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锐评∣“先用后付”不能变成“糊涂下单”
创始人
2024-11-28 23:55:28
0

极目新闻评论员 文清蔓

网购也可以赊账了。不用刷脸,也不用输密码,一不留神手一滑,“0元”下单,货立马送到位。相信有很人用过这个功能,有人说好,也有人为此烦恼,因为被套路了。

据央视报道,黑龙江哈尔滨的王先生,最近发现家里的快递突然暴增,原来都是他老父亲,不小心点了“先用后付”,结果快递堆在了家里。

平台将付款方式默认为“先用后付”,也就是,消费者可以先赊着,把心仪的商品一键下单先用。喜欢冲动消费的人,下单一时爽,但等商品到家了,确认收货的按钮一点,才会有扣款扣得心痛的感觉。消费者这才恍然大悟,一不小心钱包被掏空了。

这项功能是什么时候开通的?怎样才能关闭呢?不少人是一头雾水。记者调查发现,“先用后付”被默认为首选,如果欠账不还,或者一时疏忽忘了还,还有可能影响个人信用。

乍一看,这是平台推出的贴心服务,但实际情况是,上船容易下船难,消费者常常玩不转。

有下错订单的,有找不到地方关闭的,有忘了付款卡上余额不足导致还款逾期的,还有的下单的时候,商家有促销,价格优惠,到自动扣款时活动结束,被扣钱,如此一来更是得不偿失。

如果一种新型的支付方式出现在大家面前,看上去高效便捷,实际上却是套路满满、助长冲动消费、放任无痛扣费,岂不是明目张胆的“技术霸凌”?

支付方式好不好,消费者体验是首位的。需不需要这个功能,如何关闭这个功能,都应该明明白白地放在台面上、显眼处,让消费者来决定。消费者也要理性消费,量入为出,切莫因“冲动的惩罚”而后悔不已。

技术的发展是为了造福人,而不是给人挖坑下套,无论什么支付方式,都不能打着“方便”之名行“不便”之实。

疯狂试探,徒增风险,只会被消费者唾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