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和“危机”固定搭配,是东亚人的宿命
创始人
2025-03-12 21:02:01
0

在东亚社会的语境中,“中年”与“危机”仿佛如影随形,似乎成了一种难以逃脱的宿命。步入中年,身体机能开始逐渐下滑,职场上的竞争压力却有增无减,面临着被年轻一代替代的危机。家庭的重担也愈发沉重,上有老下有小,经济压力如大山般压得人喘不过气。事业的瓶颈、健康的隐患以及家庭关系的微妙变化,都在这一时期集中爆发,让中年人们深陷于危机之中,仿佛被命运的绳索紧紧束缚,难以挣脱。


不知何时起,“中年”这个词最常见的搭配成了“危机”,无论报刊杂志,还是亲友闲聊,“中年危机”出现的频率都非常高。


在内卷的东亚社会,“中年危机”绝不仅仅是一个标签,也不是存在于部分群体的社会现象,而是大多数人的宿命,无法逃避。


职场上的浮沉、孩子的教育、夫妻之间的关系、家中老人的身体、自身的衰老……没有其它哪个人生阶段,会比中年有更多危机浮现。太多标签印证着这一切,职场招聘的“35岁以下”,孩子教育的“一半孩子读不了高中”,子女就业的“985也只能去考公”,独生子女一代面对的“422家庭模式”,老人和孩子万一同时生病会有多么可怕……


日本心理学家河合隼雄在《中年危机》一书中阐释了这一心理现象。书中的十二个章节,分别以十二部文学作品为基础,铺陈不同的危机和人们如何面对,使得心理学著作也有了文艺范儿。


比如开篇的“人生的四季”一章,就引用了夏目漱石的《门》,以主人公宗助的中年困境和觉醒为例。宗助面对过职业挫折和情感失落,内心也因此消沉。他与另一半曾不顾全世界的反对走到一起,从此相依为命,但内心深处有一道因过往错误而设的门,使得他们走不出来,始终纠结。但宗助终于走了出来,找到了生活的勇气和方向。河合隼雄坦言:“不过既然来人世走一趟,只看到过春天也太可惜了。春夏秋冬的风情都体验体验,多有意思”。


又如“站在入口处”一章,以广津和郎的《神经病时代》为例,讲述中年人如何面对职业瓶颈和重大家庭变故。小说中的那些经历和创伤,其实永不过时,在现代社会的感知甚至变得更为强烈。


河合隼雄在前言中写道:“现代社会的变化越来越快,很多人会因为跟不上外界变化而迎来中年危机。不仅仅是职场,在家庭中也会迎来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的变化,难以适应这种变化也会引发中年危机。如果固执于某一种观念,试图以永不改变的观念生活一辈子,一般来说很难行得通。中年时期人总要经历某种形式的人生转折。”


中年危机并不仅仅是外部因素的叠加,也有心理因素。人在年轻时,生命更具活力,注意力往往聚焦于外部,为了生存,还有一些人会为了梦想,紧迫感使人无暇他顾,而且往往是单身状态,“一人吃饱,全家不愁”,可牵挂的事情很少。但到了中年,不管事业是否有成,生活品质如何,都会见到生活最真实的一面。此时,事业的瓶颈、身体的变化、家庭的变故,都会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而且,正如《中年危机》所言:“在青年时期,各种试错的过程或许还可以得到社会的宽容、认可,到了中年,社会的要求就要严厉得多,中年人不得不进行更好一层的修炼”。


现代社会的文明成果,其实也是中年危机加剧的重要原因。平均寿命的延长,使得生命的时段出现了巨大变化。以往的四五十岁已经是老年,可现在却很可能只是中年的起步。


译者李静写道:“河合隼雄先生在《中年危机》这本书中给了我们珍贵的提示。人生不是一条向上的直线。人生好像要翻两座山。年轻时翻过第一座山后开始走下坡路的中年,不妨放慢节奏,把眼光从外界收回到自己的内心,审视自己,在下降的过程中提升自己。度过一个好的中年,等同于为爬另一座山做了充足的准备:迎接衰老、迎接死亡。就像在《日渐衰老意味着什么》那本书里启发我们的那样:知道怎么老去,才知道怎么让年轻力壮的年代更加精彩;知道死,才知道怎么活。”


“知道死,才知道怎么活”,是一句中年人理应理解的话。养家糊口,为子女提供更好的条件,在东亚社会都被视为“责任”,如果它们不能被撇除,那么如何在极度内卷中面对无法回避的焦虑,就是最重要的问题。


关于“中年危机”,人们已经说得太多,听到和见到的具体事例也太多,但这一切往往会加剧焦虑感。同时,虚伪无用的心灵鸡汤也太多,动不动让人们放下这个宽容那个,却忽视了个体内心真正的需求。正是这种让人无法不焦虑的大环境,还有对“中年危机”的刻意渲染、将一切鸡汤化的思维模式,让“中年”更加成为人们的畏途。


四十岁是中年的关键时刻,在河合隼雄看来,人到四十就像是走在山棱上。无论是往左还是往右,稍微踩错了一点点,都是无法预想的后果。而且,往右往左,看到的景色也会迥然不同。


书中写道:“40岁的‘惑与不惑’,与三十而立之前的摇摇摆摆、找不到方向还不一样。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不惑’还与随后而来的‘知天命’缠绕在一起,三十的‘而立’,是为了能站立在这个世界,根本顾不上‘天命’什么的(如果在二十来岁的年龄,就开始想着天命,自立的过程就会很艰难)”。


他以山田太一的《与异界人共度的夏日》为例,描绘出四十几岁的困惑:


“主人公47岁,是一位电视剧的编剧。小说虽以第一人称写,但他的名字叫原田,我们就称他为原田吧。他和妻子离婚以后,独自住在一栋公寓的七楼,这套房子是原田用来当作工作场所用的,离婚后就只好住在这里了。故事从这个场景开始。这个公寓,很多房子都是用作公司办公室的。每天工作结束,晚上也不得不在这里住了一阵子后,原田才发现,大家陆陆续续下班后,楼上楼下就剩下自己一个人了。本来就因为受不了令人窒息的人际关系才离婚,现在能独自生活,多么自在呀。可不知为什么,正应该是自在无比的时候,却感到整栋楼晚上只剩自己,也有点‘太安静了’。离开故土、离开家人,孤零零的一个人,现代社会的中年人很多都品尝过这样的孤独滋味儿吧。即使每天走在大街上、每天和家人一起生活,也不见得就能远离孤独。如今无论男女,若没有孤独的体验,简直就没资格说自己是现代人。当然我们不是说现代人每时每刻都陷入孤独不能自拔,但刻骨铭心地感受到孤独的时刻应该是有的。


主人公原田,确实处于一个特殊的阶段,但实际上他依然给我们展现出一个现代中年的标准形象。人都是很任性的。日常烦心事太多,总想着挣脱粘嗒嗒的人际关系,最好能一个人待着。嘴上这么说着,真到了只剩一个人的时候,又开始为孤独而烦恼。原田正独自品尝着寂寞时,以前在一起工作过的某电视台的制片人间宫来访。原田像是遇到老知己一样跟他见面,却料想不到他说想要和原田离婚的妻子绫子拉近关系,今天上门是因为觉得事先跟他打声招呼比较好。原田感受着内心翻滚的情感,表面上的词语却不失冷静,临分别时还对间宫说:‘祝你成功!’


这不能不说是现代中年人的悲剧。如果任由自己的情感爆发,瞬间就失去了人到中年的体面,随后内心也会对自己的失控行为厌恶无比。但反过来,把所有的冲动都硬压下去,像原田那样体面地处理自己的情感,压抑下去的能量又会在不可预知的场景中显示其影响。原田并不例外。在间宫离开以后,一会儿是故意刁难上门打招呼的女性邻居,一会儿是自己被神经官能症折磨得苦不堪言,烦恼不一而足。用适当的方式表达情感,对活在现代的中年人来说算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人生课题吧。”


四十岁如此,五十岁同样如此,人在中年阶段,更需要面对衰老和死亡的话题,这不仅仅是现实,也是一种基于生命质量层面的探寻。


《中年危机》将人的一生比喻为爬山,不仅仅有上山路,登顶后也需要下山。书中更是将人生比喻为两座山峰,前半阶段翻越第一座山峰,中年后就要为爬第二座山峰做好准备。


当然,对于中国社会的中年人来说,第二座山峰的攀爬难度远大于大多数其他地方。“深深地体验过喜怒哀乐各种情感的激烈变动,中年生活才富于色彩”,这句话其实是描绘一种理想状态,但在这片土地上,大多数中年人面对的只有一地鸡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那些原本是废话的常识,作者:叶克飞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收评|国内期货主力合约涨跌互现... 2025年7月2日,国内期货主力合约涨跌互现,多晶硅封涨停板,涨幅6.99%,玻璃涨超6%,工业硅、...
关税“大限”将至,美国与各方谈... 今年4月初,特朗普宣布开征所谓“对等关税”,但随后因来自国内外的强烈反弹,又于4月9日宣布对部分贸易...
中国首座全海水漂浮式光伏项目投... 【#中国首座海水漂浮式光伏项目建成投用#,年发绿电 1670 万千瓦时】7 月 2 日消息,IT之家...
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里程碑 南... 日前,南方中证AAA科创债ETF等首批科创债ETF正式获批,这标志着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迎来重要里程...
IDC 技术评估报告重磅揭晓:... 近日,权威机构IDC发布《2025中国GenBI厂商技术能力评估》报告,对中国生成式商业智能(Gen...
暂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 伊朗... 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 沙达提 摄 新华社北京7月2日电 据伊朗官方媒体2日报道,伊...
四代住宅带火武汉楼市!6月成交... 华夏时报记者 董红艳 北京报道 武汉楼市。 董红艳/摄 6月份,武汉新房成交12618套,同比、环...
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主任于... 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主任于施洋接受审查调查,这一事件引发广泛关注。作为大数据领域的重要领导,其职...
肌肉记得自己曾经有多大,这才是... 肌肉似乎拥有一种独特的记忆能力,它能清晰记得自己曾经达到的强大状态。当曾经的力量感在脑海中浮现,那是...
从早上就开始喝酒?这可能是全国... 清晨的阳光刚刚洒在街头,而这里却已经开启了一场独特的“早餐”之旅。只见一群人围坐在一起,面前摆放着满...
原创 稀... 在云南红河的山脉深处,一声沉闷的地质锤敲击声响起,一块泛着微弱幽光的矿石被揭开,标志着一座115万吨...
精细化工龙头百川股份董事长被留...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7月1日晚间,百川股份(002455.SZ)公告,公司实控人、董事长郑铁江被立案...
考核压力下的“自救”:银行人“... 记者 老盈盈 6月30日晚上十点半,在东北一家城商行工作的林女士为了完成一个消费贷测试额度(申请贷款...
【港股收评】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7月2日,港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截至收盘,恒生指数涨0.62%,国企指数涨0.54%,恒生科技指数跌...
日本警察捉贼被偷家,警车反被开... 近日,一则令人啼笑皆非的事件在日本引发关注。日本警察本应是维护治安的守护者,却遭遇了尴尬的一幕。在执...
国脉科技陈维:以AI+身联网重... 国脉科技的陈维,以其卓越的创新思维和坚定的行动,正以 AI 身联网全力重构养老未来。他深知养老领域的...
谁在守护中国的能源咽喉 请你提供相关内容呀,没有具体的“以下内容”,我无法准确进行创作呢。你可以详细说说关于守护中国能源咽喉...
蚂蚁国际推出行业金融AI平台 ...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李文瑶】7月2日,总部在新加坡的蚂蚁国际近日面向海外市场正式发布人工智能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