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专家谈“双黄连”:面对疫情,应理性看待“抗病毒”药物
admin
2020-02-01 16:00:46
0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突发公共事件中医药应急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国际交流与合作分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级名老中医、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温病学泰斗刘景源教授如是说: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与中科院武汉病毒所联合研究,初步发现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报道发布后,引起了一个连夜抢购双黄连口服液的高潮,这实际上引起了又一场恐慌。

药物的体外实验研究并不等于临床作用。实验研究有抑制病毒作用,也不等于临床治疗就必然有效。双黄连口服液由金银花、黄芩、连翘组成,主要作用是清热解毒,内清外透。现代研究认为有广谱抗病毒、抑菌作用。但是这种实验研究和中医的辨证论治思想有很大差异。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从临床报道来看,初期属于寒湿疫。治疗寒湿疫疠邪气导致的病变,应该用辛温、苦温、芳香类的药物,以燥湿散寒、解毒辟秽。双黄连口服液性味大苦、大寒,不仅不能治疗寒湿,反而易损伤人体阳气,导致湿邪寒凝、冰伏。中医和西医的用药理念不同,中医着眼于地域、季节、气候的特点,致病邪气的性质,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而不是病毒。所以,将体外实验的初步研究,作为临床预防、治疗用药是不可取的。如果药性和病情相反,后果是很严重的。也就是说,用中药治疗,应当遵循中医理论,才能取得疗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刘宁医师从武汉抗疫前线发来的信息说“关于今天流传的服用双黄连口服液的说法,不符合近期疫情症状,请各位勿信勿传”。

此次疫病,初起正值冬季,武汉阴雨连绵,病情多表现为寒湿。随着季节气候的变化,进入春季,温度升高,有向湿热转化的趋势。病情以湿为主,夹寒夹热的都有。方药也应随之变化,即温病宗师叶天士所说的“随证变法”,这才是中医的思路与治疗原则。不能听说哪个成药有“抗病毒”作用,就用于预防和治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