讲科技,任天堂讲多巴胺底色的精神绑定。它永远做不到最好用,但它是唯一能在一块小小的掌机屏幕上,让你哭笑不得、破防又治愈的存在。


哪怕系统卡成PPT,Joy-Con漂移像自动驾驶,它依然能靠一个马里奥、一只星之卡比,一夜之间洗白全部差评。


你骂得有多狠,就代表你曾经爱得有多深。


这可能是全球唯一一个,靠玩家集体骂声建构口碑的游戏品牌。


骂它,是用户忠诚的测试题;买它,是感情回归的和解书。


在任天堂这里,用户满意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用户情绪浓度。


至于到底什么时候会因为它的问题而真的离开,可能就像大家分手时说的那句:“这次我真的不会再回来了。“


说完,顺手下单新一代主机。



究竟是谁还在买Switch2?


很多人都以为,Switch2这个时候发布,玩家肯定不会上当了吧?


结果呢?


首发当天,日本玩家排队排出秋叶原地铁口,国内各大代购群集体发疯,闲鱼上晒日版到货图的比旅游归来的朋友圈还密集,一台2400元的日版机器,成了跑量神器,一度逼得国际版商家开始以价维稳。


是谁在买?为什么买?是不是大家都选择性遗忘了骂声刚刚过去三天?


一类是本土玩家,日本人不锁我我不锁日本。


日版Switch2对日本玩家而言根本没有任何限制。全语种支持、能跑全区服、价格还便宜——这哪是锁区,这是给原装用户开的贵宾通道。对他们来说,Switch2就是性能升级版的买菜车,跑马里奥更快了、动森加载更短了,除了贵一点,没毛病。


这也是任天堂策略的惯用手法:在主场打造闭环体验,让“别人羡慕、自己平稳”成为一种营销气场。


事实上,任天堂越任性,熟练掌握代购套利逻辑的玩家就会赚的越多。


这批人不一定真打算玩,但一定看得懂价差:日版2400元,国际版3400元,一来一回利润直逼米哈游的抽卡机制。很多人购入不为娱乐,而是为了套利,甚至出现二手转一手的循环交易,一台主机在不同城市间被来回转卖,简直就是掌机版的基金经理。


对于他们来说,锁区不是障碍,而是门槛,门槛越高,意味着门内更容易炒热。如果说iPhone当年是黄牛界的黄金,那Switch2现在就是一个灵活可拎的日元套利工具。


还有种是怀旧+陪伴型用户,也叫“情绪消费者”。


这些人看参数不如看logo,Switch卖的不是性能,是童年情节和家庭共处。成年人为童年IP复购,小家庭为孩子购买动森入门包,很多购买行为并不来自理性比较,而是出于这总不会出错的心理。


主机在他们眼中不是设备,而是亲子桥梁,是工作太累买点快乐的物化版本,是一个不用跟风,也不会失误的消费选项。甚至很多家庭对Switch的理解只有三个关键词:马里奥、健身、不上头。


当然,对于重度玩家多机党来说,这群人说白了已经不在乎语言了,他们会直接把日版买回来,然后配一张语言对照表,像在考日语N1一样背UI选项。


玩家白白认为这个理由也很简单:“一个主机玩中文版,另一个主机跑日服独占DLC,还能在社交媒体上展示我可以理解任天堂的沉默。”


对他来说,封闭系统只是玩法的一部分,就像登山爱好者面对珠峰不会说“太高了我不爬”,而是说“这正是挑战的意义”。


说白了就是,任天堂与Xbox的性能碾压、PS的第三方大作比起来,是用一整套“独立世界”把用户封印住的:


你可以不玩其他游戏,但你总不能一辈子不看马里奥;你不追求高帧率,但你会想再体验一次《塞尔达》的开放世界;你再反感锁区,也不会对“宝可梦新作”无动于衷。


“它不是强迫你留下,而是让你除了它,也没别的更舒服的选择。”


持有此观点的大有人在,用户+硬件+软件限制,共同构建出了任天堂的护城河,而奇怪的是,岸边的每个人,竟然都有能够过河的方式......





主机,还能在年轻人客厅里留下一个位置吗?


很多人认为任天堂之出产掌机,事实上,它占领相当一部分玩家的客厅。


但另一个残酷的现实是:很多人买了Switch2之后,才发现自己根本没有一个像样的客厅,使用频率最高的场景,如何才能从床上搬到客厅?


所以任天堂有了一系列硬件互动,电视可以连,笔记本也可以连,甚至是平板,所以你能在多场景下看到任天堂,它和PSP一样成为了年轻人的第二款赛博义肢。


白白说目前的现状,就是“像跑步机、胶囊咖啡机、Kindle一样,Switch也是很多人有计划过好生活的第34个失败尝试了。”


于是,游戏硬件的意义开始发生变化。


“它不是为了每晚都打开,而是在某个周末早上醒来、阳光照进出租屋时,你突然觉得‘我今天什么都不干,我就玩一下午’。那一刻,它不是游戏机,它是一个出口。”


玩家哈萨斯觉得像Switch大小的掌机,成了逃离手机控制的一个理由。


“当代生活的压迫感不是没有娱乐,主要是娱乐都开始打卡化了,追剧要讨论,打游戏要连麦,连放松都得有社交绩效。唯独主机这种单机游戏+不用发朋友圈的存在,是一种零成本的逃离方式。”


它不提醒你社交,不催你升级,不弹窗优惠券,只是安静地等你想起来它还在。而对一些人来说,这种安静的陪伴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稀缺资源。


一个租来的客厅,一张拼多多买的茶几,一台偶尔被打开的Switch,在无数年轻人的生活里,可能正悄悄成为一种微弱却坚定的生活方式声明,这是年轻人自己的专属自留地,不受任何外力的打扰。


就像一位网友说的:“这个时代太快了,但游戏不会催你快,它永远等你按下那颗Start。”


“只是它每次想坑我的时候,我都会骂上它几句,它又会突然变得很乖,像一支洞悉人性的老猫。”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三联电子厂Pro,作者:森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金山大桥西互通立交年底前建成 金山大桥西互通立交即将在年底前华丽竣工。这座重要的交通枢纽宛如城市的新动脉,将极大地改善周边交通状况...
央媒密集关注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央媒密集关注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彰显其重要性与影响力。这些媒体纷纷聚焦峰会的各项成果与亮点,深入报道数...
外籍游客摔伤被困峡谷地缝 福州... 在福州的峡谷地缝中,一名外籍游客不慎摔伤被困。情况危急,福州消防队员们毅然踏上了艰难的救援之路。他们...
最后1天!就在福州这里! 请你提供具体的相关内容呀,没有具体的信息我没法准确写出 200 字的描述呢,比如是一场活动、一个展览...
央视关注福州:水路旅游新热点 ... 央视近期聚焦福州,发现了水路旅游这一全新热点。福州凭借其独特的水系资源,精心打造了多条精品航线,成功...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成果盘点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成果丰硕。在数字技术创新领域,众多前沿成果集中展示,如 5G 应用的进一步拓展...
福州市“五一”文旅市场花样缤纷 “五一”假期,福州市的文旅市场可谓花样缤纷。在历史文化街区,古老的建筑与现代的创意完美融合,游客们仿...
探秘重生!福州高新区这座“民国... 福州高新区有一座神秘的“民国建筑”,它曾历经岁月沧桑,如今却焕发出全新的光彩。这座建筑保留着民国时期...
稀土龙头ESG报告公布,北方稀... 北方稀土去年温室气体排放量上涨1倍多,其次是盛和资源同比上升约62%。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全球...
电力工程不停步 青年骨干挑大梁 在电力工程的领域,脚步从未停歇。青年骨干们如同一股股强劲的力量,毅然挑起了大梁。他们年轻却富有激情与...
福州原创四大名著立体书发布 近日,福州原创的四大名著立体书重磅发布!这一创新之举引发了广泛关注。书中以精湛的工艺将四大名著中的经...
多个景点完成升级改造 环马祖澳... 环马祖澳滨海旅游区迎来全新蜕变,多个景点完成升级改造,如今人气愈发旺盛。昔日的沙滩经过精心修缮,沙质...
闽侯成立低空经济联合创新实验室 闽侯成立低空经济联合创新实验室,这一举措标志着闽侯在低空经济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该实验室汇聚了多方...
十款锅边、竹人舞梦……“五一”... “五一”假期第 5 天,那真是一场闽都文化的盛宴!十款锅边,每一口都散发着浓郁的家乡味道,仿佛在舌尖...
竹人舞梦 非遗童行 “竹人舞梦,非遗童行”,这是一场充满魅力与传承的活动。在那充满绿意的竹海中,孩子们身着传统服饰,手持...
“五一”罗源经济多维出圈 “五一”期间,罗源经济呈现出多维出圈的蓬勃景象。在旅游方面,各大景区人头攒动,独特的自然风光吸引着众...
郭屹凡:我在福州“拎咖啡” 郭屹凡在福州开启了一段独特的“拎咖啡”经历。他穿梭于福州的大街小巷,手中拎着那杯热气腾腾的咖啡,仿佛...
福州:地铁公交联动 宣传职业病... 福州积极开展地铁公交联动,全力宣传职业病防治工作。在地铁车厢内,张贴着醒目的职业病防治海报,详细介绍...
数智改变生活 未来照进现实 在当今时代,数智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从智能手机到智能家居,从在线教育到远程医疗,数智的应...
在“闽江之心”遇见台湾歌仔戏 在那充满韵味的“闽江之心”,一场独特的文化邂逅悄然上演。当传统的闽江风光与台湾歌仔戏相遇,仿佛时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