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之名》,太敢拍了!
创始人
2025-07-04 12:06:55
0

守护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

——《以法之名》

文丨旧故麻袋

近几年“扫黑除恶”题材没少播。

前有以“反腐”为切入点的《人民的民义》、以“缉毒”为切入点的《破冰行动》,后有大爆出圈的以“悬疑案件”为切入点的《沉默的真相》和以“扫黑”为切入点的《狂飙》。

电影圈也没有闲着,张艺谋拍了《坚如磐石》(口碑烂了),五百拍了《扫黑·决不放弃》(口碑也烂了)。

就目前看,“扫黑”题材,大有“泛滥”趋势,想要再拍出好剧、爆剧,其实挺难的。

所以,当看到由张译主演的《以法之名》被端上来时,说实话,我是不看好的。

一是因为想要看懂这部剧,门槛有点高,与其他“扫黑除恶”题材的切入点不同,它将镜头对准了“公检法”中的“检”,聚焦“司法”,想要看懂里面的门道,还得了解一番司法机关几个部门之间的关系。

二是因为张译,这几年张译主演了太多悬疑、犯罪、扫黑类型的电视剧了,以至于我一看到他,就有些审美疲劳,就好比现在看到雷佳音。

加上之前张译主演的《他是谁》和《九部的检察官》接连“扑”了,所以对他之后的作品一直抱有怀疑态度。

没想到,《以法之名》口碑开播即爆,这部剧首次以检察机关的职务犯罪侦查部门为核心视角,“刀刃向内”,直面政法系统,背后出品方还有最高人民监察院影视中心,看得出来,野心挺大,绝对不是简单的小打小闹。

“检察院第十一部”这个专门调查司法人员犯罪的隐蔽部门,以往极少会在影视作品中被提及,是个神秘的存在,而《以法之名》直接把镜头对准了“十一部”,可见尺度之大。

剧情也毫不含糊,不藏着掖着,上来就是“重拳出击”。

省检察院第十一部的检察官洪亮(张译饰)向领导提出辞职。

由于十一部情况特殊,专查内部职务犯罪,所以洪亮在这个岗位上干了十八年,直接把职场人缘干没了。



不仅人见人嫌,还因为“专办自己人”,得罪了不少人。

本想离职后转行国企,赚点钱改善生活,结果倒好,碰到了“硬茬”,检察官这身衣服暂时脱不了了,离职失败,说来就来。



这“硬茬”就是省检察院办了两年才好不容易办下来的“万氏集团涉黑案”(简称:万海案)。

作为特大涉黑案件,东平市人民检察院在开庭这一天还特别请了媒体到现场,公开庭审,以儆效尤。

没想到,被打成“万氏集团黑社会成员”的前万氏集团代理律师张文菁,在签了认罪认罚具结书的情况下,在法庭上当庭翻供,大声喊冤。

顺着张文菁,庭审现场万海集团的人纷纷站起来喊冤,场面一度失控。



闹这么一出,东平市人民检察院自然是面子上挂不住的,负责“万海案”审查的代理检察长李人骏难辞其咎。

原本以为这个案子结束,他就能把“代理”这两字去掉,转正为检察长,可偏偏这个节骨眼上,出了问题。

“当庭翻供”引发舆论风险极高,特别是对涉及“扫黑除恶”这类敏感案件,公众会对办案的合法性提出质疑,一旦被媒体大肆报道,势必会影响到检察院的公信力。



对此次事件,东平市政法委书记兰景茗召开了紧急会议。

会上代理检察长李人骏检讨自己的失误,但说的都是些官话套话,兰书记立马就打断了他,她想听的不是检讨,而且拿出解决方案,她想知道“公检法”三个环节里,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于是,好戏开场:

东平市公安局局长许言午率先甩锅,说自己这边没有问题,是检察院失职。

东平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一庭庭长不愿背下这口锅,强调了开庭前认真研读了案件材料,严格把关,没问题才开庭的,法院不背锅。

那这口锅只能检察院来背了,李人骏不傻,赶紧撇清关系,检察院在这个案子的处理上没有问题。



兰书记一听,好家伙,三方都不复盘追责,都在强调自己的劳苦功高,但问题是为什么最后会会这样?这样下去没有结论,兰书记只好开始总结。

但这个会,可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检讨会,会上谁是狼?谁是人?可真不好说。

而且兰书记问题也很大,虽然她说的都在理,可问题是她先入为主的认定“万海案”里的万海集团就是黑社会,也没让重新审查,只是一味强调要尽快把这个案子坐实。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这边“万海案”出了岔子,另一边出了更严重的案件,之前负责“万海案”的东平市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乔振兴疑似自杀。

为啥用“疑似”二字,因为乔振兴没有任何自杀的理由,而且疑点重重,明明是滴酒不沾的一个人,可死前却喝了一大瓶白酒,更诡异的是他留下遗言视频,自称万海就是黑社会,自己是保护伞,视频还被传播到网络,引起轩然大波。

乔振兴曾是“万海案”在检察院的第一经手人,由于证据不足,证据链存疑,他一直按着这个案子两年,但由于时间太长,加上上面施压,最后检察院换掉了乔振兴。

张文菁当庭翻供,乔振兴突然自杀,怎么看,这“万海案”背后都不简单。

事件一出,省里对东平市的“万海案”高度重视,处理不好,会非常严重,于是派了指导小组到东平进行监督。

东平市检察院第一部的郑雅萍和第是十一部的洪亮,成了指导小组成员。

本来郑雅萍还对洪亮的加入有意见,因为谁不知道十一部在检察院内部的光荣事迹,刀刃向内,寒了所有检察院同事的心。

“万海案”之前十一部刚刚办理了郑雅萍的恩师,一个即将退休的老干部,因为在押解犯人过程中犯了一个小错误,就被十一部查了。

郑雅萍内心是抵触十一部的,特别是不讲人情的洪亮,但正因为郑雅萍太讲人情,所以上级才安排了洪亮过来。

在安排他俩之前进指导小组前,省检察院接到一封举报信,被举报的正是洪亮和乔振兴的老同学、东平代理检察长李人骏,举报信里说他为了政绩制造冤假错案,实则为真正的黑恶势力提供保护。

涉案的李人骏和突然身亡的乔振兴都是洪亮昔日的同学,大学期间三人是室友,拥有同样的抱负,特别要好。

洪亮自认对他们两个非常了解,如今,一个被举报,一个离奇死亡,内心万分挣扎,同样可见“万海案”是一个深潭,越往下,越黑暗。

原本打算离职的洪亮,这一次,可算是彻底走不了了。

由“万海案”牵出东平市检察院的“狼人杀”,可以看出,不仅东平司法体系中有“保护伞”,整个东平市政府班子更是已经黑到没边了,渗透了各个部门。

指导小组很快发现了疑点:乔振兴的死,被定性为酒后跳湖自杀,但证据漏洞百出,乔振兴酒精过敏,怎么可能醉酒?而且手机等关键证物不知所踪,疑似被人刻意隐藏,尸体状态异常诡异,与自杀结论完全不符。

可为啥公安局不继续往下查,而是草草结案呢?到底是哪一环出了问题?法医、案件主办、公安局局长、检察长……

洪亮为了检验李人骏“是人是狼”,设计一计,故意将“检察小组决定对乔振兴遗体进行二次尸检”的消息透露给李人骏。

结果乔振兴的尸体竟在殡仪馆被调虎离山给“误烧”,这种离奇事件发生了,难道李人骏就是那个幕后的“保护伞”?

李人骏和乔振兴的理想主义、洪亮的十年如一日不同,他是个官迷,想升职,想把代理检察长的“代理”两字去掉,所以“万海案”之于他更像是一根救命稻草,办好了升官发财,办不好这辈子别想往上升。

正因为这样,指导组才会对他更加怀疑,因为“万海案”一旦坐实,受益最大的就是李人骏,之所以要“杀”乔振兴,是因为他挡了李人骏的升职路,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但乔振兴尸体被“误烧”,李人骏的下属谢鸿飞也有嫌疑,所以看这部剧,感觉谁都不干净,谁都有问题。

那么,这么多问题的“乔振兴案”为何能被公安局敲定是“自杀”,这一点公安局局长许言午最清楚。

许言午混迹官场多年,是个明白人,本来他是有权查“万海案”和“乔振兴案”,却不想被兰书记一个电话截胡,让毫无作为的副局长孙飞抢了去。



但他识时务,知道该退则退,以退为进,表面屈服,实则暗查,他串联起“乔振兴案”的关键线索物,并故意向洪亮透露了乔振兴生前的行动轨迹,若不是他的“及时致电”,估计指导组估计还得在查案路上绕好多弯路。

许言午的“故意”,让洪亮发现乔振宇不是自杀,而是他杀,才真正决定留下来查真相。

看《以法之名》,你得提起“十二分”警惕度,每一句台词都是话中有话,每一场群像戏都是“有话要说”的拆解,表面听起来都是和睦友好,就事论事,可背后都是问题。

比如第一场群像戏,“万海案”庭审现场被告人翻供后,必须启动双重审查(事实审查和证据审查),看是否在案子里出现过刑讯逼供、证据链不完整等情况。

按理说,兰书记应该让各部门重新审查,更谨慎些,万一“万海集团”真的存在什么冤屈呢?可她直接跳过了事实审查,进入证据审查,就想在短时间内将“万海案”给解决了,话里话外已经坐实了“万海集团”就是“黑社会”,这不禁让人怀疑。

比如李人骏妹妹的订婚宴,几句台词揭开主要角色间的私人关系,信息量拉满。

比如市委政法委兰书记宴请调查小组,更是将职场的微妙关系和暗中角力演绎到极致。

再比如柳韵给李人骏办的生日宴,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修罗场!

没个十几年公务员系统工作经验真想不出这些台词,编剧团是有点东西的。

令人难受的是,漏洞百出的“万海案”最后还是被一锤定音了,既得利益者们的日子顺风顺水。

程子健开了律所,王彧把客运站收入囊中,孙飞在公安局拽上天,谢鸿飞继续留在检察院工作,李人骏终于拿掉了“代理”两字……

而万家和乔家实惨,周梅丢了工作、女儿被迫休学、万家的矿被人惦记、张文菁找不到工作……这些人之后的日子没那么好过。

就看后面洪亮和郑雅萍怎么把东平市这摊“黑水”给端掉,如何还乔振兴和万家清白了,李人骏后面才开始醒悟,一些事情没自己想的那么简单,我说大哥你是不是起疑的有点晚了,扶额。

这部剧的戏台能搭起来,在剧本好的基础上,演员选的也很棒,演技派扎堆。

不仅有刚刚拿了白玉兰最佳女配的蒋欣,还有张译、李光洁、丁勇岱、杨烁、王劲松、刘佳……还有《狂飙》里的老熟人:郝平、赵梓冲。

总体看下来,张译、蒋欣这次算是在舒适区了,和以往的正向角色一致,正义、重感情;郝平坏得不像演的,眼神到肢体语言都很到位;李光洁这次亦正亦邪的角色算是被他演活了,没想到李光洁还有这样的一面,角色把控能力很强。



自打2018年启动“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真实案例为影视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但现实比影视剧可残酷多了,就像张文菁出狱时说的,“迟到的正义不叫正义,那顶多算真相”。

黑恶势力之所以猖獗,是因为他们背后的保护伞可以只手遮天,这些人,难查、难办,吃尽了权力的红利。

剧中律师因履职被打成黑社会、保护伞能安排人进监狱当面威胁、整个司法环节都可能被渗透操控……让人脊背发凉。

《以法之名》的尺度,目前看是国产剧里前所未有的,特别是里面每一个“狼人”,放现实生活中都能让你绝望,这几个人伸出一只手,都能让普通人这辈子暗无天日,他们捏造冤假错案的手段说不上高明,但足以让人不寒而栗。

司法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堤坝,“刀刃向内”是守护堤坝的基石,是让司法体系中的每一个人对权力永存警惕与约束。

只有杜绝权力的真空,才能将滋生的恶的火苗掐灭在摇篮里。

在国家、社会这个层面上,《以法之名》存在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了它电视剧本身的好坏。

现在太缺这种讲实话,尺度逼近“黑暗面”的国产剧了,就冲这点,都值得给它点个赞!

有兴趣的小伙伴可追,前面看着拖沓,实际上是在给大家科普,把前因后果交代清楚,后面越来越精彩,这出“狼人杀”,值得被更多人看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探析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精神实质 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这些原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和...
洋务运动指导思想的演变与内涵探...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被称为“中体西用”,这一思想主张在保持中国传统文化和制度主体不变的前提下,引进和学...
51岁王艳赌对了!《书卷一梦》... 如今的观众,口味确实是变了。就拿正在热播的一众剧集来看,排名第一的,是近几年最“癫”的古装剧《书卷一...
才播4集,怒冲榜单第一,我断言... 国产电影走起了下坡路,但国产剧却刚好处于上升期。就拿在播的几部国剧来说。《锦绣芳华》是《国色芳华》的...
《以法之名》直到白子妍被灭口,... 张译、蒋欣主演的反腐扫黑剧《以法之名》正在热播中,随着剧情推进,这部剧也是越来越精彩了,基本每一集都...
万茜短剧《朱雀堂》开播爆火,我... 要问国剧市场中哪一类题材最容易大爆,那必然是悬疑剧。从《白夜追凶》、《隐秘的角落》到《沉默的真相》、...
北京2022年冬奥会:109个... 是的,您的信息是正确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设置了109个小项的竞技比赛。这些比赛涵盖了不同的冬季运...
题临安邸:爱国忧民情怀的诗作 题临安邸是宋代诗人林升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属于讽喻诗或政治讽刺诗的范畴。这首诗主要描绘了南宋时期,统...
《猎魔人》第五季叶奈法形象首曝... 《猎魔人》第四季的拍摄已经完成,目前正在制作第五季,这将是该剧的最后一季。虽然第四季尚未开播,但预计...
升官后良心发现?李光洁演活《以... 原地起立!《以法之名》最新更新的两集,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封神,看得人鸡皮疙瘩起来一堆,汗毛直立。前面铺...
才播4小时,热度高达18000... 文案|一十三编辑|苏打水要问国产剧中哪个题材最有“生命力”?毫无疑问,是悬疑剧。比如《隐秘的角落》《...
《锦绣芳华》全剧最清醒的不是自... 你好呀,我是脆梨~说实话,在《锦绣芳华》里面,梨最喜欢的人物并不是何惟芳。她确实热心、聪慧、机敏又胆...
新时代完善治藏治疆方略,推动形... 确立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治疆方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这段话中的空白处应填...
正确存放前提下,冰箱能延长食物... 这种说法并不完全正确。将食物放入冰箱中可以减缓其变质速度,因为低温环境会抑制细菌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以法之名》一个被窝睡不出两种... 文/汤汤慢一个被窝里睡不出两种人,这句形容夫妻关系的话被形象生动地展现在《以法之名》里!《以法之名》...
“我还是反诈大使,以为自己不可... 7月4日,演员朱时茂发视频称自己遇到2次诈骗。其称,自己昨天接到一个认识的人的电话,因“侄子结婚没有...
中国第一大慢性肝病,正在透支年... 一踏入职场,体检就成了打工人的年度“盲盒”,查报告比看高考成绩还刺激。有人年年和肺结节、甲状腺结节、...
共产儿童团歌:电影红孩子主题曲... 共产儿童团歌出自于1958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电影红孩子。这首歌是该电影的主题曲,反映了儿童团员们...
揭秘三角龙饮食习惯:主要食用植... 三角龙主要以____为食。A. 植物B. 动物 ...
赵心童登上《时尚芭莎》七月刊,... 近期,赵心童登上《时尚芭莎》七月刊,据编辑李小津透露,赵心童在世锦赛决赛时曾默默哼起陈奕迅的《苦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