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像是我的前男友,十年共同生活后,我就去了下一站。”参加麦田房产老客户活动后,中国即兴戏剧实验室创始人支叙心,在接受媒体访问时,和记者、现场麦田工作人员这样说道。曾任开心麻花培训主管、阿里巴巴、湖畔学院、宝马、腾讯、麦田房产、清华大学总裁俱乐部等企业的团建授课讲师,支叙心身上似乎有无穷的创造力。
支叙心用短短的二十多个字概括了自己2007年-2017年十年的北京生活。2017年10月,她放下北京多年的积累,只用了一天时间,就从北京搬到了上海。“这是我做过的最即兴的事 ”,旁人听起来的“惊天动地”,在她的描述中却是“轻描淡写”。2017年,在上海做《今夜百乐门》电视节目,利用一天休息日她飞回到北京,结束了在北京的一切。“那时候就觉得上海的湿润天气、大家热爱讨论戏剧的大环境,都在吸引着我。”
2020年1月12日,支叙心回到北京参加麦田房产老客户日回馈活动,北京曾是她生活过10年的地方。
契机
十多年前,还在北京做主持人的支叙心,被朋友拉去演了一台戏剧,从那以后就食髓知味的迷上了。“做主持人的时候每次播出的稿件都是提前备好的,我就想尝试更多有创造性的东西。后来做艺考培训很多同事都是中戏和北电的,他们上课我就去旁听,就迷上了表演,一个角色可以有很多种理解和表达。南锣鼓巷戏剧节,是我第一次在戏剧舞台上表演。后来就在北京参加各种戏剧活动,2009年我在网上搜到了‘人民即兴公社’,这是北京最早一家做即兴戏剧培训的机构,在那里遇到了人生第一位即兴戏剧的老师—胡歆(中国较先从事即兴戏剧的大家)。”
人民即兴公社就像城市里的游乐场,每一个人都卸掉成人的面具,像孩子一样玩一些很奇怪的游戏,没有剧本、没有任何准备的在舞台上表演,支叙心从第一次接触这个“游戏”就再也放不下了。“那时候的活动是每周二,所以每周最盼望的就是周二的到来,可以和大家一起在舞台上即兴演出,让观众鼓掌、大笑,这个过程的神奇让我痴迷。每一场演出开始之前老师都会让观众提供一个想法,它就像一个能量圆心,从这个圆心开始我们会向无数方向发散。在发散的过程中,创造力一定会出现,因为它是自由宽松的。而且我们的小伙伴在这个过程中始终保持‘yes and’这种互相肯定互相刺激的状态,想不到的可能性在这场头脑风暴里面会不断出现。从一开始就爱上了,我决定把即兴戏剧作为我的终身职业。”
支叙心身体里住了个孩子,能在大人和孩子之间来回自由切换。保持对世界的未知和探索,才能“即兴”。图为支叙心在麦田房产老客户活动现场。
追源
儿时,支叙心在一个虽然矛盾却有爱的家庭里长大。父亲对所有事情都是“Say No”,将所有事情都纳入条条框框。“我当主持人他也反对,反正我做什么他都反对,但从没真正的阻拦我。”母亲是支叙心最大的支持者,一本《卡耐基演讲训练》,支叙心从小在家演练过无数场,即使每次台下只有母亲作为观众,支叙心也是乐此不疲。她享受演讲过程中表情、语气、服装甚至是停顿的不同,这种追逐创造乐趣的天性,注定了支叙心天生就是为舞台而生。
幼年,支叙心跟同学借过一本郑渊洁童话故事,里面的《小人蜡笔》和《红沙发音乐城》是很多人熟悉的故事,支叙心却因为缺失的结尾两页纠结了好几年。但是,她脑海中的“想象力魔盒”,在上小学后渐渐被关闭,因为语文老师都很喜欢规定“中心思想”,基本是在一个框里思考问题,这对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支叙心是有些“残酷”的。为了考级,她默默将想象与创造力封锁在盒子里。直到大学,“潘多拉魔盒”才得以释放。用她自己的话说:“我的‘即兴’复活了” ,就像一条回归大海的鱼。
工作后接触即兴戏剧,创作对于支叙心和伙伴们来说变成了很简单的事情,“大家都说现在社会变化很快,每个人都要跟得上时代、要有创造力,但这些在学校里是很难系统化培训的。而即兴戏剧就像便利店里的商品那样,拿来就能用。”对支叙心而言,即兴戏剧最大的魅力就是它的创造力。 “在学校里面,考试都是有标准答案的,更像一个记忆力的考验。包括一些艺术课程也一样,老师画什么学生跟着画什么,老师弹什么学生跟着弹什么,就是学生对老师教的主题很少有自己的注解。而到了即兴戏剧你会发现,它一定是没有正确答案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答案,而且每一个答案都是被允许和肯定的。”
2020年1月12日大师驾到·麦田房产2020老客户开新嘉年华活动现场,很多家长与孩子,感受到即兴戏剧的魅力。
进阶
今年已经是支叙心从事即兴戏剧的第十一年了,她在即兴戏剧这条路上摸爬滚打,从熟悉游戏规则到打破规则,再到制定规则,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而很多人却往往在第一个阶段就因为各种原因不再往下走了。“很多人走到第1步就觉得自己看到了99步,实际上你不走到99步就看不到1999步的广阔和精彩。”
熟悉游戏规则是支叙心学习即兴戏剧的第一个阶段,那时的她把即兴戏剧的游戏部分,应用到艺考培训上。 也是那时她才发现,熟悉游戏规则是一回事,让学生们玩好游戏又是另一回事。“因为有的人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拒绝放开自己,所以要想办法帮他找到不愿意放开的地方是哪里,而有的人是过于表现自己,团队意识就会弱,虽然表达力主动的人会有优势,但如果不会和其他人合作有些时候会伤害其他人跟你合作的乐趣。”
经过一番研究以后,支叙心发现自己对即兴戏剧的理解“升级”了,她进入了第二个阶段——打破原有游戏规则,只有基于不同人的目的去设计课程,才能让普通人也能很快的进入熟悉规则的过程。 此时的支叙心可以让素人经过8次左右的训练就能进行一场精彩的舞台表演,小朋友也一样。在荔枝微课平台上,她开创的系列课程《即兴喜剧系统课程:幽默与智慧的游戏——让你遇见不可思议的自己》,是文艺咖的心头挚爱。
而支叙心对此并不满足,“即兴戏剧对我来说,并不只是一项工作,更像是使命。我希望‘即兴’不仅仅存在于戏剧,它能应用的地方有很多。”支叙心本人因为从事即兴戏剧,带来的是整个人的改变,她隐约觉得:即兴戏剧不只是存在于舞台上。
与企业合作,像宝马、阿里、天猫、盒马鲜生、麦田房产等,是支叙心拓展即兴戏剧应用范围的大胆尝试。
将即兴戏剧融入企业高管培训,是支叙心的一次大胆尝试。2018年受邀阿里湖畔学院后,她和团队成员对培训课程的打磨陷入了一种“癫狂的状态”,“阿里不同的层级注重的角度不同,中层还是注重执行力,大家都很拼。经常是一边吃盒饭,一边开会更新培训材料,他们对于细节要求很高。”她为阿里、天猫、盒马鲜生的中高层领导制定执行力、领导力的培训规则,深受阿里中高层喜欢,这种磨合让支叙心看到即兴戏剧的无限延展性。即兴戏剧就像支叙心的工具包,这个工具包是具有极大可塑性的,可以根据她的目的设计新游戏,企业高管、成年人、孩子,即使是同一个游戏,面对不同的对象,也会达到完全不一样的结果。
“我现在正尝试打破游戏规则,因为我突然发现即兴戏剧太重视线下体验了,如果不遇到一个好老师,很多人会认为即兴戏剧就是游戏,那就非常可惜。”这样的想法促使她进入了第三个阶段——重新建立规则,将即兴戏剧融入生活,充当即兴戏剧的公益大使。 支叙心将即兴戏剧深层的、与创造力有关的理念融入到故事里,打破原有条条框框,在喜马拉雅平台,以睡前故事的形式,连载《骨老板的嘿店》, 让不能现场参与的人通过故事中人物的体验去了解这个游戏深层的内容。“因为我自己是即兴戏剧的受益人,所以希望在更多孩子的心中埋下即兴戏剧的种子。” 选择喜马拉雅,选择自创睡前故事的形式,都是为了呼吁家长保护孩子的即兴创造力。
在喜马拉雅APP,搜索《骨老板的嘿店》,就可以免费听支叙心老师的课程了。
升华和呼吁
如今,支叙心已把即兴戏剧彻底融入了自己的生活。“我经常自己在孩子和父母亲的角色之间切换,在这个过程中我会反复思考我和他们之间的关系,用即兴戏剧里的yes and理念来理解,就是你允许他就是现在的样子,切换到他的角色中去感受,你就会理解他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样子,也就会试着去规避冲突。”
其实,支叙心和许多文艺青年一样,特别钟爱北京胡同居住的感觉和文化氛围,但事业的发展促使她必须做出改变。工作的契机使她了解到上海文艺活动的规范,人们对文艺活动消费理念的领先。“上海的年轻人更愿意在业余时间为文艺活动买单,我也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企业和普通大众对即兴戏剧更加关注,也只有这样才能维持一个行业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