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海关开设的“绿色通道”发挥了重要作用,成功保障了春耕物资的顺利通关。40 吨蔬菜种子如同一粒粒希望的种子,穿越国境线进入“国门”。海关工作人员以高效、专业的态度,快速办理通关手续,确保这些种子能及时投入到春耕生产中。他们日夜坚守,不放过任何一个环节,为春耕物资的快速流通保驾护航。这一举措不仅满足了农业生产的需求,也体现了福州海关对农业发展的重视和支持,为当地的农业生产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24日,位于福州马尾区的青州集装箱码头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40吨来自印度尼西亚的优质蔬菜种子。货物刚完成卸货,福州海关所属马尾海关的关员们便第一时间赶赴港区开展查验工作。在完成现场检查、取样送检等工作后,这批种子迅速转运至专业储存场所暂存,为即将到来的春耕播种做好充分准备。
“种子对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较为敏感,海关推出的附条件提离政策和预约加班制度,不仅大幅缩短通关时间,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更有效确保种子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适宜的储存环境,为春耕播种提供了坚实保障。”福建金种农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汪志莺说。
据悉,为全力保障春耕物资高效通关,马尾海关多措并举,通过设立春耕物资进口“绿色通道”,实施“进境种苗附条件提离”便利化措施,积极引导企业采用“两步申报”“提前申报”等通关模式;持续优化查验流程,提供7×24小时预约加班查验服务。“随报随审、即到即查、合格即放”的快速通关机制,有力保障了进口种子、化肥、饲料等春耕物资及时供应到位,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记者 吴桦真 通讯员 林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