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俄罗斯传出消息,印度带头叫停俄石油进口,中国也有新动作?
创始人
2025-02-02 23:42:05
0

近期,国际能源市场因印度暂停进口俄罗斯石油的消息掀起波澜。作为俄罗斯石油第二大买家的印度采取的这一举措,叠加中国进口策略的微妙变化,使得地缘政治与能源经济的复杂互动再度成为全球焦点。这场牵涉多方利益的调整,或将重塑后疫情时代的国际能源格局。

印度政策转向:地缘压力与结构性矛盾叠加

自2022年俄乌冲突以来,印度凭借中立立场成为俄罗斯石油关键买家,日均进口量从冲突前的3万桶激增至190万桶,占俄罗斯石油出口总量的40%。这种“折扣原油-精炼转口”模式不仅保障了印度能源安全,更使其通过转售欧洲获得显着经济收益。然而,这一看似稳固的合作关系在多重压力下出现裂痕。

首先,七国集团(G7)自2023年9月起加强了对俄石油价格上限的监管力度,导致印度银行系统面临美元结算受阻风险。据彭博社报道,印度储备银行已向商业银行发出警示,要求审慎处理涉及俄油贸易的美元交易。其次,俄印本币结算机制陷入僵局——俄罗斯拒绝接受无法自由兑换的卢比,而印度也不愿积累过剩卢布。路透社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0月,俄罗斯企业在印积压的卢比货款已超过20亿美元。加之印度炼油产能利用率已达97%的饱和状态,多重因素共同促成了此次进口量的大幅收缩。

中国策略调整:平衡能源安全与战略自主

作为俄罗斯原油最大买家,中国2023年前三季度进口俄油量同比增长25%,达7700万吨。尽管10月进口量环比下降8%,但同比仍保持12%的增长态势。这种波动背后,折射出中国在能源战略层面的深度考量。

从海关总署最新数据可见,中国正实施“双轨并行”策略:一方面继续深化与俄罗斯能源合作,10月新增两家俄油企进入供应商白名单;另一方面逐步恢复对中东、非洲传统渠道的采购。这种调整既是对国际制裁压力的风险对冲,也体现了价格博弈的战术考量——随着俄罗斯被迫加大折扣力度(目前俄油相较布伦特基准价低逾12美元/桶),中国正通过灵活采购节奏优化进口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中俄本币结算比例已提升至65%,人民币在俄外汇储备占比增至15.8%。这种去美元化进程不仅强化了双边能源纽带,更在SWIFT系统之外开辟了新的支付通道。据国际能源署(IEA)分析,中俄能源合作的“压舱石”效应将持续存在,但中国显然在避免形成过度依赖——其原油进口来源国仍保持45个的多元分布。

全球能源格局重构:多极化趋势加速演进

印度暂停进口引发的市场震荡,暴露出全球能源体系的深层变革:

1. 亚洲定价权争夺白热化:上海原油期货日均成交量突破30万手,较2020年增长150%,对布伦特原油的定价影响力持续增强。

2. 能源金融秩序松动:除中俄本币结算外,印度正探索卢比-卢布直接兑换机制,多国央行黄金储备增至30年新高,美元在能源贸易中的结算占比首度跌破70%。

3. 新能源替代进程提速:欧盟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突破44%,中国光伏组件出口激增42%,清洁技术革命正在削弱传统能源的地缘政治价值。

结构性转变下的战略抉择

当前能源变局本质上是国际秩序转型的缩影。印度在战略自主与西方压力间的摇摆,中国在能源安全与外交平衡间的拿捏,俄罗斯在市场开拓与财政压力间的挣扎,共同勾勒出多极化世界的雏形。

短期来看,俄罗斯可能通过深化与土耳其、印尼等国的合作缓解出口压力,但日均逾百万桶的供给缺口仍将冲击全球市场。中长期而言,新能源技术的突破与能源金融体系的革新,或将根本性改变资源禀赋决定地缘影响力的传统逻辑。在这场静默的变革中,能够统筹传统能源优势与清洁转型战略的国家,或将赢得未来能源秩序的主导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