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鸡鸣寺风景区,有一片古朴的建筑群,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就坐落于此。最外围的建筑便是南京古生物博物馆,这里汇集了几代人采集而来的化石标本。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于2020年1月底起闭馆,克服疫情影响进行展陈升级工作。经过近半年的现场施工,已经接近尾声。计划自2021年元旦起以崭新的面貌向公众免费开放试运行。昨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提前探访了展陈“升级”后的南京古生物博物馆。(记者 于丹丹 视频 陈金刚)
看点
新增不少展区,视觉冲击很震撼
博物馆新展陈以38亿年生物演化史中发生的重要事件为参观主线,辅以各门类动物化石、微体古生物化石和植物化石等专题展区,此外,还新增了不少展区,比如对古生物学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应用等进行了专题介绍。南京古生物所一批中青年科学家对博物馆各展区的科学内容进行了全面更新,采用了大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精美复原图和重建模型。
此次展陈升级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展出了大量从未对外展示的精品化石标本,如大型斑彩菊石、三叶虫集群、鱼龙海百合墙、大型棕榈叶等。在一楼的精品展区,还对澄江生物群中的新晋“网红”——麒麟虾、埃迪卡拉生物群中地球上最早的动物足迹、琥珀中的奇特昆虫等一大批具有重要科学意义的标本进行首次展示。此外,国内多家兄弟单位还捐展、借展了一批恐龙脚印,翼龙、黄河象化石及精美的矿物晶体等珍贵展品。
记者在探馆时,看到了珍贵的“中华龙鸟”化石,中华龙鸟是世界上发现的第一只长羽毛的恐龙。其字面上的意思为“来自中国的似恐龙的鸟”,这是因为其最初被发现时,曾被认为是最原始的鸟类而得名。“在此之前,大家都不知道恐龙原来也有长羽毛的。”专家告诉记者,这为鸟类羽毛起源问题提供了重要信息,中华龙鸟亦因此闻名于世。
另外,一整面墙的贵州鱼龙化石带给人的视觉冲击也是很震撼的,这是和恐龙同一时期出现的海洋霸主;而今年新晋的“网红”麒麟虾化石是新馆首次展出,这是一种5亿多年前长相奇异的化石,化石上的“虾”长有5只眼睛,一定会让你“大开眼界”。
优惠
重新开放后 对观众免费
令人惊喜的是,新馆增加了很多科普互动的内容。升级专业化的古生物科幻电影院,播放精彩的3D科幻电影,并将举行展映活动。新增“寒武纪虫虫秀”奇妙涂鸦人机互动设施,让观众的绘画在现场“活”起来,体验成为“神笔马良”的感觉。此外,“达尔文实验站”“化石小猎人”等科普互动项目也同样精彩纷呈、值得期待。
本次展陈升级的另一个亮点,就是新增了古生物主题的科学咖啡厅。在面向鸡鸣寺明城墙景区的最佳观赏地,暂离拥挤的人群,手握一杯热气腾腾的恐龙咖啡,定将带给大家不一样的感受。
博物馆重新开放后将对观众免收门票。根据南京古生物博物馆试运行期间工作安排,博物馆周三到周日早上九点到下午五点开馆(下午四点停止进馆),周一周二闭馆。参观博物馆需要提前预约,试运行期间只接受“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微信公众号线上预约参观(自12月26日起开放预约),不提供现场预约入馆。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期间,部分互动项目需要收费,详见博物馆内部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