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宛如内娱中的一颗独特明珠,堪称独一份的内娱社会学家。在这方天地里,嘉宾们如同真实社会的缩影,展现出各种人性与情感。从人际交往的微妙变化到观念的碰撞与融合,每一个细节都被细腻地捕捉。它像是一个微缩的社会实验场,让观众得以窥探到人性的多面。节目中嘉宾们的相处模式、矛盾解决之道等,都仿佛是现实社会的生动写照,以轻松幽默的方式解读着内娱背后的社会现象,为观众带来深刻的思考与独特的观剧体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娱乐硬糖 (ID:yuleyingtang),作者:谢明宏,编辑:李春晖
综艺市场里有些东西没有代餐。
就像去年“英子大战八国联军”今年“把人当日本人整”的《歌手》那样,总是能够引发“国际乐坛”震荡。又比如我要看社交尴尬名场面、要围观露天午睡、集体泡脚的行为艺术,也只能第一时间想到《桃花坞》。嘲归嘲,闹归闹,正如歌词唱的“有的人说不清哪里好,但就是谁都替代不了。”
它们的制作风格与内核调性,注定了上线即被热议,是各自赛道里无可替代的C位。尤其是长寿型的IP,每年打开已经形成惯性。好像到那个时间点不看,心里就刺挠。看热搜一脸懵,跟人聊天也少了一兜社交货币。而只要备上瓜子饮料咂摸个一期半期,“互联网八卦人格”就全面复苏了。
当然,老粉既希望节目能有熟悉的氛围,又不希望被“杀熟”。就像现实社交一样,老朋友的维持成本就是比新朋友低,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把精力全部放在讨好新朋友上。
如何在熟悉里找到新意唤醒老朋友的活力,如何把既有的社交经验用在新朋友身上避免重复刻板的“交友历程”,这又是一个全新的社交实验。好在《五十公里桃花坞》的底子好,有了前四季的社交基础套餐、升级套餐,进入第五年正是破局进阶的绝佳节点:
激发活人感、真实感,打破刻板预期,用新阵容展示新面貌探讨新命题,社交理念进化迭代……坚持“陌生人社交实验”的初衷,“桃花坞”作为内娱社会学家的使命还在继续。
活人感,永远的保鲜剂
汪峰不懂钝感力是钝感力的最佳注解,宁静给自己的活人感打满分展现超绝活人感。有了这俩王炸,预感桃花坞未来一段时间要住在热搜上了。
打开《五十公里桃花坞》第五季,即便有了前四季的经验打底,硬糖君依然惊喜连连。尬场的时候想逃离,欢乐的时候想参与,双标的感觉特别类似“无尺之家”的“无尺”。
新老坞民相见,是每一季的经典开胃菜,但今年特别稳准快。坞民们依次敲开1至4号房间,在限定时间内决定去留。汪峰春风般的热情邀约打动了最多人,宁静主打颜值路线想凑一屋帅哥美女,仁科守株待兔也有收获,最惨的蔡文静因为地理位置不得不独自启程。没有高深的社交知识,这是纯粹的商业街地理:人流量大的流水高,人流量小的无人找。
30秒社交强制打断的设定也很有意思——不管聊到哪一步,超过时间直接被壮汉关上大门隔绝交流。这就避免了“讨好型人格”为了礼貌和人寒暄,结果寒暄着寒暄着就待在屋子里“被动组队”的尴尬。
No Push组队,也是常看常新。往年关系好的坞民相约,如果背叛誓言,心理压力和舆论压力都很大。而今年据硬糖君观察,背叛的“背德感”正在减弱。其实这也回归了No Push的初心,本意就是不想让选择背负压力,但过去坞民们总是通过逻辑去推测谁给了NO。
今年组队场面虽然依然曲折坎坷,却找到了轻松平实的感觉。背叛者不再千夫所指,组队者也不再背负较高的社会期望和压力。董思成表示并不是宁静给的压力才按yes,而是第三次真的想加入。王子奇喜提NO王,但终于和队员完成双向奔赴。
在“三六零评价体系”自评环节,新老坞民对热门社交议题的讨论,更充满活人感。不同的年龄段和圈层,确实对社交热词的理解有参差。可贵的是,“桃花坞”并未试图抹去这种参差,而是通过呈现差异化来构建社交群像。活人感、钝感力、社交责任感,硬糖君建议大家也跟着自测一下,颇有“三省吾身”的趣味。
汪峰讲自己各项打分的时候宛如“皮衣摇滚系哲学教授”,这么认真干什么都会成功;宁静打分高,在大家眼里就是自信放光芒。王子奇打分高,只能自嘲脸皮厚了;徐志胜则表示自己干过最有眼力见的事,是去看看汪峰哥到底弄明白题目没有;而包括志胜、朱丹、周翊然在内的坞民都把“社交责任感”误解为“社会责任感”叫人哭笑不得。好好审题呀你们!
社交扩容,人生流动
我们的人生是一场永不停歇的迁徙。主打“社交扩容”概念的《五十公里桃花坞》第五季也传递了一种流动的社交理念——永远都有老朋友在身边,也永远需要结识新朋友。而新旧之间的流动,就是社交的永恒魅力所在。
最近网友特爱讨论的“阶段性友谊”,在节目里具象化了。
大家或许都有这样的“社交潜意识”,如果新朋友B是通过A认识的,那我不会绕过A去和B变得很熟。基于这样的社交法则,观众的预期中大概也认为老坞民会快速抱团,新成员即便社牛也融入得相对缓慢,陌生人社交总是悄悄败给熟人局。
而《桃花坞5》的社交扩容不同于简单粗暴的“社交扩列”。扩容,不仅是增加新朋友的数量,更是和新朋友去携手解决新的社交难题。有量的突破,更不乏质的提升。社交扩容不仅是丰富社交生活,更能够在交互中传递能量促进个体成长。
具体来说,一是本季新坞民的比例高,乍一看有点像老坞民要找机会融入新坞民。“凡事问志胜”成了这一季的奇观,好似他是“前朝遗老”。事实上,面对有些规则,咱们志胜也是新兵蛋子呢!二是新坞民的社交样貌多维,新老成员之间快速产生化学反应组成新搭子、形成新氛围、共闯新实验。
宁静在“桃花坞”的real,和在其他综艺里的real还不一样。其他综艺里宁静霸气外露,但在桃花坞却是以诚动人。对董思成、周翊然、欧阳娣娣的坚定选择,让人get到真诚的力量。宁静想要,宁静得到,宁静满意,不内耗的人生不复杂。
汪峰有点像2G网大叔勇闯社交综艺,但错进错出也别有意趣。叼羊大赛上,快乐得像个孩子,膝盖擦破也后知后觉。与舞台上的“皮裤峰”迥异,“桃花坞”版汪峰是活力四射的“汤姆猫”。汪峰不懂,汪峰学习,汪峰加入。这告诉我们融入新圈子时不必太过紧张,把自己哄开心最重要。
周翊然是笨蛋帅哥,随时带给观众“翊点不同”。董思成建议节目可以欢乐一点,周翊然说自己不是一个欢乐的人。董思成说可以青春一点,周翊然说自己不是一个青春的人。明明青春貌美,却有一种淡淡的死感,哈基然真是够反差。
朱丹招呼董思成和周翊然吃饭、让欧阳娣娣不喝奶茶,有一种照顾孩子的家长感;蔡文静絮絮叨叨好似AI人机,把徐志胜和王子奇都聊宕机了;董思成骗仁科自己组清理过羊圈,是调皮的“坏小子”。
徐志胜很好地成为了新老坞民的纽带,主动打破冷场社交责任感十足,高情商破冰技巧让人想拿小本本出来记。其实他是一个特别敏感的、能够察觉到社交场合里能量变化的人。总是可以自己想办法去化解难题,明面上还能不动声色。面对蔡文静组表演后的羞赧,志胜说“听过抛砖引玉,没听过抛玉引砖”把氛围很好地hold住了。给生病的孟子义倒水不主动cue,被对方夸“人间迷人小妖精”。他在节目中的表现完全可以说,志胜察觉,志胜动脑,志胜解决。
陌生人社交,还能如何深耕?
从初遇的陌生到迎新大会的默契,《桃花坞5》的破冰之旅比硬糖君想得要更顺利。可能是美景催化,也可能是新人有趣,但更多还是节目核心社交理念的迭代升级。总之,坞民的表现更大方、更自然了,那种对节目的天然信任感,也降低了不少前期的沟通成本。
回望过去几季“桃花坞”,能够明显看到不同的主题和模式创新。关于“陌生人社交”的呈现形式、内核挖掘、情感共振体验,是一个在纵向深化的同时不断横向拓展的过程。从最初观众和坞民们共享“一惊一乍”,到第五季的从容不迫,既有“桃花坞”内生的演化,也有大众社交理念的流变。
关于社交,“桃花坞”走出了一条“除尬脱敏”之路。第一季主打陌生人社交与代际冲突,宋丹丹追问嘉宾代表作和感情状况成为“创教”经典,尴尬破冰和群体决策实验让人印象深刻。
这种奠基有多成功呢?直到这一季宁静还在问周翊然有没有拍过“特别的、可以拿出来说的戏”。但跟刻板的“代表作”比,硬糖君觉得静静子的说法更有人文关怀。我们不需要有“代表作”,但可以有自己喜欢的、愿意说的“作品”。
第二季对社交规则进行了深度探讨,“尴尬九分钟”的出圈映射了职场法则、权威挑战、群体内卷等现实社交困境;第三季的“半熟社交”减少了激烈冲突,取而代之的是更多温馨的治愈元素;
第四季以“旷野想象”和“互联网家人”为主题,强调无血缘的亲密关系。李雪琴和徐志胜为孟子义“人造蓝眼泪”,温情和真诚的片段打动了不少观众。“我时常对浪漫嗤之以鼻,但浪漫真的来临时,我居然欣然接受,并且乐在其中,为之感动。”
第五季的外部场景更加极致化,内部关系的探讨更加细化,观众能更清晰地感受微妙的关系裂变。如果说过去几季的“桃花坞”擅长对热门社交议题进行捕捉和解构,那么这一季的“桃花坞”更像是人际关系、个体情绪的“显微镜”。它把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社交魔法,一点一滴地呈现在观众眼前。让坞民在社交实验中更懂自己,也让观众在荧幕外看懂人际关系的底层逻辑。
看着还不熟的成员,在迎新晚会突然有了默契,确实让人倍感奇妙。“招财屋”的《大阪城的姑娘》几度笑场,宛如精心设计过的小品;“无尺之家”的《Salt》有种deadline来了摆烂但自我欣赏的精神状态。
“美丽新世界”组的《当我想你的时候》彩排时就亮眼,压轴演绎更是完美。闫佩伦的独白有一种“后之视今”的穿越感,明明刚认识却好像在重逢,明明才迎新却好像已在怀念。“那一年我还是新的坞民。我彷徨,我局促,我紧张,我甚至有几次想要逃跑。但这时候是你,是你,是你们。温暖了我。”
陌生人的社交实验还能如何深耕?《五十公里桃花坞》第五季给出的开场足够惊艳。当下一轮甚至节目录制结束时才该出现的状态提早显现,好像给观众开了一个玩笑。其实未必所有的社交实验都吻合规律,反规律的发生也是一种规律。
接受阶段性的真友谊,拥抱无常中的小确幸。有些频率生来共振,有些亲近暗中注定。面对如此不讲武德的“桃花坞”,还能观察出什么新结论,实在令人好奇。
下一篇:为什么不要轻易叫醒一个梦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