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的三个月,治愈了半生的疲惫
创始人
2025-05-09 17:41:28
0

在海南的三个月,仿佛是一场心灵的洗礼。清晨,被海浪声唤醒,推开窗户,那湛蓝的天空与无垠的大海相接,仿佛世间所有的烦恼都被抛诸脑后。漫步在柔软的沙滩上,脚下的细沙如同金色的丝线,温暖着每一寸肌肤。午后,躲进椰林的荫蔽下,听着树叶沙沙作响,感受着微风的轻抚,疲惫的身心渐渐放松。夜晚,躺在沙滩椅上,仰望璀璨的星空,那无尽的深邃让人心生宁静。在这里,时间仿佛放慢了脚步,治愈了半生的疲惫,留下的只有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


李梅今年56岁,是家中的二女儿,她的妈妈今年81岁。2022年,妈妈髋关节骨折,她不间断地照顾了半年。


此后妈妈被诊断出小脑萎缩,记忆力衰退,脾气变得古怪,不讲卫生、挑食、爱捡垃圾,两人经常吵架,和妈妈的相处时常让她崩溃。


她和前夫育有一个女儿,两人在2001年离婚,李梅至今没有再婚。去年年底,她主动结束了一段近10年的恋爱关系,前往海南。一个人租房子,找了份兼职,开始跑步、健身、读书、做饭,过只有一个人的日子。


过去几年,照顾妈妈、为感情付出、替哥哥妹妹分忧是她生活的主旋律,她经常觉得不快乐。


但在海南的日子,当她把注意力放到自己身上,她感到前所未有的自由和舒适,称这是“人生最快乐的三个月”。


去年电影《出走的决心》上映,女主原型苏敏的故事激励了很多女性。和苏敏不同,李梅并没有需要伺候的丈夫,也无需照顾孙辈。


但总有一些事情会困住女性——名为孝顺的责任,“理所应当”的更多劳动,正常情感需求不被满足时的情绪困扰......


出走不是逃避,更不是结果,是她们觉醒的开始。


以下是李梅的自述:


年过80,妈妈像是变了一个人


2022年3月,妈妈摔了一跤,髋关节骨折。爸爸30年前就去世了,我是家里的二女儿,哥哥和妹妹都在外地工作,照顾妈妈的任务自然而然地落在了我身上。


妈妈住院的时候,正赶上疫情风控,我不能回家,出去就进不来了。也不能请护工,没有护工能和病人呆一个月。就这样,人生第一次,我每天24小时只和妈妈呆在一起,照顾她吃喝拉撒的一切。


妈妈是个要强的人。她没什么文化,年轻时做过很多工作,都是在一线做工人,很能吃苦。爸爸去世后,她都是一个人生活,不太需要我们照顾。


这次骨折住院,她下不了床,身心都遭遇打击,经常在病房里大叫。她脾气也变得急躁,其他家属看望病人,声音稍微大一点,她会让人家闭嘴,我只能在中间调和。


我们闹矛盾最多的就是吃饭。医院提供的营养餐很好,但她不喜欢吃。她喜欢吃甜食,家里买了很多蛋糕、甜点,几乎每顿饭都吃这些。我很生气,连哄带吼地和她说,“你要听我的话,吃了(营养餐)会好得快一些,我们就可以早一些回家”。


她的脸上表现出不情愿的样子,也不和我吵,就是不吃饭。看我特别生气,她会勉强吃一点,表情和眼神里都是不满。


她行动不便,上厕所、复健、出门散步都需要我照顾。有一次可能是没忍住,她直接把大便拉到床上,我看到的时候不知所措,也不能说什么,只能硬着头皮清理掉。


妈妈住了一个月院,期间我经常崩溃。我偶尔会和哥哥妹妹吐槽这些,他们总是说:“你不要和她计较”、“她不吃你就别管了”。


我很无奈,实在是做不到不管不顾。我心里很难受,就在医院的院子里一个人偷偷哭。


回家后,因为妈妈还在康复,我又和她一起住了半年。我们的矛盾贯穿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吃饭还是老问题,有时候我做了一桌子菜,她一口不吃,只吃她的饼干蛋糕;她不爱洗衣服,经常穿着布满污渍的脏衣服,我看不惯说她,她就是不换;


她不注意卫生,上完小便只舀一点水冲,房间里味道很大;她经常买打折的、有些腐烂的蔬菜水果,哪怕我买了完好的,她还是继续买;


我们的作息也不同,她晚上12点多还在看电视,早上10点多也不起床。


最让我不理解的,是她开始捡垃圾。每天出去捡两次,捡一些纸壳、啤酒瓶、塑料瓶、外卖袋回来,家里的阳台都被堆满了。赶上收废品的人路过,她就把这些垃圾卖掉,但遗留下的灰尘、杂物、脏东西她从不收拾,只能由我来清理。



我为此和她吵了好几次,让她不要再捡垃圾了,但她就是要攒这一点钱。我们家根本不缺这点钱,她退休工资就有近5000块。


我只能把这理解为她的一种乐趣。腿骨折后的这几年,她虽然恢复得很好,但生活的热情大不如前。


前些年她还会和周围的老人聊天、打腰鼓,但这两年她没有任何兴趣和社交。她也和我说过,没什么活着的乐趣,说不好听就是混吃等死。


我试着和她聊这些事,但聊着聊着,我俩就会起冲突。我还是希望她改变——注意卫生,不要再省吃俭用、捡垃圾了。她会说我“欺负”她,让我“滚”,不要再管她了。


但实际上,她又害怕我们不管她。妈妈总是和我说,她老了该怎么办?她希望我们三个子女都能回家,每个人照顾她四个月。


这并不现实,哥哥有自己的家庭,妹妹工作也很忙。而且没人能和她长期相处,哥哥和妹妹回来照顾过她,都没超过10天。妹妹把妈妈接到她在的城市,过了两天妈妈就吵着要回来。


一次我旅游回来,第二天到妈妈家看望她。每次进门前我都要缓一会儿,给自己做思想工作,准备好面对脏乱的房间和她冷冰冰的面孔。


一进门,刺鼻的气味向我涌来。房子有一个多月没有被好好打扫了,阳台上堆满了捡回来的垃圾,马桶、洗手台、洗碗池充满污渍,每个地方都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妈妈的衣服很脏,板着脸看向我,丝毫没有父母和孩子好久不见的亲切。


每次面对这样的状况,我都是自己收拾,但这次我叫了两个保洁。我知道妈妈不会同意,让她出去散步,想支开她。


她走到电梯口,好像意识到什么,又走了回来。保洁人员到了,她不让人家干,想把她们赶走。我发了脾气,向她吼道,“房子太脏了,我年龄大了干不动,这个钱我来掏!”


她把脸拉得好长,看到保洁开始清理了,便出门了,走的时候重重地摔了门,发出咣当的一声。80多平米的房子,两个保洁人员整整干了两个小时。


50多岁的我,需要怎样的感情?


2001年,女儿7岁的时候,我选择和前夫离婚。我和前夫是同一个单位的,他的收入、家庭情况都不错,人很善良,我们恋爱一年多后就结婚了。


结婚后,我发现他每天晚上都要喝酒,喝醉后就像变了个人,非常粗暴,还强迫我发生性关系。


这些我都忍了,但有了孩子后,他不仅酗酒,还非常懒散、不顾家,在家里的时候很少,每次喝醉,孩子都很怕他。也有传言说,他在外面有外遇。为了孩子,我不想再忍受,提出了离婚。


我的妈妈、妹妹,所有亲戚都不同意。我妈来我家来闹,以跳河威胁我。她觉得,我们日子过得“好好的”,他挣钱也给我花,有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怎么就不能过了?


我妹妹跟我说,虽然他爱在外面“玩”,但“男人有钱了都这样”,为什么我不能忍?


我跟她们说,我肯定不能忍。或许是因为离开家乡读过书,虽然只是大专,但认知还是有的——我应该关注自我,关注家庭幸福。更重要的是,我不希望孩子在这样一个家庭里长大。


一开始,前夫不同意,他还威胁我,说什么都不会给我,我说我只要孩子。我们打官司,打了两三年,才离婚成功,法院把孩子判给我。


离婚之后,虽然很多人劝我,但我没有想过再婚,也有些害怕进入婚姻。我和孩子生活得很好,我们经常一起去看电影、旅游,她大学毕业时,我们还去了西藏。单位每年有20多天年假,我也都是一个人出去玩。


最开始跟旅行社报团,后面手机导航这些有了,我就自由行。我很敢走,找不到地方就问人,遇到的人都很善良,这也是我不害怕一个人出去的原因。


2014年,我遇到一点麻烦事。这段时间,我认识了“前男友”A。A是从其他地方调到我们单位的,人很热心。


当时我工作很忙,他就帮我照顾家里,给孩子做饭。平时他也会关心我,经常帮我疏导情绪,我很感激他,也依赖他,就和他在一起了。


开始的两三年,我们相处得很好,算是热恋期,女儿也认为他不错。2017年,他因为工作变动回了老家。我逐渐感觉到,他对我不再那么用心。他越来越少主动发消息,我和他聊天,他也是有一搭没一搭地回复。


2019年我退休,我们决定每年冬天一起去海南,他承包了个小饭店,让我去一块打理。我们没雇服务员,打扫卫生、进货、下厨、接待客人我都要做。我一分钱不拿,就是觉得和他在一起有个事做。但除了经营店铺,我们生活中的交流越来越少。


女儿和亲戚都不理解,觉得他拿我当免费劳动力。其实我知道,我心里对这段感情还抱有一点希望。我总觉得,以前感情那么好,人那么真诚,怎么现在这么淡漠了?我还是不死心。


从去年开始,他四五天也不给我发消息,我感受不到丝毫的关心。我骑车时跌倒,小臂大面积擦伤,我拍照发给他,他只是回了一句“怎么弄的”,再没有消息,我很伤心。


他在前年骑车时,把大腿骨摔断了,住了一个月院,我可是一直在他身旁,像伺候妈妈一样照顾他的。这令我彻底对这段感情死心。


去年年底,我正式提了分手,他来找过我两次,希望挽回,我态度很坚决。和他在一起快10年,我还以为分手后,自己会有些感伤。


但实际上我感觉很轻松,还有点后悔,觉得应该早一点结束这段关系。


我不排斥进入新的感情,但经历这两段关系后,我会对对方少很多期待。我以前总希望,对方能全心全意对我好,但现在觉得,要自己先把自己照顾好。


我身边的同龄女性,无论是否还在婚姻里,都很独立。她们看起来并不需要一个男人,反而因为婚姻付出更多。


出走与归来


结束这段感情,去年12月初,我只身前往海南。


对于我去海南,哥哥和妹妹的态度是,既不反对也不支持。因为我在家,全家人心里都轻松。哪怕是坐高铁,妹妹回来都要4个小时,哥哥要8个小时,如果妈妈发生些意外,他们根本赶不回来。


去年我曾带妈妈一起去海南,但她完全适应不了,我们还是经常吵架。吵完架,我心脏会不舒服,血压飙升,胃也痛。


但妈妈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还和平常一样说话。我身体不舒服,和妈妈一起回了家,去医院诊断出妇科病,住了一个月的院。


回来后,我就在想自己的未来,不知道该怎么办。妈妈超过80岁了,虽然身体上没什么大毛病,但记忆力退化严重,我心里放不下她。妈妈不肯请护工,更不可能去住养老院,唯一的指望是妹妹。


但妹夫2023年去世,她工作也忙,我不想把压力转加给她。当时,我甚至把在海南住了几年的房子退租了。


去年11月,我实在受不了了,可还是下不定决心离开。女儿反复提醒我,要先让自己好一些,最重要的是自己。她跟我说,“妈妈你赶紧走吧,离开一个月总可以吧?哪怕请保姆。你在外面玩一个月,再回来都行”。


和哥哥妹妹说过之后,我决定动身。前几年经营餐馆时,因为进货,我认识了一些海南的商贩,也和一些人成为了朋友。我先托她们帮我找了房,一个便利店的小妹还请我帮忙照看店铺,我欣然接受。


每天早上7点,我走路去便利店上班,上到11点。工资不多,每天50元,但事情也不算多,理理货,接待一下客人,多数时间都很轻松。


下班后,我会去菜场买新鲜的蔬菜,回家自己做饭。吃完饭,午睡后,我一般三四点开始跑步。


我绕着海边跑,每次跑8~10公里,温度适宜,吹着海风,特别舒服。我跑一天步,练一天力量,就跟着视频,做臀桥、平板支撑、俯卧撑、举哑铃这些动作。



晚饭后,我一般会看看书,或者看看剧。看书是我一直以来的习惯,朋友说集市上有书摊,按斤卖,我去买了一本《简爱和珍妮姑娘》,一套《明朝那些事儿》,看了三个月。



这是我第一次一个人在海南生活,没有男人,没有妈妈,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自在。


我很少会觉得孤独。读书时我会做摘抄,我还爱写日记、喝茶,这些都让我很充实。在便利店的时候,我会和小贩们聊天,每天我也会和女儿打电话。身边没有熟人对我影响不大,只要环境让我舒服,我就可以在这留下来。


在便利店上班时,一个在市场卖水果的弟弟跟我搭讪,要加我的微信。他是海南本地人,40多岁,很腼腆。


第一次他来店里买烟,后来又给我送早饭,每天早上都问我想吃什么。我很喜欢和他聊天,他会安静地听我讲话,我也喜欢听他的故事。现在我从海南回来了,我们每天还会在微信上聊天。


我本来当他是朋友,但他跟我表达过关系更进一步的想法。我现在还有点困惑,不知道怎么处理。


我不是很需要一段感情,但也需要陪伴,和他在一起真的很轻松。有时候我会想,要是自己遇到这个人的时候,能更年轻一点,该有多好。


在海南的时候,哥哥妹妹对我的“问候”明显变多了。


我们仨有个群,他俩经常问我“那里怎么样?热不热?后面是怎么计划的?”,说“天热了,我们觉得你还是应该回来”。


我夏天也在海南待过,淡季时更舒服,我很享受海边只有一个人的感觉。我每次的回答都是,“我在这里很开心”。


妈妈每隔几天也会和我打电话,她会说想我,问我过得怎么样,说“要是不习惯就回来”。我问起她的日常生活,她就说“我还能怎么样?就这样呗,自己一个人”。


也许还是内疚感作祟,我提前一个月,在3月回了家。一回家,就把妈妈家里的脏乱拍下来,发给了哥哥和妹妹。我不在家的三个月,他俩回家照顾过妈妈,切身感受过我的崩溃。当天,他俩还给我转了一笔钱,说这是照顾妈妈的工资。


我们仨商量过了,不会把照顾妈妈的责任全部推给我,我还是可以有自己的生活。假如我要走,我们会请一个家政,定期去打扫。妈妈如果拒绝,那就由她。


我也觉得自己可以随时离开。一个人在海南生活了三个月,我感到整个人变轻松了。


以前,妈妈的未来、女儿的生活、自己的养老、餐馆的工作、感情的问题都会让我烦心。但现在,我觉得自己是最重要的,自己先好了,别人才能好。我试着不去过分担忧未来的事。


和妈妈的相处也变简单了,我改变不了她,就随她去。我每两天去她那里一次,给她做饭、洗衣服、收拾卫生。如果心情好我就多呆一会儿,不开心我就走,不和她吵架。回来一个多月了,我们也没发生什么大的争执。


回头看来,我很希望自己能早一点这样做,不要为别人想那么多,为自己多想一点。这不是自私,是保护好对自己重要的东西。



我这样的情况,发生在每个这个年纪的女性身上。


我有一个高中同学,现在都当奶奶了,一辈子没出过省。我们关系很好,我每次去海南,她都要开车送我。她要做家务,还要带孙子,我过意不去,去年走的时候没让她送。


她专门给我打电话,告诉我说,“等明年孙子上小学,你一定要带着我,我跟着你一起出门。”


(应受访者要求,本文均采用化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显微故事,作者:姜涛,编辑:卓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产业迈向新高度!闽清首个兰花培... 产业迈向新高度!闽清首个兰花培育基地投产啦!这一盛事标志着闽清在兰花产业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基地内...
美啦!美啦!美啦!溪滨步道红色... 美啦!美啦!美啦!那溪滨步道的红色花海,宛如一幅绚丽的画卷,已然精彩上线。一踏入步道,眼前便是大片大...
第七届闽清杜鹃花海国际山地徒步... 第七届闽清杜鹃花海国际山地徒步越野赛在一片热烈的氛围中燃情开跑。清晨,阳光洒在那片绚烂的杜鹃花海之上...
闽清法院司法赋能生态人文双保护 闽清法院积极司法赋能,在生态人文双保护方面成效显著。他们以司法力量守护绿水青山,深入各类生态案件,严...
闽清“五一”乡村旅游火爆 “五一”期间,闽清的乡村旅游可谓火爆异常。田间地头,五彩斑斓的花朵争奇斗艳,仿佛一幅绚丽的画卷。游客...
连江炮台山公园升级亮相 增设风... 连江炮台山公园全新升级亮相啦!如今的公园增添了许多迷人的元素。风情茅草屋错落有致地分布其中,仿佛将人...
1分钟800粒!连江“包鱼丸神... 连江“包鱼丸神器”堪称行业翘楚,以惊人的速度领跑全国市场。仅需 1 分钟,便能包出 800 粒鱼丸,...
连江多举措打响“世界渔都·福州... 连江通过多举措全力打响“世界渔都·福州连江”城市品牌。在产业方面,大力发展渔业精深加工,提升渔业附加...
千城百县看中国|福建连江:海上... 福建连江,一处令人瞩目的海上奇观正徐徐展开。这里的海上牧场,宛如一片蓝色的海洋宝藏。当下,鲍鱼下苗正...
福州港江阴港区迎来今年首次滚装... 福州港江阴港区近日迎来了今年的首次滚装船整车出口作业。在繁忙的港区码头,一艘满载着各类车辆的滚装船静...
新华社关注:“鲍鱼之乡”连江5... 新华社聚焦“鲍鱼之乡”连江,如今 5 亿春鲍隆重上市。连江,这片被誉为“鲍鱼之乡”的土地,以其得天独...
闽侯大湖:樱花引客来 村民收入... 闽侯大湖,那是一处如诗如画的所在。每到樱花盛开的季节,漫山遍野的樱花宛如粉色的云霞,绚烂夺目。游客们...
毁约的黄金买卖:金手镯不发货“... 新京报记者 |徐雨婷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李立军 “陈甸甸黄金精选”直播间 正在销售金饰。直...
青岛啤酒销量两年滑坡,去年中高... 证券之星吴凡 近期,青岛啤酒(600600.SH)公告宣布,拟以6.65亿元收购即墨黄酒100%股权...
长沙银行:5月8日融资买入23... 证券之星消息,5月8日,长沙银行(601577)融资买入2300.63万元,融资偿还4401.36万...
时隔6年“福建名宴”回归!一都... 时隔 6 年,“福建名宴”重磅回归!这一盛事将为福建美食界带来全新的活力与惊喜。而与之相伴的一都枇杷...
多重补贴至高5折!苏宁易购抢先... “618年中大促”又提前了。5月9日,苏宁易购召开618电商启动会,宣布全国线下千城万店全面加入,线...
全景“集体接待日” 又将盛大开... 资本市场的发展离不开上市公司的支撑,高质量的信息披露不仅是衡量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重要标准,更是投资者...
【远博产业洞察】上海区块链行业... 内容摘要: 技术赋能与城市禀赋的双重驱动 上海作为我国经济、金融与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率先构建起“技...
连江透堡盘活荒山 发展特色生态... 连江透堡积极盘活荒山,大力发展特色生态有机茶产业。这片曾经荒芜的山地,如今焕发出勃勃生机。当地村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