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刑侦剧,把《我是刑警》和《重案六组》放一起,差别出来了
创始人
2024-12-04 16:41:42
0



文案 |天天

编辑 |南枫

高开低走仿佛已经变成电视剧市场的日常操作。

不少作品明明前几集在线,可随着剧情的发展,后面却直接走了下坡路,从《他是谁》到《白夜破晓》。

如今又来了部《我是刑警》。

作为央视年尾放出的重磅刑侦剧,从收视率来看似乎已经是势如破竹,甚至一度破3。

确实,有央视的大力推广,再加上国民极高的老戏骨助阵,怎么看都是剧王的配置。

开局更是受到一众刑侦剧迷的追捧,如果不出意外,极有可能是几年来鲜有的神作。

然而,没有意外的是还是出了“意外”。

口碑,从一开始的好评如潮,如今还是被失望的感叹声占满了。

更有网友表示前六集还在仔仔细细讲案件,过了前六集,剧情直接变成“秦川升职记”,甚至升职也像做了火箭——

“眼睛一闭一睁,又升了。”

明明是奔着年度剧王来的,可播了还没到一半口碑就急速下滑,《我是刑警》的问题究竟出在哪?

还记得《我是刑警》刚刚开播时,不少观众将其与《重案六组》系列对比。

这回,咱们就来用《重案六组》对照,品一品《我是刑警》为何会让观众如此失望——

群像的魅力大男主无法企及

其实如果说像,个人感觉还是《警察荣誉》的表现形式更像《重案六组》一些。

大家之所以这么多年对其念念不忘,最精华之处就是“群像”二字。

当时张潮是一番,王茜是二番,李成儒三番。

但,从人物对剧情的推动作用来看,完全是“雨露均沾”的,甚至提及一个演员观众立马就会想到其他的几位。

所以,当人物鲜活了起来,他们的每一句自然而然的对话,以及肢体上的接触就会完全生活化,没有任何表演的痕迹。

到了《我是刑警》里,不用多说,于和伟就是那个金光闪闪的大男主。

当然,一开始还算是惊喜的。

因为叶茂生和老胡两个角色,也勉强可以与秦川平起平坐,毕竟演员的演技没有被于和伟的光芒所掩盖,这已经足够证明两位男演员的实力。

但,就是这两位获得了不少赞誉的演员。

剧情还没发展咋样,直接下线了。

叶茂生看起来就像是单独为“128案”生的工具人,帮助秦川破案后,竟然一下楼就遇到歹徒被嘎了。

而胡所长,竟然连个正经完整的支线故事都没有,腿一下子就没了。

好了,秦川要飞得更高更远,就必须要忍痛与身边人说再见。

但,光说再见不行,为了展现男主内心的成长,就得将苦难赋予身边的人,这对于刑侦剧来说,真的有必要吗?

如果大家重温《重案六组》,会发现该剧无论什么桥段,镜头永远不会为单单一个人停留。

即使戏中有主次之分,可旁边的演员,总是会穿插在镜头里。

所以,我们在看《重案六组》时,总会觉得那些人物是一个整体。

而《我是刑警》中明明如此多专家和老干部,可镜头里凸显的那位,永远是大男主一人。

这个名字有没有熟悉的感觉?

还记得那部《我本是高山》吗。

其实从名字就可以看出,个人英雄主义和集体精神角度的不同,如果是大男主传必定要让所谓的“刑侦”失去原有的色彩。

跑题让《我是刑警》大打折扣

在我看来,《我是刑警》在创作“128案”,和后面秦川火速升职遇到的案件上,编剧根本就不是一个水平。

并不是所谓的“纪实”手法无聊。

而是前面编剧在案情和审查方面描绘之形象且详细,完全可以仅凭几集的内容吊打市面大部分刑侦剧集。

然而,后面的所有小案件全都是点到为止。

比如偷粮团伙,三个人出去转一转、问一问,等一晚上这凶手在明知道被警察盯上的情况下,像地鼠一般直接冒头就给砸了。

短短一集案件就破了。

被调到侦查小组破案,他带着一伙人与地方警察联手。

单单两个人,就把对面一排穿制服的警察气势给干趴下了。

就像是领导训斥下属一般,他高高在上、指手画脚,说出来的都是“看到通知了吗”、“一定要破”的空话。

给对面俩人一听一个不吱声,头都埋下来了。

看到这,我以为这边整个团队都被侵蚀了,两个人做贼心虚。

结果是把副卷给藏起来了。

反正有男主在,其他人都得自动矮一截。

最好的兄弟死在了无人在意的寒冬之夜,与他作对的所长直接没了双腿。

上司痛斥一顿还得给他戴高帽,所有人都敬佩的专家,一看到他就“走不动道”。

就连一个小小的“并案”动作,都得等我们的大男主前来助阵。

这与前六集呈现出来的仔细分析案情,从专业角度给观众原景呈现,甚至连小小的弹道、尸体解剖都不放过,完全就是天差地别。

在台词上,前六集是非常口语化、接地气的。

没有特别重的口音,却又处处充斥着东北味道,而且不少台词还比较幽默,极其符合人设。

然而,到了后面,台词一下子就变味了。

很多为了上价值而说出来的空话,不仅不符合秦川的设定,听起来还特别空洞。

“不评价死者的生活和道德。”

这样一句满是现代气息的话,对于秦川来说,难道不是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质问吗。

还记得秦川在给宋小军上价值的时候,也是用听起来比较俗的话。

恨不得站起来大吼,却又保持一丝理智。

像秦川这样的人,会不自觉地有些给人讲道理,传播正确价值观,但,他绝对不会当堂开课,因为这压根不是正常人会做出来的事。

在我看来,这也是《我是刑警》注定比不上《重案六组》的另一个原因——

不会说“人话”。

如果是为了凸显人物光环而上价值,却又极其生硬、不符合人设,只会让整部剧的观感大打折扣。

结语

《我是刑警》内容确实很扎实,可同时,在剧情描绘上不够详细。

或许案件设计得不错,可如果如流水账一般,中间没有任何障碍,只要秦川三两下就能侦破,那么案件存在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观众体会不到侦破案件的爽感,只能看到别人对秦川的折服。

只要这小子出现,仿佛其他警察都变成“吃干饭”的。

工作室脏乱差,他起个大早来收拾,检察院不配合,他大老远就跑过去软磨硬泡。

要给他配个小团队,这老哥拒绝就要俩人跟着,甚至连地方之间的矛盾,他都要化身“晓明哥”——

“我来解决,我来协调,我来做!”

这,算什么刑侦剧?

秦川,明明就是刑侦题材中的玛丽苏霸道总裁啊。

前面吹上了天,后面质量直线下降,如此巨大的落差观众想继续追都难。

只希望后面的剧情能站起来,毕竟富大龙还没有出场,我们拭目以待吧!

南枫娱乐圈

有品质的娱乐观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在国内“火爆全网”的6部顶级韩... 1、《信号 》全剧节奏紧迫,扣人心弦。故事和线索都层层推进,两条时间线结合的很好。选取的案件都触目惊...
不愧是HBO的王牌美剧,太精彩... 今天推荐一部由HBO出品的王牌美剧,《大小谎言》。这剧最牛的地方,就在于把生活琐事拍成了高能悬疑,几...
曾黎,到底在拽什么? 在丢礼品上,曾黎是“惯犯”了。上大学时,最好的同班朋友章子怡为了给她买生日礼物,特意去了北京相对高档...
一学就会!夏日白裤子穿搭秘籍,... 夏天悄然而至,又到了穿白裤子的黄金时节。白裤子就像夏日里的一缕清风,不仅能轻松打造高级感,还自带清爽...
藤野先生阅读理解题及答案标题:... 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收录在散文集朝花夕拾中。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鲁迅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
伏尔泰有一句著名的名言:“I ... 伏尔泰(Voltaire,1694-1778),法国启蒙时代思想家、哲学家、作家,是18世纪欧洲启蒙...
好的,请提供您想要改写的句子或... 伏尔泰(Voltaire,1694-1778)是法国启蒙时代的重要思想家、哲学家、作家和历史学家。他...
法国启蒙思想家主张对资产阶级权... 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对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启蒙运动是一场17至18世纪...
中国偶像,向“土”而生 作者| LeozZ追偶练的那帮人怎么也想不到,ONER的七周年会是拜把子画风。三名成员在关二爷面前结...
《水饺皇后》大结局:一个遗憾,... 《水饺皇后》票房成功破亿,豆瓣开分更是高达7.0,不得不说,这个五一档的最大赢家非马丽莫属了。一直以...
歌德眼中的伏尔泰与卢梭:思想的... 您提到的伏尔泰、卢梭以及歌德都是18世纪欧洲启蒙时代的杰出人物,他们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伏尔泰(...
请您提供具体的句子或段落,这样... 约翰·洛克是英国的哲学家,他的作品政府论(Two Treatises of Government)对...
《蛮好的人生》除了董子健,谁能... 《蛮好的人生》确实如编剧所说,没有姐弟恋,编剧说了实话,但是没说全部实话,薛晓舟是想要进一步的,但是...
一集哭三次,看她掀桌子太惊艳了 如果你和家人在一起,那么刷完这部剧,能让你对此刻时光涌起不一样的珍惜。似乎分享得有点晚了?一点都不晚...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与古希腊思想的...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与古希腊文化之间有着深厚的联系。人文主义者们从古希腊哲学、文学和艺术中汲取灵感...
标题:子女成才:父母心中永恒的... "Children are the parents' pride and joy" 这句话的意思是“...
“隐秘而伟大”│《侦察英雄》再... 罗晋、马思纯并肩作战保家卫国由国家广电总局指导的战争题材电视剧《侦察英雄》将于5月3日起登陆陕西卫视...
《蛮好的人生》五一掀观剧热,优... 既有跳脱出都市剧传统套路的创新故事,也有获得用户纷纷点赞的中女人设,还有诸多出圈的海派元素,《蛮好的...
探索:哪些实心物体能浮在水面上... 要确定哪些实心物体能够浮在水面上,我们需要考虑物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之间的关系。一个物体能否浮在水面上...
电视剧《生命树》开机,胡歌白发... 5月3日,电视剧《生命树》官微发布开机照,导演李雪及演员杨紫、胡歌、李光洁等演员现身,作为特别出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