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全国最依赖外贸的城市?
创始人
2025-04-10 13:22:48
0

要确定全国最依赖外贸的城市并非易事,因为不同城市在外贸领域都有其独特的地位和表现。

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和国际大都市,对外贸易规模庞大,拥有众多的外贸企业和繁忙的港口,在全国外贸中占据重要地位。

深圳则以其强大的制造业和科技创新能力,在外贸领域也表现出色,尤其在电子产品等领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广州作为华南地区的贸易中心,历史悠久,外贸业务广泛,在服装、食品等领域有着显著的优势。

这些城市都在不同程度上依赖外贸,难以简单地评出全国最依赖外贸的城市,它们各自凭借自身的优势在全国外贸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经济全球化,迎来历史转折点。


一、谁是外贸依存度最高的城市?


外贸依存度,通常以“进出口总额/GDP”来测算,衡量的是一地经济的外向度。


外贸依存度越高,说明国际化程度越高,与国际市场联系越紧密,但受全球政经、地缘局势波动的影响也越大。


整体来看,外贸依存度最高的20个城市:


崇左、舟山、儋州、金华、深圳、东莞、防城港、厦门、苏州、上海、宁波、铜陵、北京、珠海、中山、惠州、大庆、威海、青岛、日照。


其中,崇左、舟山、儋州、金华、深圳、东莞、防城港、厦门等8地的外贸依存度超过100%。



崇左、金华则是“唯二”出口依赖度、外贸依存度双双超过100%的地区。


这些城市,普遍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基本都以制造业为主,集“外贸大市+工业大市”于一身。


这也不难理解,全球化时代,谁靠近海洋,谁拥有港口,谁就更接近国际市场,这是沿海城市经济集体崛起的重要逻辑。


令人意外的是,外贸依存度最高的不是沪深苏,而是名不见经传的广西崇左市。


崇左虽然GDP总量只有千亿级别,但外贸总额超过首府南宁位列广西第一,外贸依存度更是连续多年蝉联全国第一。


崇左高居榜首,主要因为毗邻越南,4个县市与越南接壤,是我国边境口岸最多的地方之一,大名鼎鼎的友谊关位居于此,正在推进的中越铁路也以此为起点。


同样令人意外的是,跻身前列的不只是沿海经济强市,还有一众三四线城市,乃至东北和内陆城市的身影。


黑龙江大庆、安徽铜陵,一个地处东北,一个位于内陆,共同点都是进口远远超过出口,且均以资源型商品进口为主,前者是原油,后者是铜矿。


类似的还有北京,北京外贸总额高居全国前三,但进口占了80%以上,主要来源于央企的大宗商品进口,仅原油就占了40%以上。


所以,同样是外向型城市,但有的依赖出口,有的侧重进口,有的以东北亚为对象,受到的影响截然不同。


二、外贸20强市,谁的外向度最高?


中小城市的外贸走势关乎的更多是自身,但万亿城市却有着影响全局的重要性。


从规模来看,我国外贸10强城市分别是:深圳、上海、北京、苏州、宁波、东莞、广州、厦门、青岛、金华。



其中,深圳、上海外贸总额双双突破4万亿,合计占全国1/5左右;而10强市外贸合计占比高达49.4%,占了半壁江山。


如果从视角放宽到20强市,外贸总额合计高达28.2万亿,其中出口合计15.3万亿,分别占到全国的64%、60%,可谓举足轻重。


类比“经济大省勇挑大梁”的提法,这些城市堪称大国对外贸易的“压舱石”。


从外贸依存度来看,外贸20强市普遍不低,最高的金华、深圳、东莞、厦门均超过100%,苏州也高达98%。


单看出口依赖度,金华是唯一超过100%的重点城市,而深圳、东莞、苏州、厦门、宁波均超过50%。


金华之所以高居榜首,在于其下辖的义乌,既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也是我国电商经济的中心,素有“世界超市”之称。


与之对比,南京、重庆不足30%,在主要城市中相对较低,而一向被视为外贸重镇的广州,对外依存度也仅有36.2%。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外贸20强城市中,出现了成都、重庆、郑州等内陆城市的身影,成都更是首次突破8000亿元,离前十只有一步之遥。


这背后,主要得益于中西部产业转移、大基建大投资的双重助力,中西部地区得以借助中欧班列、航空物流、陆海通道跻身外贸强市之列。


借助中欧班列,成渝的电子产品能通过铁路,经行中亚直抵欧洲,而不必再辗转数千公里从上海港、广州港等地出海。


不难看出,即使内陆强省会,也已深度嵌入全球市场,谁都无法置身事外。


三、国内大循环战略,越来越有含金量了


在《中国为何不怕打科技战》一文,我提到,形势的快速变化,再次验证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判断,凸显国内大循环、国家战略腹地、关键产业备份等战略的前瞻性。


早在2020年,“国内大循环”的概念就已横空出世。国家层面提出“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2023年以来,面对大环境变化,高层会议先后提出“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加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将经济安全、产业安全置于关键地位。



与此同时,重要文件提出“引导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从中心城市向腹地有序转移”,中西部产业大转移再次加速。


从“国内大循环”到“国家战略腹地”,既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之举,也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难以避开的选择。


如果说国内大循环的重点在于内需,在于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人口众多、消费市场强劲的地方最受益。


那么国家战略腹地建设的重点在于产业安全,腹地相对于沿海和前沿地区而言,经济较强、工业完善、区位一流的省市最受益。


当然,“内循环”战略地位的与日俱增,并不意味着国际大循环不再重要了,更不意味着对外开放战略面临调整。


事实上,中国早已变成经济全球化最大的捍卫者。


全球化越是遭遇逆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越是甚嚣尘上,中国越是强调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


我国不仅已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而且推动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扩大开放,单方面免签更是覆盖38个国家。


可见,无论世界如何变化,中国都有相当的战略定力,国内大循环、国际大循环仍旧缺一不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