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低效用地再开发成功入选自然资源部典型案例,这一成就彰显了福州在土地资源利用上的卓越举措。福州以创新的思路和务实的行动,对低效用地进行了精准“诊疗”。通过科学规划、产业升级等手段,将那些闲置或低效利用的土地重新盘活,赋予其新的活力和价值。这不仅提升了土地的利用效率,为城市的发展腾出了空间,更推动了产业的优化升级,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福州的这一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有望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低效用地再开发的热潮,助力我国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城市的高质量发展。
自然资源部近日发布第二批18个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典型案例,全省3个案例入选,包括福州市社会福利院低效用地再开发案例。
福州市社会福利院周边为城中村,建设用地布局散乱,环境杂乱,交通通达性不足。
福州市征收市社会福利院周边村集体土地共60亩。其中约10亩用地划拨给市社会福利院作为扩建用地进行综合提升改造。新增50亩养老用地采用市场化出让方式供地,将配建医疗服务设施作为土地供应条件,明确不得分割转让,拟出让养老用地将新增建筑面积约81000平方米,其中设置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建筑面积约20000平方米,计划建设养老照护床位1500张,引入具备专业养老服务能力的国有企业进行运营管理。
2023年7月,福州市社会福利院联动周边城中村改造,推进实施以医疗、养老为主导功能片区提升,当年12月完成市社会福利院改造。同时,大力推进市社会福利院南侧养老项目用地开发建设,实现人居环境、片区功能品质全方位提升。(记者 梁凯鸿)
上一篇:河南西峡强降雨遇难人数上升至5人
下一篇:避暑经济带火闽侯梧溪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