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探测仪升空 为地震及气象预报提供实时数据
admin
2020-02-03 09:26:35
0

秀成果

科技日报讯 (陈曦 通讯员赵习钧)近日,国内首个商业GNSS掩星探测载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搭乘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发射的卫星顺利升空并成功入轨,该GNSS掩星探测载荷是天津大学李峰辉博士创业团队自主研制,可实现地球0—60千米大气层及100千米—800千米电离层探测工作,为全球气象预报及地震预报提供重要数据服务。

GNSS掩星探测载荷是利用地球轨道上“GNSS导航星座—地球—LEO掩星星座”之间的掩星现象,进行地球大气测量的一种气象遥感技术装置。GNSS掩星探测载荷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先进的气象探测仪。它可以连续探测到0—60千米大气层大气的折射率、温湿压以及100千米—800千米电离层的电子含量和电子密度,这将为地球表面大气层及电离层研究提供重要数据,对于天气预报、全球气候变化、地震预报等具有重要价值。

目前国际上已经将GNSS掩星探测载荷应用于地震预报、天气探测等领域研究,商业GNSS掩星探测载荷的成功发射在国内尚属首次。李峰辉介绍,他和团队历时数年研制的这款GNSS掩星探测载荷具有低成本、低功耗、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据悉,GNSS掩星探测载荷重量小于一公斤,在轨寿命不小于3年,该项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同时具有高的时空分辨率,可以同时完成地球多个区域的探测,完成从大气层到电离层的连续探测,这是其他仪器所不具备的。

GNSS掩星探测载荷可以搭载不同类型的人造卫星进入太空,并在轨收集海量的掩星信号。“我们通过商业化的运作方式降低了组网成本,极大地提高了掩星探测系统组网的效率。GNSS掩星探测载荷此次发射入轨,将在轨采集测试掩星数据,为完成全球组网工作奠定基础。”李峰辉说。

“未来,我们将致力于建成在轨运行80颗卫星的全球组网,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辅助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形成实时的全球大气层、电离层探测载荷,服务于全球地震短临预报及气象预报,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实时性优于20min(最小值)的气象预报信息及地震短临预报信息,增强我国在相关领域的科技实力。”李峰辉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