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剧《青春期》:遗憾的剧情叙事
创始人
2025-05-11 09:10:28
0

英剧《青春期》还有另有一译名:《混沌少年时》,这几天,我每晚看一集。

看了三集了,还剩最后一集。
坊间誉其为大师作品稍有点夸张,还不至于,但也颇见编导功力,剧情的仿真性还真是几乎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
太逼真了,包括那个13岁的少年,没有任何一丁点表情细节乃是"穿帮"的,就连人物的情绪起落亦也是连贯、流畅而真切的。
这是怎么做到的?每一集的拍摄均为一镜到底,亦即从头至尾无剪切点。一旦开机,一集一小时左右若不"一镜到底"绝不关机。可想而知演员的表演难度了,既要对总在身边转悠还不时贴上来凑近拍的摄影镜头毫不在意,而且台词亦自始至终绝不能出现一丁点差池(否则整个"一镜"全功尽弃);再有,少年这个人物在剧中的台词均携带相对复杂多变的心理动作,在第三集,还骤然出现了几次情绪崩溃式的大起大落。这类表演,即使是有表演经验的职业演员分镜拍摄,他若不重复演上个十镜八镜基本没戏,况且是一13岁的少年——他的每个细致入微的表情状态都尽然精准到位了。
这可比当年特吕弗的成名作《四百击》之少年主演的表演难度高多了,那个角色,不过只是主打一个懵懂、冷漠和麻木,而《青春期》里这个角儿则不仅于此,他还将震惊、惶惑、张惶、诡辩、顽皮、狡黠、愤怒,乃至情绪的爆发与崩溃表达得淋漓尽致。

《青春期》最后一集看完了,多少有点意外。这一集,从头至尾没出现剧集真正意义上的"故事之核"—— 13岁的少年,只出现了他的声音。声音里的他,在电话中向父亲坦承他予改口了,在庭审那天,他说他要认罪----此前他始终抗拒认罪,坚称没有杀人。

而这一天,恰是父亲的生日。
父亲扮演者亦也是剧集的编剧,作为剧中一角儿,他还是基本称职的,质朴而无表演痕迹。问题是,为什么这一集竟蓦然间转换了剧情之核的"情境",而将镜头一镜到底地对准了犯罪少年的一家人,而剧中真正的引人瞩目的主角----那个13岁少年则成了一名"缺席者"。如此一来,剧集设置的情境与潜在的主题指向遂显偏离与飘忽了,我颇感讷闷:这种从先在之情境中莫名跳脱出的剧情设置有此存在的必要吗?
倘若此剧的编导具备点儿深邃的思考能力,且真想探讨一个13岁的少年为何仅仅因受辱于一个女生在社交网络对他的人格嘲讽——斥之为丑,所以不能吸引女生,而少年或许出于扭曲的自尊,愤然杀死了这个女生——但请注意,在此并非激情杀人,更像是一次经过深思熟虑后的蓄意谋杀——- 一个仅仅13岁未成年之少年,如此冷静、冷漠,冷血,乃至残酷地在大马路上拦截住羞辱过他的女孩,连砍致命之数刀,显然,这已然不能仅仅视之为简简单单的"突发事件"了,而是少年之内心必存严重心理问题。更何况,他被警方带入"教育训练所"后,始终表现得镇静自若,丝毫没有悔过之意,亦不惊恐慌张。这一切心理现象无不指向了他的家庭环境与教育。

我想,假如能将少年的这种耸人听闻的冷血犯罪与其成长环境联系起来辨识与剖析,无疑的,将会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大师作品,因为深刻。
可是没有。这一集一小时"一镜到底"地基本在"秀"编剧兼演员的角色扮演。顺带说一句,在家关键一镜的表演上他却失分了。亦即在无人时,作为"父亲"的他呆在儿子空荡荡的房间痛不欲生,几近崩溃——他没演出这种压抑以久终于暴发的痛苦,而这一切,均以镜头掩饰与取巧的方式瞒天过海,但情绪信息还是传递给了观者,这就属于电影技巧了。
还是那个问题,儿子犯罪,全家为之伤心欲绝需要用一集的时间去大肆渲染吗?这不过是常情和常识,而常识与常情却以如此煞费苦心的篇幅大张旗鼓的"一镜到底",这有意思吗?
我说过了,有意思的是通过(除犯罪少年外)这一家三口——父母和少年的姐姐之丝丝缕缕貌似不经意的生活细节,而让观者从中突然省悟并意识到了那个13岁少年为什么竟会如此清醒、冷静、蓄谋已久的冷酷杀人,杀人后,在铁证如山下,为什么还能毫无悔意地继续扮演无辜者。
可以说,编导糟蹋了一个可以深度挖掘人性与探索社会问题的好故事,好题材,结果呢,整个剧只是在由着他们狠狠地耍了一把"技术"——摄影上的一镜到底,与编剧的自我"献身"出镜,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想清楚藉由这个在英国发生的真实案件要发掘和表达的主题究竟是什么,这才是此剧问题的症结所在!
倘若要说这四集剧有什么亮点?那么稍具亮点的乃是一镜到底的第三集——心理辅导员与犯罪少年的长篇聊天与话语冲突。

2025年5月9-10日晚,于手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的主要活动:... 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的主要活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为了增强国防力量,洋...
所有单位均须履行参与组织灭火工... 是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相关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参加有组织灭火工作的义务。当火灾发生时,...
孙俪《蛮好的人生》热度登顶,刘... 2025年4月电视剧周榜:《蛮好的人生》登顶,孙俪再证都市剧女王实力一、周播榜单揭晓:现实题材持续领...
维新派失败原因分析:内部矛盾与... 维新派的失败,主要归因于以下几个方面:1. 缺乏足够的实力基础:维新派主要由一些知识分子和部分官员组...
维新运动:近代首次思想启蒙运动... 维新运动,尤其是1898年的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史上被认为是一次重要的思想启蒙运动,主要原因如下:1...
太平天国起义爆发的多重诱因探析 太平天国起义,又称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其爆发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
早期维新思想的共同特点与演变探... 早期维新思想,通常指的是19世纪末中国维新变法运动前的思想准备阶段,主要代表人物有王韬、郑观应等。这...
英剧《青春期》:遗憾的剧情叙事 英剧《青春期》还有另有一译名:《混沌少年时》,这几天,我每晚看一集。 看了三集了,还剩最...
两栖类的呼吸方式:从鳃到肺的演... 两栖类的呼吸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 **皮肤呼吸**:两栖动物的皮肤非常薄,湿润且富含血管,能够直...
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全面勾勒中国...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一次系统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图谱。这次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
甲午战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加剧 中日甲午战争(1894年-1895年)后,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这一事件不仅标志着中国在军...
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理想社会...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最具代表性的纲领性文件,它体现了太平天国的社会理想。这份文件主要围绕土地问题展...
孙中山创立兴中会 指出振兴中华... 孙中山先生于1894年11月24日在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时,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鸦片战争后中国主权受损与列强侵... 鸦片战争(1840-1842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标志着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崛起:从传统... 近代中国工人阶级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破产农民**:随着列强入侵,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陈妍希《亲爱的仇敌》遭举报:剧...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前段时间,陈妍希因为离婚的事情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还亲自下场解释了不少关于她“出轨...
绝世癫剧笑出猪叫‼女主变孙悟空... 没想到啊!国产剧居然癫出了新高度!《滤镜》绝对是现偶里的黑马神剧!从没想过一部剧的女主居然可以变成铜...
“梦游娃娃”是海藻与宋思明这段... 宋思明在陈寺福的饭局中被走神的海藻吸引,海藻清纯而青春,又因为与故人有几分相似,令宋思明深深着迷。陈...
不愧是Netflix,这部王牌... 谁能想到,一部讲“抢银行”的剧,居然能让全球观众一边紧张得捏汗,一边忍不住为劫匪鼓掌叫好?开局就很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