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德尔科技IPO募资砍掉10亿,实控人持股不足埋隐患
创始人
2025-07-07 14:26:57
0

瞭望塔财经通过上交所官网了解到,福建德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尔科技”)于2025年6月30日正式申报上交所主板IPO。这是这家氟化工企业自2023年6月获受理后,在更新财务数据、调整募资计划后的再次闯关。

作为国内氟化工领域的“硬科技独角兽”,德尔科技曾以颠覆式创新突破系列“卡脖子”技术闻名。但最新财务数据却显示,公司归母净利润连续三年下滑,从2021年的3.03亿元降至2023年的1.19亿元,2024年上半年仅6401万元。

更引人注目的是,此次IPO募资规模从原计划的30亿元大幅缩水35%,调整后仅剩19.45亿元。募投项目也从7项砍至3项,新能源材料相关项目全部被剔除。

1、业绩大滑坡,业务转型困局

德尔科技成立于2014年6月,由赖宗明、黄天梁、华祥斌等六人共同出资设立。公司主营业务覆盖氟化工基础材料、新能源电池材料、特种气体和半导体湿电子化学品等含氟新材料领域。

从业绩表现看,公司近年经营状况令人忧虑。2022年至2024年,公司扣非净利润从1.84亿元骤降至0.86亿元,同比降幅超过50%。

业绩滑坡主要源于对新能源电池材料的过度依赖。作为公司收入占比曾达38%的核心板块,六氟磷酸锂价格因行业产能过剩在2022-2024年暴跌。2024年上半年,该业务收入占比已降至4.28%,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为应对危机,公司正加速向半导体材料业务转型。2024年上半年,半导体材料收入占比提升至超50%。公司是国内唯一实现电子级三氟化氯规模化生产的企业,产品进入台积电、三星、中芯国际等头部半导体厂商供应链。

转型能否成功仍是未知数。行业分析指出,国内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年均增速超15%,但投资者需警惕公司业绩对半导体行业周期的依赖。

2、募资大幅缩水,研发投入不足

与首次提交的招股书相比,德尔科技此轮IPO出现重大调整。募资规模从30亿元缩减至19.45亿元,缩水幅度达35%。

募投项目更是从7项砍至仅剩3项,仅保留“年产200吨电子级三氟化氯生产线”“含氟半导体材料”及“年产36万吨半导体级电子材料(二期)”项目。涉及新能源材料和智能化运营的4个项目被全部删除。

公司解释称是为“聚焦现有核心业务”。业内人士则认为,这或是应对当前IPO审核趋紧的务实选择,通过聚焦“高协同性、短期收益可见”的项目提升过会概率。

研发投入的薄弱更引发对其“硬科技”成色的质疑。2022-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率仅1.84%-2.24%,远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5.11%-5.46%的均值。

公司解释称氟化工基础材料业务“研发需求较低”,且新能源板块因市场波动调整了研发规划。但在半导体材料这一技术密集型领域,如此低的研发投入难免令人担忧其长期技术竞争力。

3、治理隐忧浮现,实控人持股不足

公司治理方面,德尔科技存在明显短板。三位实际控制人赖宗明、华祥斌与黄天梁合计持股仅35.06%,IPO后表决权将进一步稀释。

尽管三人签署一致行动协议,但低持股比例可能导致控制权争夺风险。尤其在股权分散时,中小股东联合或外部资本介入的风险较高。

更令人关注的是公司历史股权代持问题。招股书显示,实控人黄天梁曾为多名自然人代持股份,代持还原操作集中在IPO申报前夕。

例如2023年5月——申报前一个月,黄天梁解除对李炜610万股的代持。按IPO预估值计算,李炜浮盈近1.5亿元。时间点的巧合引发监管层对其股权清晰性的关注。

此外,公司员工持股平台龙岩翊科曾以1.3元/股的“一折价”入股,远低于同期其他股东增资价格。这种股权激励的定价差异是否合理,可能成为监管问询重点。

4、财务数据存疑,应收账款异常

财务数据方面,德尔科技存在几处值得深究的异常。2023年,公司营收下降16.52%,但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却大增49.83%。

对此公司解释为业务结构变动:工业特气产品收入增长较快且信用账期较长,而信用账期较短的六氟磷酸锂业务收入大幅下降。但营收下降与应收账款激增形成的反差,仍不免令人质疑其收入确认的合理性。

毛利率持续下滑同样值得关注。2022-2024年,公司毛利率从29.75%降至16.04%。虽然新能源材料价格下跌是主因,但如此大幅度的下滑仍反映出公司盈利能力的脆弱性。

公司现金流状况也不容乐观。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仅0.69亿元,较2022年的3.53亿元暴跌80.5%,与同期净利润降幅形成明显背离。净现比(经营现金流/净利润)仅0.6216,远低于健康水平(通常≥1),表明账面利润未能转化为实际现金流入,盈利质量显著弱化。

5、IPO之路波折,前景挑战重重

德尔科技的IPO之路可谓一波三折。公司于2023年6月30日获受理,同年7月27日进入问询阶段。2024年12月,公司完成财务数据更新后,IPO审核状态才由“中止”恢复为“已问询”。

主承销商申万宏源证券在半导体材料领域经验丰富,但如何向投资者讲述德尔科技的新故事,仍面临挑战。

公司优势在于半导体材料的国产替代机遇。其电子级三氟化氯等项目瞄准国产替代需求,产品纯度达9N级别,技术壁垒较高。叠加国家“02专项”等政策支持,为公司提供了一定的增长空间。

但风险同样明显。除业绩波动和治理问题外,公司还需应对新能源板块“去库存”进程的不确定性。2024年,除六氟磷酸锂业务仍在底部运行外,公司其他业务收入虽保持增长,但能否弥补新能源业务缺口尚待观察。

德尔科技折射出硬科技企业在资本化过程中的典型困境:技术突破与短期盈利的平衡、股权治理与资本扩张的博弈。公司能否真正成为国产半导体材料替代的关键力量,仍取决于其能否实质性解决业绩波动与治理隐忧。

截至2025年7月7日,德尔科技的IPO申请仍处于审核问询阶段。此次申报能否顺利过会,瞭望塔财经将密切关注。

瞭望塔财经认为,这家曾被寄予厚望的“硬科技独角兽”,如今站在了转型的关键十字路口。若成功上市,其募投的半导体材料项目有望在2-3年内投产,为国产替代注入新动能。但若无法摆脱对周期性业务的依赖,并解决治理结构隐患,资本市场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贵州奶茶巨头往事 在贵州的茶饮江湖,曾有一位奶茶巨头叱咤风云。它起初只是街头巷尾的一家小店,凭借着对品质的执着与创新的...
从无班可接到年销千万,95后厂... 在电商的浪潮中,一位 95 后厂二代展现出非凡的魄力与创新。起初,他面临无班可接的困境,然而凭借着对...
中国第一机场,要易主了 近年来,航空业的蓬勃发展使得机场的地位愈发重要。曾长期被视为中国第一机场的某一机场,如今迎来了易主的...
互联网大厂贪腐新动向:工作五六... 某短视频平台基层运营人员郭某某,职务不高,却手握平台账号的“生杀”大权。一年多时间里,郭某某向4名主...
玩具店主售卖水弹枪一审被判非法... 记者持续关注的“甘肃玩具店主买卖枪支案”有了新进展,7月7日,当事人聂鹏立从甘肃武威凉州区法院领到了...
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在巴黎开幕 第 47 届世界遗产大会在巴黎盛大开幕。这座浪漫的城市迎来了全球文化遗产领域的重要时刻。巴黎的历史韵...
Labubu爆火之后,去义乌的... Labubu 爆火之后,去义乌的年轻人可谓赚翻了。义乌作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凭借其强大的供应...
5元一瓶的国民汽水,要被卖了? 你听说了吗?那瓶只需 5 元一瓶的国民汽水,竟然要被卖了!这可是承载着无数人回忆的汽水呀,曾经它在大...
7日豆油下跌0.93%,最新持... 新浪期货 根据交易所数据,截至7月07日收盘主力合约豆油2509,涨跌-0.93%,成交量30.85...
新一轮充电桩投资来了?四部门剑... 《科创板日报》7月7日讯(编辑 宋子乔)今日充电桩概念走强,奥特迅直线涨停,永贵电器、积成电子、英可...
台风“丹娜丝”路径有变!别松懈... 台风“丹娜丝”路径出现变化,这一消息让人们丝毫不能松懈。原本以为远离的它,却又朝着新的方向袭来。福州...
德邦基金20%股权或“易主”,... 德邦基金第二大股东将所持有的20%股权全部挂牌转让,转让底价为1.42亿元。这笔交易会成功吗? 投...
一个迟到43年的拥抱!莆田林女... 在时光的长河中,有一个迟到 43 年的拥抱。莆田的林女士,凭借着 DNA 匹配技术,终于找到了失散多...
多只“固收+”基金6月收益率超... 今年6月,债市收益率在震荡中下行,但权益市场表现出色。得益于此,一众“固收+”基金业绩亮眼,最高收益...
【Fintech 周报】九台农... 【Fintech周报旨在整合本周最重要的金融科技行业的监管政策、行业动态。】 监管动态 曾...
以AI释放创新生产力 联想蝉联... 近日,以“生如夏花 常变长青”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卓越管理公司(BestManagedCompanie...
港股收盘 | 三大指数表现不一... 财联社7月7日讯(编辑 胡家荣)周一,港股三大指数表现不一。截至收盘,恒生指数跌0.12%,报238...
套壳、续训、洗水印?如何看待疑... “套壳、续训、洗水印这些行为引发了广泛关注。疑似某厂员工的自爆更是让事情扑朔迷离。套壳可能意味着对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