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1471 字,阅读大约需要3分35秒 。
防控疫情,最关键的是防控人员接触,为了让大家减少互相接触,各地基层社区,村屯也是想尽了办法,在哈尔滨市南岗区王岗镇房身村,一辆流动宣传车,成了全村的“警报器”。
为了保证安全,记者一行三个人测完体温,确认体温正常,戴好口罩,准备进入哈尔滨市城郊的房身村。
头顶上有一个条幅,写着戴口罩,勤洗手,不给病毒可乘之机,在这个路口,还有人员把守,而且也设置了条幅,咱过去看看。
我们要是想进去的话得咋整啊?(登记,量体温,登记完了量体温,可以通行进村,这要是疫情发生的时候,可以找到车,本人,非常好找,这个登记是非常方便的。
登记完入村人员信息,下一步就是测量体温。
36.2摄氏度。你也来测一下子,您的体温是36.6摄氏度。(嗯,那我们仨就安全了,可以进村了,是吧。)
在去往村委会的路上,刚好碰到一辆敞着后备箱的车,里边传出了防疫宣传提示。
在自己家中,做好防护措施,勤洗手,常通风,如果要出门,一定要戴好口罩。如果发现,身边有发烧咳嗽的人员,请及时和村委会联系,千万不要麻痹大意。
我们换班念。(这一趟出来,这一圈得走多长时间啊?)得一个多小时吧,我们一共三个自然屯呢,三个自然屯,一个多点,一天三遍,我们得回去喝点水呀,这嗓子都哑了。
三个自然屯,光开车的话,不到半个小时就能转一圈,但还得在各路口,人员容易聚集的地方停下来下车喊一会儿。
全体村民注意了,要做到,不聚餐,不聚会,不在家里打麻将。
防控疫情,片刻不能耽误,因为村里没有大喇叭,宣传车有没有录音设备,所以提示宣传只能靠人工喊麦,再加上音箱只能放在车的后备箱,后备箱开着,车里的人也就只能冻着。
冷,天天的。(这不行啊,多冷啊?)那你冷,你也没办法啊。
宣传车上,年龄最大的是芦亚范,她今年是70岁了,作为一名党员她必须冲锋在前。
哈尔滨市南岗区王岗镇房身村 芦亚范
(您70岁啦?)嗯,70。(那刚才喊的就是您吗?)对呀,那您这挺累呀,还行,我们几个轮班。(就是一会儿,轮着喊,一会儿轮着喊?)对,(那稿是谁写的啊?)现在不用稿了。(现在都背下来了?)对。
宣传语出自村委会主任郑永峰。除了在手机上以微信方式告知大家,流动车宣传外,为了防止外来人员接触,村委会在村口设置人员24小时值守。
哈尔滨市南岗区王岗镇房身村
村委会主任 郑永峰
不是本村村民,和外来车辆,一律不准进村,如果是村里边,谁家的亲属啥的,必须通过亲属,完了给你量体温,经过我们核实,给你在册登记之后,你才允许进村,(就像我们这种有暂时工作,进村的这种,像刚才我们在村口登记,等出去的时候再做一次登记?)对对对。
进出村登记,全程佩戴口罩,外来人员和工作人员保持距离,一切的举措都是为了“安全”二字。
记者和村民对话
这样登记的话,就是万一有啥风险的话,能找着你,能及时找到你,。(好,那我走啦。)好。
防控疫情人人有责,感谢在村里为大家做宣传提示的工作人员,也感谢村民们的配合,在这关键时期,冷静对待疫情,保护好自己,就是对身边人最好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