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首个稻渔生境监测站落地光泽,这一举措意义非凡。光泽拥有独特的农业生态环境,稻渔综合养殖模式在此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稻渔生境监测站的设立,犹如一个精密的生态“观测站”。它能够精准监测稻渔共生环境中的水质变化、土壤状况、生物多样性等多方面的关键指标。通过这些监测数据,可以深入了解稻渔生境的健康状态,为科学开展稻渔综合种养提供依据,有助于优化养殖技术,保障稻渔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推动光泽乃至全省稻渔产业向着更加绿色、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9日,省农科院邀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专家,对光泽县止马镇仁厚村稻渔综合种养数字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进行测产验收。结果显示:优质稻“福香占”和鲤鱼“福瑞鲤2号”平均亩产分别是920.8斤、152.5斤。
记者从验收现场获悉,该基地建设的福建首个稻渔生境监测站,日前通过同行专家组现场验收。
该监测站包括智能感知、5G传输、科学决策等层面,可远程实时监测、自动保存示范基地的大气温湿度、光合辐射、降雨量、风力风向、土壤温湿度、水质,为示范基地的有效监管和应急响应,提供了科学依据。
据悉,省农科院专家团队近年在光泽县开展数字农业科技示范,先后建成生态稻渔可视化监测系统、网络认养系统、车联网系统、稻渔生境监测站,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智能监测系统。下一步,该基地将引进省农科院自主研制的“基于机器视觉的害虫智能监测装置”,为破解大田开放环境的农业智能化监控,探索实现新路径。(记者 张辉 通讯员 黄献光)
上一篇:马斯克CES 2025访谈全文
下一篇:福建省地理标志智慧监管平台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