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独角兽“出笼” 加码自动驾驶赛道
创始人
2024-11-29 11:25:04
0

北京时间11月27日晚,小马智行在美股纳斯达克敲钟上市,成为全球Robotaxi第一股。受访者供图

近期,一度沉寂的自动驾驶行业迎来一波前所未有的热度。

短短一个月内,数家自动驾驶头部企业成功上市或完成新一轮融资。

广州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自动驾驶“丰收季”——

北京时间11月27日晚,小马智行在美股纳斯达克敲钟上市,成为全球Robotaxi第一股。这是广州近期第二家登陆纳斯达克的自动驾驶企业,不久前,文远知行同样登陆纳斯达克,成为全球通用自动驾驶第一股,引发行业内外热议。

自动驾驶被认为是新能源汽车“下半场”的关键一环。近年来,广州积极引入自动驾驶企业、开放道路测试、立法支持行业发展,持续加码自动驾驶赛道。

从2017年落地广州,到2024年美股上市,接连两家自动驾驶独角兽“出笼”,意味着广州一直以来积极布局的自动驾驶版图逐渐成熟,在行业持续承压的背景下,为转型突围中的广州汽车制造带了一缕新“曙光”。

●南方日报记者 任燚

统筹 陈思勤

大规模商业化的前夜

国内外的自动驾驶企业,都不约而同地选择在此时加快拥抱资本市场。

在过去的两个月中,除了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远渡重洋”在纳斯达克敲钟,另一家头部智驾企业地平线则登陆港交所,成为年内港股最大科技IPO。

就连“大疆教父”李泽湘也在此时加入自动驾驶“上市大军”,其率队创办的希迪智驾已递交招股书,冲刺港交所主板上市。

在国外,Alphabet(谷歌母公司)旗下的自动驾驶子公司Waymo在最近完成了56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估值已超过了450亿美元。

自动驾驶是一个非常“烧钱”的高技术行业,而研发投入则是其中的大头。

以文远知行为例,其2021年、2022年、2023年的研发投入分别为4.432亿元、7.59亿元、10.58亿元,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

随着自动驾驶领域竞争愈发激烈,成功上市或融资有助于企业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实现技术领先,从而进一步拓展业务和市场份额。

小马智行CEO彭军此前表示,融资就是和资本市场的共赢,有了资金的支持公司才能做得更好,创造出更优秀的产品,有了更好的产品又才能够获得的投资人支持,这是正向循环。

另一方面,资本市场的“高歌猛进”,也侧面反映出行业发展已站上商业化进程的关键节点。

以小马智行为例,该公司在其招股书上表示,上市融资的一大目的是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及货运服务的大规模商业化和市场开拓。

据悉,2024年上半年,小马智行每辆全无人Robotaxi日均订单量超15单,收入同比增长86%。小马智行方面称,预计将于2025年实现单车运营盈亏平衡,大规模商业化将全面铺开。

业内分析认为,全球Robotaxi服务有望在2026年左右实现商业化,中国预计将成为全球最大的Robotaxi服务市场,市场规模预计在2025年达到2亿美元,2030年达到390亿美元,约占全球Robotaxi服务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

今年以来国内推出的一系列自动驾驶政策,也侧面体现出国内无人驾驶大规模商业化已“箭在弦上”。

1月,工信部、公安部、住建部及交通部等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6月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进一步为无人驾驶商业化“松绑”。

在政策支持下,全国各大城市都在积极开启Robotaxi应用推广,颁发无人驾驶出行服务许可,无人驾驶出行开始真正走进普通百姓的生活。

跑马圈地的智驾独角兽

此次登陆纳斯达克的两家广州自动驾驶独角兽有着极为相似的成长轨迹——

创始人都来自硅谷,公司在硅谷创立,也都在2017年选择落户广州,此次又近乎在同一时间点在美股上市。最为关键的是,两家企业从创立之初就瞄准最难的L4级别自动驾驶技术‌作为自己的发力方向。

尽管都属于通用型自动驾驶企业。但事实上,两家企业在细分赛道方面有着较大的不同。

在招股书中,文远知行对自己的定位是:唯一一家提供从L2到L4城市级全场景商业化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公司。

其产品除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之外,还包括自动驾驶巴士(Robobus)、自动驾驶货车(Robovan)、自动驾驶清扫车(Robosweeper)以及相关技术服务,应用场景覆盖智慧出行、智慧货运和智慧环卫。

相对而言,小马智行则更专注于无人驾驶网约车和卡车服务,其中Robotaxi是其核心业务。

目前小马智行的“无人出行”服务已覆盖北上广深四座一线城市。截至目前,Robotaxi自动驾驶路测里程已累计超3350万公里,其中包括近400万公里无人化测试里程。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小马智行(PonyPilot)”移动App的注册用户数量已超22万。

除了自主运营的一系列无人驾驶服务之外,广州的两家自动驾驶独角兽也都在与汽车制造商合作,积极开拓业务版图。

2024年上半年,文远知行与博世合作的“博世中国高阶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实现了量产交付,先后上车奇瑞星途星纪元ES、星纪元ET。

今年4月,广汽丰田、丰田中国与小马智行成立合资公司骓丰智能,投资超10亿元人民币,将在2025—2026年向国内一线城市推出千台规模的铂智4X Robotaxi车辆。

值得一提的是,文远知行和小马智行都将“出海”作为自己重要发展方向。

文远知行是全球目前唯一同时拥有中国、阿联酋、新加坡、美国四地自动驾驶牌照的科技公司,已在全球7个国家 30个城市开展自动驾驶研发、测试及运营。

另一边,小马智行已在中国、美国和欧洲设立研发中心,在韩国、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卢森堡等地开展自动驾驶技术合作,推动自动驾驶商业产品在全球成熟落地。

因此,此次两家企业都选择美股上市,除了发展背景以及能融到资金外,另一方面也希望提高企业在海外的曝光率和知名度,以便更好地拓展国际市场。

广州深度绑定“自动驾驶”

短短七年时间,两家企业便成长为中国自动驾驶领域头部玩家,广州的支持功不可没。

早在2018年,广州市就开始布局智能网联汽车,先后出台了道路测试、示范应用和示范运营相关的政策和标准,逐步开放城市道路。

此外,广州还是国内第一个发放载客测试牌照,第一个在中心城区主干道开展道路测试,第一个自动驾驶出租车开展商业化示范运营的城市,而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成为了最早一批“吃螃蟹”的企业。

官方数据显示,目前广州已累计开放827条、包括南沙港快速全段、从埔高速一期2条高快速及南沙区全域等测试道路,单向里程约1666公里。

可以说,正是广州的前瞻性布局和开放政策,让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得以在当前的自动驾驶“拉力赛”中领跑。

一直以来,广州都是造车重地,国内每造的10辆车中就至少有1辆产自广州。然而,随着市场近两年加速转向新能源,广州汽车产业持续承压,迫切需要寻找突围路径。

当前,“广州车”正加快和自动驾驶深度“绑定”,力争在越来越近的无人驾驶商业化“蓝海”中占得先机。

广州汽车龙头广汽集团早在2013年起就开始投入Robotaxi及自动驾驶领域的研发和布局,并通过旗下如祺出行实现Robotaxi商业化示范运营。

据悉,作为广汽集团的投融资平台,广汽资本在自动驾驶领域已投资滴滴自动驾驶、文远知行、小马智行、经纬恒润、地平线、速腾聚创等企业,金额超25亿元。

除了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等智驾方案解决商,广州此前布局的一批自动驾驶上下游相关企业也在近期走向成熟。

在南沙,目前国内最大的专注于车规级碳化硅芯片制造的企业——芯粤能在不久前完成了10亿元的A轮融资。此外,主要聚焦自动驾驶和座舱AI两大领域的汽车AI计算芯片企业奕行智能也已完成了数亿元的融资。

再如位于黄埔的高精度定位技术企业导远科技,第三方机构数据评估市场占有率已超过60%,将从2026年起开始为国际主流车企个全球车型和平台供应高精度定位传感器。

但总体来看,无人驾驶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铺开还需要时日,广州形成能够自我造血、良性循环的产业集群也仍需要强力主机厂的带动。

10月25日,广汽集团发布公告称将对自主品牌的管理模式由战略管控向经营管控转变,并同步实施相关组织机构改革,同时将总部从珠江新城搬至广汽传祺、广汽埃安和广汽研究院所处的番禺汽车城,释放出在新能源“下半场”放手一搏的决心。

“改革、调整、转型是广汽必须要做的事。”在日前举办的广州车展上,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宣布启动广汽集团的三年“番禺行动”,其中明确了2025年保持产品智驾体验和智驾技术国内领先,2027年进入全球智驾第一阵营的改革目标。

“我们无法改变风,但可以改变帆,调整帆的角度,以适应新的航程。”冯兴亚表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