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折叠屏吗?
admin
2020-01-27 01:11:06
0

2019 年是 5G 元年,也是折叠屏元年。

在折叠屏的跟进上,手机行业走的比较靠前,包括三星 Galaxy Fold、三星 W20 5G、华为 Mate X 以及摩托罗拉 Razr 2019 在内,去年一共出现了四款折叠屏手机,其中除了发布时间稍晚一些的摩托罗拉 Razr 2019,另外三款已经正式开售。

无独有偶,PC 行业也将目光投到了折叠屏上。此前联想曾多次对外公开展示过其折叠屏 PC 原型机,而在前不久刚刚结束的 CES 2020 消费电子展上,除了联想,英特尔和戴尔也都拿出了各自的折叠屏 PC 产品。新技术当然令人感到兴奋,但我们真的需要折叠屏吗?

折叠屏之于手机

大家知道,目前折叠屏手机的展开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三星 Galaxy Fold 和华为 Mate X 上采用的左右翻折,另外一种是摩托罗拉 Razr 2019 的上下翻折。虽然形态上都叫做折叠屏,但二者之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左右翻折的核心诉求是大屏。

进入到 4G 时代之后,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由 2G、3G 时代的文字为主转变为图文以及音视频,与此同时,手机也不再只是作为单纯的通信工具,而是向通信、娱乐、轻办公等多个维度去做延伸。

在这个过程中,随着信息量的大幅增加,小尺寸屏幕的局限性越发明显,已经很难满足人们的实际使用需要。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的是,过去 10 年间大屏化成为了手机行业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趋势,即便是曾经推崇小尺寸屏幕的 iPhone,最终也走上了大屏化道路。

大屏化趋势会停止吗?显然不会。5G 时代的到来,将再一次改变主要的信息传播方式,音视频会成为未来的主角,相应地,想要让用户在手机端获得足够出色的观看以及操控体验,提升屏幕依旧是目前看来最为直观且有效的方式。

不过一个现实的问题是,从小屏幕到大屏幕并不难,但将大屏幕做成更大的屏幕,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毕竟属于移动设备,考虑到产品本身的可携带性以及握感,屏幕尺寸终究会有上限,提升屏占比这种方案基本也已经触到了天花板。

折叠屏的到来,让继续提升屏幕尺寸这件事情出现了转机。正如我们在三星 Galaxy Fold 以及华为 Mate X 上所看到的那样,展开之后,其屏幕尺寸已经和一些小尺寸平板相当,屏幕内容信息量也要比目前主流手机来得更大。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另外一种声音出现:既然这样,我为什么不直接买台平板电脑?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释,其只是在正常手机的基础上,为用户增加了更大屏幕这个选项,非展开状态下,和现在主流的手机产品基本一样,相当于以折叠的方式,同时兼顾了便携和大屏。

不过回归到产品本身,至少现阶段无论是三星 Galaxy Fold 还是华为 Mate X,距离理想状态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大概是出于对防护性的考量,三星 Galaxy Fold 采用了外翻的展开方式。就实际体验来看,屏幕展开之后,很难单手握持以及操作。换言之,移动状态下大屏模式的综合体验并不尽如人意。但如果合上作为普通手机来使用,它的副屏尺寸又会显得太小。

屏幕展开状态下不容易单手操控的情况在华为 Mate X 身上也同样存在,不过相对三星 Galaxy Fold,由于其采用了外翻的方式,闭合状态下屏幕尺寸基本和正常手机一样,所能适应的使用场景也要更多一些,但防护性则要相对弱一些。

上下翻折的核心诉求是便携。

如果你之前看到过摩托罗拉 Razr 2019 这款产品应该知道,它的逻辑大致可以理解为,利用屏幕可折叠的特性,将一款常规尺寸的手机从中间进行翻折,让体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最终的目的是大幅提升产品本身的便携性。

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方案所带来的体验提升当然是实实在在的,尤其是对于很多女性用户而言,将手机体积缩小之后,放在包里要方便很多。但问题在于,便携性这件事情其实并非大家使用手机过程中的核心痛点。

这部分做个小结,左右翻折的折叠屏对于用户核心诉求的把握要更准确一些,大方向上更符合长远发展趋势。而上下翻折除了便携性,至少目前很难看到其能够带来其他体验上的提升,虽然接下来会有不少上下翻折的折叠屏手机被推向市场,所以我们更看好前一种方案。

笔记本电脑上的折叠屏

回归到笔记本折叠屏上,由于其本身体积比手机大的多,加之其本身产品形态就是可折叠状,所以需要解决的问题相对也要少很多,不需要考虑展开之后便携性是否会受到影响,也无需通过市场去验证怎样的展开方式用户更愿意买单。

采用折叠屏之后,最直接的变化同样是屏幕尺寸相应更大。与手机不同的地方在于,由于笔记本既可以 180° 展开获得一块整体性更好、面积更大的屏幕,也可以以一定角度弯折将其分成两块屏幕来用,因此能够带来更加丰富的使用场景。

比如,完全展开的状态下,其可以充当画板的角色,设计师们应该会非常喜欢,而笔记本模式时,两块屏幕能够实现更好的分屏效果,进而大幅提升工作效率。未来,在微软的支持下,随着系统应用的不断完善,所能带来的想象空间会非常大。

讲到这里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虽然折叠屏笔记本优点很多,但其所能提供的这些,并没有解决诸如便携或者性能等用户核心痛点。某种程度上,更像是拓展了一条新的产品类型,和用户之间的关联性没有折叠屏手机来得那么强烈。

其实这也是 PC 行业的一大「特色」。

和手机行业不同,PC 行业的主导权更多把持在英特尔和微软这两家上游厂商手里。因此,PC 产品未来发展的走向,很多时候也是由它们先提出一个大致的概念,并且在软硬件端给与相应支持,OEM 厂商们再根据各自具体情况的不同,落地到具体产品端。

二合一设备如此,折叠屏笔记本也依旧是这样的逻辑。CES 2020 展会上,英特尔展示 Horseshoe Bend 概念 PC 的意义并非是产品本身,而是通过它,向外界传递了一个比较明确的信号:未来将会扶持折叠屏产品。

可以预见的是,在英特尔以及微软的支持下,接下来接会有不少折叠屏笔记本陆陆续续被推向市场。正如前边我们提到的一样,也许从事音视频的工作者会为它买单,但对于大众消费群体而言,其吸引力可能并不大。

折叠屏需要尽快完成试错

对于新技术,大家总是抱有诸多期待。但在漫长的科技发展史中,曾被大家看好,却最终夭折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可能最终决定其是否能够实现落地的因素有很多,而用户痛点以及行业突破点无疑是其中最具有驱动力的两个。

无论是之于手机还是 PC 端,所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正如前边文章中提到的那样,并非所有的折叠屏解决方案都和实际用户需求强相关。尽快走过试错阶段,确立一套行业普遍认可的折叠屏解决方案,是我们更希望看到的事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协创数据:4月25日融券卖出5... 证券之星消息,4月25日,协创数据(300857)融资买入7919.82万元,融资偿还9316.18...
开辟“花香水果轻乳茶”品类新蓝... 中国网财经4月28日讯 时隔三年,书亦烧仙草(下同“书亦”)人气爆品“橙漫山茶花”于本月正式回归。作...
信达证券:4月25日融资买入7... 证券之星消息,4月25日,信达证券(601059)融资买入7749.6万元,融资偿还8573.6万元...
刘强东王兴:不是“兄弟”!当龙... 出品|虎嗅商业消费组 作者|苗正卿 虎嗅获悉,在今年一季度,京东创始人刘强东曾约上了三位圈内大佬共聚...
炭黑期货交易平台引领炭黑产业发... 炭黑期货交易平台,作为炭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炭黑期货交易的重要场所和重要交易工具。它为炭黑生产企...
中国白银APP做白银期货亏损,...   中国白银APP做白银期货亏损,虚假广告诱导投资人入金骗局曝光!中国白银,华通白银APP等等这些交...
董明珠“杀死”了家电圈三分之一... 作者 | 源媒汇 谢春生 格力的风头又被董明珠抢了。 近日,格力发布公告称,董明珠当选公司第十三...
医疗创新ETF:4月25日融资... 证券之星消息,4月25日,医疗创新ETF(516820)融资买入478.88万元,融资偿还628.0...
三只松鼠冲刺“A+H”股上市 ... 央广网北京4月27日消息(记者 齐智颖)三只松鼠(300783.SZ)近日向港交所提交招股说明书,冲...
港股医药ETF(159718)... 截至2025年4月28日 11:06,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930965)下跌2.09%。成分...
原创 这... 近年来,银行破产或解散现象日益凸显,令不少储户心生忧虑。一些如太子河村镇银行和辽宁商业银行等已宣告破...
李彦宏“掀桌子”,百度打响大模... 4月25日,Create2025百度AI开发者大会在武汉隆重举办。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发表了题为《模型的...
中方减少美国农产品进口后,舟山... 1最近,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中国从美进口农产品数量锐减。与此同时,多艘巴西大豆船已靠岸宁波舟山港老塘...
国家发改委回应美加征关税:典型...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4月2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等...
FinFET走到尽头,新王将登... 在半导体领域,FinFET 曾占据重要地位,其独特的鳍式结构在提高芯片性能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然而,...
9块9的AI女友游戏,正在攻陷... 9 块 9 的 AI 女友游戏,仿佛一股悄然兴起的潮流,正以惊人的速度攻陷朋友圈。只需花费低廉的 9...
港股创新药ETF大涨 黄金ET... 上周(4月21日至4月25日)港股创新药板块走出亮眼行情,多只港股创新药主题ETF大涨逾10%。A股...
现货黄金小幅震荡,深市费率最低... 4月28日早盘,现货黄金小幅震荡,交投于3300美元/盎司附近。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
“五一”假期全国口岸日均出入境... 据国家移民管理局预测,今年“五一”假期全国口岸日均出入境人员将达215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