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旅行逐渐成为除年货、年夜饭外的又一社交热词,“在朋友圈周游世界”不再稀奇。怎么成为出游族中脱颖而出的仔,或是做朋友圈旅行打卡中的一股清流,在DIGIX TALK春节特辑第四期中,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师耿朔带来《旅行是激活历史的钥匙》的分享,讲述在旅行中对历史遗迹、出土文物、古老建筑推敲探秘的趣味故事,带你get在旅行中探索历史现场、与古人共情思考的出游新姿势,不妨打开华为视频和滔客说APP一探究竟。
“我自己特别爱玩,就是希望能在田间地头感受真实的历史、理解历史,今天我也想和大家分享,我是怎么在玩的过程中找到深埋在历史表象下的宝藏。”耿朔在演讲中分享了自己两年前前往河南洛阳缑山游玩的经历,缑山靠近中岳嵩山,实际只是一个仅几十米高的不起眼小山丘,山顶上立着著名的《升仙太子碑》,碑文出自一代女皇武则天之手,十分罕见。
武则天晚年前往嵩山封禅时,曾在缑山上的升仙太子庙中住过一晚。据说当晚,武则天在庙里触景生情,挥笔写下两千多字的文章纪念这位传说中得道成仙的周灵王之子——升仙太子,并下诏把这篇文章刻在足有八米高的石碑上,立于山顶的碑亭中,这才有了现在看到的《升仙太子碑》,也给后世留下疑问:为什么要在这样一个小山头上立这么大的一块碑?当时已经70岁高龄的武则天为什么要为一位传说中的人物花费大力气行文、立碑?
“当时我站在缑山上放眼眺望,突然就感受到了武则天要竖《升仙太子碑》的内心动机!”耿朔讲到,站在缑山山顶可以望见西北方向远远的地平线上有一个小土包,正是武则天和高宗的长子李弘的坟墓。
李弘去世时年仅24岁,死因成谜。有说法称他死于皇权之争,为亲生母亲所害。“想象一下,年逾古稀的武则天,纵横朝野几十年终于站到了权力的顶端,此时却面临着后继无人的问题,庙堂争权暗流涌动。这时候的她恰好夜宿洛阳缑山,倚栏远望,突然看见自己早逝的长子的陵寝,内心会是什么感受?”
耿朔认为,如果不是亲自站立在缑山山顶、亲自感受眼前的景观,就很难理解当时武则天的思虑,“她那时的心情应该是五味杂陈,表面看上去这块碑是为升仙太子而立,实际上恐怕在追念年少早亡的太子李弘。只有在旅行中亲临现场,我们才能感受被尘封的守望。”
正如耿朔所说,构建历史认知不是历史学家的专利,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对历史现场的感知力。在旅行路上打开新的视角,打破时间的距离探索历史现场、与历史人物共享同一空间,或许能收获对过去时空更立体、更广阔的认知,“站在历史的现场探索过去,顺着科技的视角创想未来,无论哪一种都值得我们不断发掘、塑造。”这也是DIGIX TALK希望传递的,探索和认知更多美好的价值。
DIGIX TALK春节特辑自大年三十至大年初七每日更新,除了解锁在旅行路上探索历史的出游新方式,还有乡村支教老师分享大山孩子们的感人诗作、未来事务局局长讲述永无止境的科幻探索、“熊猫爸爸”分享送大熊猫回家的温馨故事……更多精彩内容,锁定华为视频和滔客说APP,开启新春获新知的过年新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