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钟搞懂央行买断式逆回购》
央行的买断式逆回购是一种货币政策操作手段。在买断式逆回购中,央行扮演着资金融出方的角色。简单来说,央行与交易对手(通常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协议。央行先买入交易对手持有的有价证券,同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交易对手再从央行买回这些有价证券。这一操作向市场释放了短期的流动性,增加了市场上的资金量。在资金紧张时期,它有助于稳定市场利率,满足金融机构短期资金需求,进而对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和实体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三折人生,作者:三折人生,原文标题:《1分钟搞懂央行的买断式逆回购!》,头图来自:AI生成
2024年11月29日,央行第二次使用新的货币工具:买断式逆回购——金额8000亿元!
买断式逆回购到底啥意思呢?
关于央行的逆回购,我们在以前的文章中说过。
想复习的点这里:
简单的说,央行逆回购就有点像央行把钱“借”给了银行等一级交易商,解决一级交易商的“燃眉之急”。
到期了,再进行反向操作,银行再把钱“还”给央行。
但这种“借”钱也是有条件的。
为了保证央行资金的安全,“借”钱的银行等机构需要提供债券等“担保品”。
根据提供担保品的交易方式不同,逆回购可以分成2类。
可见,买断式逆回购相比于质押式逆回购,最大的不同点是债券等抵押品的所有权在交易中发生了实质性变化。
央行在买断式逆回购期间,拥有相应担保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买断式逆回购中的担保品主要包括: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公司信用债券等。
买断式逆回购原则上每月开展1次操作,期限不超过1年。
比如,本次央行操作的8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期限就是3个月(91天)。
央行推出这个新工具,有利于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为经济稳定增长提供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该工具也增加央行手中可操作的债券规模,提高了灵活性和精准性,减少资金面的波动。
好了,今天就说到这儿吧。
总之,债券可以买断,但我们的人生却不能买断。
老规矩,以下为彩蛋时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三折人生,作者:三折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