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高新区,犹如一颗璀璨的新星,正以强大的引力吸引着各方关注。这里释放出的创新活力,宛如一股澎湃的洪流,推动着产业的蓬勃发展。
在这片充满机遇的土地上,新经济、新技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高端制造业集聚,科技创新成果丰硕,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从智能工厂到研发中心,从创新创业平台到人才聚集高地,福州高新区正以全新的姿态,书写着发展的新篇章。
它犹如一座磁场,吸引着国内外的投资和人才,让“新”势力在这里茁壮成长。在福州高新区,发展的脚步永不停歇,强引力持续释放,“新”势力正引领着城市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18日,2025中国福州国际招商月启动仪式暨“万商云集有福之州”全球招商大会举办。以此为契机,福州高新区拟签约一批重点产业项目,涵盖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
一边是招商引资瓜熟蒂落,一边是企业发展热潮涌动。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关键支撑,福州高新区以“奋勇争先”行动为抓手,招大引强、培新育优,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福州实践奋勇争先、多作贡献。
高质量发展的福州高新区。记者 林双伟 摄
全员招商 “头雁”纷至沓来
月初,福建富兰智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第二期生产基地在高新区第三代半导体数字产业园动建,项目投用后将带动企业年产值增长3亿元。这是该企业第二次选择高新区。手握“领跑全球”的汽车抬头显示(HUD)反射镜生产研发技术,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行业前列……这家行业标杆企业为何青睐高新区?
答案藏在企业相关负责人刘雪娜的回答里:“福州高新区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招引全球资源;以实干担当的精神推进项目建设;以创新创优的服务厚植营商沃土。这里是我们的最优选择。”
放眼全域,如今,宽腾、云工厂、博思软件、海康威视等企业总部纷纷落地;星网锐捷、永福电力、迈新生物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集聚这片热土。
将招商视野放到全国,全员招商,是高新区“头雁”集聚的法宝。这一周,高新区招商工作人员的身影出现在上海、杭州、青岛、济南等地,由高新区领导带队,围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招商。自去年起,全区以“奋勇争先”行动为抓手,深入开展招商落地攻坚行动,坚持“全方位、全流程、全链条、全生命周期、全员参与”抓招商,组建18支招商小分队。同时,高新区积极发挥龙头企业、重点商会、行业协会在“走出去、引进来”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集群。
以会招商。高新区还持续抢抓数字峰会、海交会、航海装备大会等大型会展平台资源,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交流,争取更多招商项目在大会上签约,扩大影响力。
一组数据可以印证“高新引力”:2024年,全区引进高质量项目46项,总投资181.14亿元。同时在“落实‘四法一机制’奋战60天”专项行动中,高新区完成30个谋划招商项目,完成率达107.1%。
福州晶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装配车间里,技术人员正在装配光学零件。记者 林双伟 摄
建好平台 引育科技“新秀”
今年,福州晶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志强很忙,来自全国各地的客户订单大排长龙,眼下企业正忙着扩大生产。“好在有上下游企业帮忙,我们很快跑通了产线。企业交付速度和市场影响力有了新飞跃。”朱志强说。
飞跃是如何发生的?要从企业去年搬进高新区新质生产力培育中心说起。
去年,高新区着手制定《新质生产力培育中心工作方案》,重点面向科研院所和高校,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不仅招引了闽都创新实验室、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的科技成果纷至沓来,还带动光电企业集聚,促进地区光电产业强链补链。
如今,新质生产力培育中心揭牌不到一年,已将近“满员”。
聚焦新质生产力、布局未来产业链,还要建好平台,高新区推动保利通信产业园建设,让优质项目向高品质载体集聚。该产业园项目开工一年便完成了90%招商率,目前已吸引光旭科技、威泰思光电、优恩立光电、昱新电子、三立电子、派利德电子等26家企业入驻,入园企业中专精特新、瞪羚企业占比80%,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占比100%。
“园区努力打造成为高新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和福建省标杆园区。项目全部投产后,园区预计年产值超100亿元,新增年税收超5亿元,新增就业岗位约1万个。”项目相关负责人陈丹表示,产业园依托保利央企优势,以“创链、强链、补链”为目标,计划重点引进5G通信、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企业,为园区企业提供工商、人才、法务、金融、市场推广等全生命周期的产业运营服务,推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聚势成链。
目前,高新区已集聚闽都创新实验室、东方电气(福建)创新研究院等260多个高能级创新平台先后落地,研发机构和高层次人才密集度全市领先。
福州高新区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园。记者 林双伟 摄
优化服务 厚植营商沃土
从基金招商落地,到开展大学生专场招聘会解决招工难题,再到高层次人才入住人才公寓……位于高新区的同泰怡制造享受到了全过程惠企服务。
签约不是终点,项目引进来,关键还要落得下、留得住。如今,高新区已从政策招商转变为生态招商,着力打造全链条、全天候、全过程为企服务新生态。
一流的营商环境,不仅是生产力,更是竞争力。2024年,福州高新区入选中国开发区营商环境百佳案例,首次进入中国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榜。成绩的背后,是高新区各级各部门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久久为功、持续用力。
高新区主要领导每周“雷打不动”走访服务企业,区商务局等部门建立企业服务专班,紧盯签约、落地、开工等关键环节,强化项目保障要素支撑,让企业从“落地生根”到“枝繁叶茂”。
让福州康为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宋李斌感触至深的是,与其他地方不同,高新区的领导经常是一个电话之后,便骑着电瓶车到企业楼下了。无论是最新的政策讲解还是资源分享,或多或少都能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有的领导比我们还了解企业,有一次深入交流,分管领导针对我们公司的未来规划写了满满一黑板,逻辑清晰、思路创新,对我影响很大。”他说。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高新区坚持“五全”抓招商,坚持“四到”“四办”,强化土地、资金、人才、市场等要素保障。同时为回应企业需求,高新区出台了20多项“看得见、拿得到、用得上”的政策,每年兑现惠企资金上亿元,助力企业增强信心、放开手脚、加快发展。
产业兴、园区强。眼下,高新区已有2.3万家入驻企业,科技企业爆发式成长,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00多家,占全省超10%,占全市近30%。(记者 林榕昇 通讯员 洪见文 汪炜娜 谢晖玉)
下一篇:100组特殊家庭福州健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