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主要指数今日调整,医药相关ETF逆势收红。
截至发稿,华安医药50ETF、平安医疗创新ETF、国泰创新药沪深港ETF、摩根创新药企ETF、西藏东财创新药ETF沪港深、嘉实医药健康ETF、创新药ETF南方、银华创新药ETF、工银瑞信创新药产业ETF、万家港股创新药ETF基金、广发创新药ETF、博时医药50ETF、 建信创新药50ETF、创新药ETF易方达上涨。
消息面上,据一财,日前美国财政部部长表示,不希望与中国全面脱钩,但是要把医药等产业带回美国。针对美国官员的上述表态,中国医药产业从业人士认为,美国原料药的供应大量来自于中国;在创新药开发方面,中国企业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如果强行脱钩,部分美国药企成本预计增加一半。
此外,5月15日,创新药龙头企业恒瑞医药正式启动H股全球公开发售,计划发行2.25亿股H股(假设超额配售权及发售量调整权未行使),其中香港公开发售占5.5%,国际配售94.5%,发行价区间定为每股41.45—44.05港元。若全额行使超额配售权及发售量调整权,发行H股最高达2.97亿股,最高募资额可达130.8亿港元。这意味着此次恒瑞医药募资额将成为近五年港股医药企业IPO最高募资额。
从医药行业基本面看,2024年A股医药行业营收基本同比持平,板块间分化明显。2024年生物医药行业A股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804.33亿元,同比下降0.5%;归母净利润1718.43亿元,同比下降14.8%。分板块来看,各板块业绩出现较显著的分化,创新药板块营收同比大幅提升,疫苗、ICL板块同比下滑较多;中药、CXO、生命科学上游、药店及IVD在利润端均承受较大压力。25Q1 A股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70.39亿元,同比下降4.0%;归母净利润560.53亿元,同比下降8.8%,创新药板块(剔除大额授权收入后)仍有快速增长,疫苗、ICL、IVD表现持续低迷,CXO板块业绩出现回暖。
国信证券研报指出,关注创新药及创新产业链。创新药板块步入快速放量期,国内外商业化与对外授权齐发力,推动营收增长并加快盈利转折。仿创结合企业创新药占比提升,仿制药受集采压制。中药板块短期承压但长期仍具品牌化与创新潜力。医疗器械受政策落地缓慢和库存影响短期承压,招投标回暖带动复苏预期;医疗服务受非刚需消费复苏滞后拖累,但AI赋能和细分赛道企稳为龙头企业带来新机遇。生命科学上游处于景气反转初期,海外需求回暖、国内企业加大研发与全球布局,有望重回高增速。CXO板块中CDMO订单增长强劲,业绩持续验证,一体化龙头展现突围潜力。建议关注拥有差异化创新能力,产品具备全球商业化潜力的创新药公司,以及新签订单、在手订单高增长的头部CDMO公司。
西南证券表示, Deepseek强化,关注AI医疗板块。国产大模型DeepSeek-R1全面开源与多领域适配,AI医疗迈入技术融合与行业重构的新阶段,DeepSeek的多模型协同能力成为行业新范式。这种“模型即服务”的生态闭环,不仅重构了医疗工作流,更催生了六大核心应用方向的爆发。关注AI医疗板块的加速发展与投资机会。
上一篇: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