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之前,请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取材网络
中美俄三国的稀土储量差距到底有多大?
近期中美关系啥样大伙都知道,原本随着会谈结束,好不容易有了回暖趋势,但没曾想美又盯上了我国芯片,一并又让“稀土”成了“最热”关注点。
都知道稀土是我国手中的王牌,但你知道我们国家的稀土到底有多强吗? 明明美国面积也不小,为何对我国稀土那么依赖?而同为“上三常”的俄罗斯又有多少稀土?
取材网络
储量格局
稀土这盘棋,开局就透着不寻常,根据各国媒体所公布的数据咯来看,中美俄的情况着实让人意外,其中美国的稀土为190万吨、而俄罗斯据俄媒《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的报道出现了两个数字, 一次是1000万吨,另一次是380万吨。
不过这并不重要,咱就按高的1000万来算,我国也仍与中俄有着断崖式差距,直 接来到了惊人的4400万吨,第一眼看到着实让人感到意外。
取材网络
这不是简单的数字对比,而是一张决定未来科技走向的 "资源地图",你看中国内蒙古的白云鄂博矿, 单一个矿区的总储量就占了全国稀土储量的70%,更绝的是,这里轻稀土和重稀土啥都有,就像一个天然的资源宝库,别的国家想找这么全乎的矿,难着呢。
再看美国,说起来有点尴尬,堂堂科技大国,稀土储量只占全球1.4%,核心矿就那么一个芒廷帕斯矿,藏在加利福尼亚州,早年间这矿倒是风光过,可现在不行了,开采成本高得吓人。
取材网络
成本下不来,美国只能眼巴巴地进口,尤其是从中国买,你说美国不想改变吗?当然想,这几年也砸钱想重振本土产业,可矿还是那个矿,成本还是降不下去,2023年好不容易产了4.3 万吨,连国内需求的一半都不够。
俄罗斯呢,之所以有说1000万吨稀土储量,又有说380万吨,以笔者来看就是因为那里很多都是低品位矿,不好开采,剩下的储量大多在西伯利亚和远东,那地方冬天冷得能把铁冻脆,交通又不方便, 就算有矿,挖出来运不出去也是白搭。
取材网络
2023年俄罗斯稀土产量才2600吨,连我国一个零头都不到,空有大片土地,却拿不出货,因此个人认为,1000万吨是探明储量,380万吨则是“真正能够开采运出来”的数字。
这时候再看中国,4400万吨储量稳坐全球第一位置,就像手里攥着一副好牌,更关键的是,中国稀土分布集中,不像有的国家矿散得跟芝麻似的,难开采, 就凭这储量优势,中国在全球稀土供应链里的地位,谁也撼动不了。
稀土储量的数字差距,早已不是简单的资源多寡,而是大国战略纵深的直接映射,那么问题来了,储量差距如何演变成产业控制力的悬殊?
取材网络
军工命脉
要说稀土有多重要,看看战场上的装备就知道了,造一架F-35战斗机需要920磅稀土,造一艘 "弗吉尼亚" 级核潜艇更夸张,得9200磅!
这些稀土都用在哪儿了?说出来你可能想不到, 从导弹的精确制导到飞机的发动机,从卫星的轴承到激光设备,哪儿都离不开它。
比如说导弹的精确制导系统,里面有个关键的稀土永磁材料,能让电子束精准聚焦,数据快速传输,要是没这玩意儿,导弹就得回到上世纪 70 年代的水平,精度差老远,根本打不准。
取材网络
再看飞机和航天器里的稀土机械产品,就说稀土磁轴承吧,不需要润滑剂,能长期可靠使用,这在太空中太重要了,卫星在真空里运行,普通轴承没润滑剂就容易出故障,可稀土磁轴承不怕,摩擦力小还耐用,简直是为太空量身定制的。
还有稀土合金,那作用更是不得了,稀土镁合金又轻又结实,用在飞机上能减重,还能提高性能,用在航空航天和舰船上,性能杠杠的, 像美国的F-22A 隐身战斗机,机身就采用了大量稀土钛合金和镁合金。
取材网络
反观激光技术领域,稀土也是主角,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测距机,听着复杂,说白了就是很多主战坦克的 "眼睛",美国的 M1、德国的 "豹"2,都离不开它,夜视器材,不管是战机还是坦克,甚至普通士兵的单兵装备,都得用到稀土元素镧。
现代战争的每一个环节,几乎都被稀土 "渗透" , 谁掌握了稀土,谁就掌握了军事技术的制高点,美国当年在局部战争中轻松取胜,稀土技术帮了大忙,现在中国手里握着稀土这张牌,相当于捏住了全球军工供应链的关键节点。
取材网络
你以为中国稀土牛在储量?那只是表面。真正厉害的是咱们的技术, 分离提纯能做到99.99% 的纯度,全球90%的稀土分离技术在咱们手里,专利数量近10年超过其他国家总和。
取材网络
更绝的是回收技术,中国稀土回收率超95%,手机电池里的稀土回收成本才是新矿开采的 1/5,又省钱又环保,再看西方,美国鼓捣了多少年无稀土磁体,性能比咱们的钕铁硼差20%。
未来几年,稀土只会更吃香,新能源汽车一辆得用1-2公斤稀土,人形机器人更夸张,单台要数10公斤,照这个需求涨下去, 2030年全球稀土消费量得增长 50%,特别是重稀土镝、铽,缺口可能达到40%。
取材网络
到时候,中国凭借储量、技术、全产业链三重优势,就是全球稀土市场的 "定海神针",美想追上咱们?先突破技术代差再说吧。
这场没有硝烟的稀土战争,本质是大国对未来科技霸权的争夺,当美俄还在为储量和产能发愁, 中国已经站在产业链顶端,用技术和规则定义游戏玩法,但别忘了,稀土再好也不是取之不尽,如何在保护资源和发挥优势之间找平衡,才是咱们下一步要解的题。
取材网络
结语
稀土这玩意儿,藏在岩层里是资源,握在手里是武器,从储量的断崖差距,到军工领域的绝对刚需,再到产业博弈的明争暗斗,最后落到技术壁垒的代际差距, 中国凭借4400万吨家底和几十年的技术沉淀,成了这场全球竞赛的领跑者。
美俄不是不想追,只是储量的先天不足、技术的后天短板,让他们每一步都走得艰难,未来,稀土只会更深刻地影响科技、军事、经济的走向,而中国手里的这张 "工业黄金" 牌必然是能影响局面的关键。
取材网络
参考信源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25-01-16 07:20四川——报告:中国已探明稀土金属储备全球第一,俄罗斯第四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25年4月17日, 16:32——报告:中国稀土探明储量居世界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