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后这一代被称为“留子”预备役,他们展现出了独特的生活态度和追求。其中,不少 05 后选择进入职校,在这里,他们如同开启了一段全新的征程。在职校的课堂上,他们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种实用技能,从机械操作到电子维修,从烹饪技艺到美容美发。这些“生存技能”成为他们未来立足社会的重要基石。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和专注的态度,猛刷着这些技能,为自己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准备好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未来的挑战。
若问“人间清醒”,叛逆且通透,05后无人能及:窗帘一拉,手机一刷,耳机一戴,谁都不爱。拒绝老师家长一切鸡汤画饼PUA。当他们身处国际学校12年级,惊心闯关ED、EA、RD放榜,手握名校offer之后,又一场“人间清醒”悄然发生——把自己送进职校或劳动培训班突击生存技能:厨师、面点、咖啡、美容、美发、水电........倒逼自己在留学前步入成年人社会,发现这个陌生的世界竟如此的血肉鲜活,江湖儿女。
距离9月赴美留学还剩不到半年,就读于北京一所知名国际学校12年级的男生Alex和伙伴们正在跟时间赛跑,打卡自己出国前的“人生大事清单”。那些年追逐的大考、梦校、排名转眼成为“过去完成时”与录取通知书。他们深知,留学去往梦想的远方终绕不开衣食住行每天的日常。一次水管爆裂,一次做饭“翻车”,一次搬家,一场小病,都足以令异国他乡的生活陷入狼狈。
如果说升学内卷中磨砺数年依旧活在真空,而他们眼前的生存技能“小社会”却血肉鲜活。
“被分流”的同龄人,不凄惨,很松弛
从新年到五月,20道经典名菜、中餐刀工与煎炒烹炸技法的训练令Alex成功转移了焦虑,对ED、EA、RD放榜少了些许惶恐不安。藤校的拒信,全美前top12名校的候补,全球前top15名校的offer,直面一切结果的日子,他让自己去往另一个天地:教室位于饭店后厨,没有桌椅、电脑、黑板。唯有明厨亮灶。课表显示:今日上午:炸丸子、小酥肉、菠萝咕咾肉。下午:佛卡夏面包、杂粮吐司,留堂作业:蒜蓉西兰花,复习爆炒,清洁炊具.........
“左宗棠鸡不是中餐”;“宫保鸡丁的川鲁之争持续几百年”;“葱姜适量、精盐少许,精准掌握比例的关键是什么?”;“为何国宴首选淮扬菜?”大厨老师娓娓道来。
课上,Alex一身白褂黑围裙,众目睽睽下手忙脚乱独自完成一盘木须肉,提交作业等待打分,“我比考托福口语被扣分还紧张,翻勺时木耳、瓜片溅得满灶台,吓得一身汗”他说。
除了中餐烹饪,Alex还兼修烘焙和咖啡。和他一起集训的有几位留学生、准留学生,也有打算从事家政或餐饮的中年妇女、失业白领、求职大学生。与18岁厨师小杰的相识,则让Alex窥探到当年“被分流”的同龄人进入职业教育后的真实状态——一念放下,万般自在,务实且松弛。
课间休息时,小杰会拉花一杯拿铁送给Alex,两人相互分享各自的趣事,虽为新朋友,话题却总聊不完。一个17岁即将赴美;一个18岁干了两年厨师。小杰“北漂”劳务派遣到一家大型商场的连锁餐厅,996007加工预制菜,受够了后厨烟熏火燎、全年无休,春节后裸辞学起洋气又轻体力的咖啡、烘焙。
小杰羡慕Alex与老外聊天时那英文谈笑风生的样子。自嘲没有学习天赋却适合早早出来闯:“初中一上英语课就犯困,脑子里只剩26个字母”。分流到老家职校后,每天在操场排开,头顶烈日,人手一口大铁锅,听从老师口令翻炒沙子,那段时间,小杰斩断了所有与读书、考试有关的恐惧,但依旧记得初中班主任极具攻击性的咒骂:“你继续留在班里只会给中考当分母!”
小杰讲起“分流”后的经历总令Alex越听越上头。16岁,他和职校同学在夜市摆摊炒粉炒面,月入一万多;实习期间仅用时半天就为运动会做出上千份盒饭;来北京工作后,第一个月换一部苹果手机,第二个月换一部笔记本电脑,再干一个月又换了两双潮牌球鞋........
小杰懂得的诸多商业门道在Alex看来近乎玄学。比如,一条马路两侧为“阴街”“阳街”,直接决定了饭店、咖啡馆、奶茶店的选址;又比如,商场餐饮店的预制菜如何伪装得高大上显得有“锅气”;“大城市开小店,小县城开大店”背后尽是商业逻辑。
早早上班,好似一条快速适应社会的捷径。
“小镇青年”的前半生与留学生的一年
小杰掌勺过爷爷的80岁祝寿宴,也操持过舅舅家的满月酒。拥有一技之长后,他所到之处尽是推杯换盏,人间团圆。小杰偶尔跟Alex聊起一些成年人的话题,比如婚恋、择偶。仅相差一岁的两人此时彻底不再像同龄人。小杰告诉Alex,在他老家三四线小城,结婚是“小镇青年”一生最奢侈的高消费,没有之一!婚房、彩礼、改口费、三金.......买套婚房、娶个“厂妹”、开间夫妻店、生儿育女,小杰描述的“流水线人生”正是他周围中年“师傅”们心心念念的“小美满”。而小杰在故乡长辈眼里,谈婚论嫁对于18岁的他似乎越来越近,成了父母PUA提醒他攒钱的理由。
Alex打开AI工具,输入关键词:厂妹、彩礼、改口费......得到名词解释后依旧无法脑补出其背后的“婚姻经济学”。严重“透支”家庭财富的婚嫁规则,是否可以在物质上有效保障女性婚后权益?又或者如《贫穷的本质》那本书所言:“越不富裕的地区和群体,对婚丧嫁娶的仪式更为重视,花费更为慷慨”。
“你去美国上大学能学到‘七十二变’还是‘葵花宝典’?”小杰得知Alex和同学们这些年以及未来留学的开销,十分惊愕。他换算出在他的家乡,美国读书一年,足够一个“小镇青年”过好前半生。
他好奇Alex是否谈过恋爱,有没有喜欢的女同学,Alex想起身边那群“女卷王”“女学霸”们。她们似乎对“哈耶普斯麻”执念深重,没发现谁执着于“恋爱脑”。男女生之间即便流传过暧昧、爱慕、三角恋之类的绯闻,对“早恋”似乎提不起多大兴趣。
Alex给小杰讲了很多极具诱惑力的事情,“你做的一份干炒牛河,在香港卖80多港币,在北京定价多少人民币,到洛杉矶的中国餐厅就能卖多少美元。”。在Alex眼中,厨师是最适合海外谋生的职业,他提议小杰学英语将来出国,薪资很可能超过名校硕博,或者去游轮当厨师,一边工作一边环游世界。
摆摊、打工、北漂、裸辞,一路走来。小杰坦言,他最喜欢听手机里传来“支付宝到账”的提示音,极其悦耳、解压。Alex则发现,其实自己即将走上一条与小杰相似的路——脱离家庭的庇护,去陌生的环境独自生存。
出国前的“人生大事清单”:生存能力值得卷
出国留学前打卡自己的“人生大事清单”。关于“人生大事”,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答案。
Andy录取的大学戏称“UIUC玉米地”,没有车等于没有脚。“上个月我年满18岁,第一件事就是学开车、考驾照,我想在上大学的第一年拥有人生第一辆车”。与此同时,良好的体魄“千万别生病”也成了Andy对大学生活的期许。为此,他每天排满健身“撸铁”“增肌”和游泳训练。
女同学Nina在拿到美国top30名校金融专业offer后彻底成了“反骨”少女。她先是去美容美发班参加了化妆师证书培训,又去韩国首尔多家彩妆工作室“偷艺”掌握“韩女妆造”的精髓,还在北京某影视基地的化妆间当助理。高中三年,Nina是同学们演出活动的御用化妆师,她创办的时尚美妆社团也源自童年关于巴黎时装周的梦想。她计划步入大学后可以继续做同学们的化妆师,尤其想为中国学生设计国潮古风妆造亮相演出聚会,这也将令她独一无二。
男生Jason录取了位于西雅图一所大学的工程专业。“我小学时就懂得建筑物供电、供水、排污的原理,还参加过设计大赛,却从来没亲手给家里安装过电灯或水管。”这段时间,他留在家里DIY参与老房的翻建装修。在“工地”现场跟工人师傅手把手学用冲击钻打孔,水电线路铺设等。海外学长学姐曾无数次叮咛:打个电话、几十块钱、工人随叫随到,此情此景仅存在于国内。搬家、家具安装,换水龙头,维修水管,都将成为留学生活的必备技能。
结语
与同龄人的这段相遇,让小杰的词典里增添了许多全新的高频词汇:香港、美国、澳洲,工签、移民........他办理了护照和港澳通行证,并下载了英语快速翻译、打卡学习的APP。内心浮现着世界和远方。
“当我无意中改变了自己的角色,世界从另一个视角重新打开,鲜活而真实”。在Alex和同学们眼中,生存技能尤为珍贵,在异国他乡的“三餐四季”给自己每天、片刻的温暖。
05后,人间清醒,叛逆且通透。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顶思,作者:多多
上一篇:美国医改、药价与选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