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996”到“强制下班”:欧盟法案引发中国产业地震
创始人
2025-03-15 17:41:09
0

欧盟法案的出台犹如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引发了中国产业的强烈震动。曾经被广泛提及的“996”工作模式,在这一背景下面临着巨大挑战。以往那些为了工作而长时间加班的企业和员工,如今不得不重新审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而“强制下班”的规定,更是如同一个明确的信号,让人们意识到工作时间应受到合理限制。这不仅影响着企业的运营模式和员工的工作状态,也促使中国产业在法规的引导下,逐步走向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重新思考效率与生活的关系。


从科技巨头到制造业龙头,一场“反内卷”风暴正席卷职场。


以大疆、美的、海尔为代表的龙头企业,集体从“996”文化转向“强制下班”“强制双休”。


大疆要求员工每日19:00准时离岗,深圳总部甚至通过“关灯锁门”物理限制加班。


美的规定18:20禁止滞留办公,连餐后返工也被明令禁止。


海尔则以“双休制”切断加班路径,加班需提前一周审批且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


“反内卷”风暴的兴起,不是孤立的现象,表面上是国内政策调整与社会观念升级,企业对员工权益的重视。


但更深层的动因却与特朗普上台后,中欧关系走向改变有关,是中欧地缘政治博弈下的被动选择与主动调整的结果。


欧盟通过立法和贸易规则施压,迫使中国企业在劳工权益上与国际接轨,维护自身产业竞争力,重塑全球供应链规则,提升战略自主性,摆脱对美依赖。


而中国则借此优化自身国际形象、推动产业升级、融入全球价值链高端,并巩固与欧洲的合作基础,尤其是为重启《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AI)创造条件。


就在本月初,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希望重启被冻结四年的CAI。释放出中欧关系改善的积极信号。


一、中欧合作的现实需求比算计更迫切


国内大厂集体“反内卷”还得从去年12月说起。


这一个月,《欧盟市场禁止强迫劳动产品条例》正式生效,设有三年过渡期,将于 2027年12月正式实施。


中国在新能源汽车、光伏、动力电池等领域的全球迅速扩张,占据主导地位,是欧盟推动该法案的直接动因之一。


欧盟认为中国企业通过“低价竞争+技术迭代”模式威胁其本土产业。


法案明确要求出口至欧盟的产品,其生产过程中任何环节均不得涉及“强迫劳动”,包括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或每周超过40小时的情况,即使员工“自愿加班”也不被允许。


这意味着法案不仅影响直接出口企业,还波及整个供应链。若供应链中某一环节存在超时加班,整条产业链的出口都将受阻。


换句话说,即便企业本身未直接出口,其供应链中存在的强迫劳动风险依然可能被审查。


欧盟这套法案表面上是出于人权和劳工权益的考量,实则是借此重塑全球产业分工、技术路径和地缘经济格局,增强战略自主性,很可能成为21世纪供应链规则的“分水岭”。


对中国来说,欧盟此举将会对其制造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动摇制造业长期依赖的“廉价劳动力”发展模式,从而避免重蹈“中国制造低价倾销冲击欧洲市场”的覆辙。


短期来看,很可能将削弱中国制造业的海外竞争力。尤其是,对价格敏感的低端商品(如纺织、玩具)可能面临被东南亚、南亚等低成本地区替代的风险。


但,中国大厂还是不得不接受这个法案。


原因无他。欧盟市场对于中国企业太重要了。


‌欧盟是中国第二大出口市场‌。2024年中国与欧盟的贸易总值为7858亿美元,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12.8%‌。


中国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高端产业在欧洲市场占据显著份额。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欧盟市场占比达8%,且增长势头迅猛;光伏产业全球市场份额超70%,对欧出口占比高达40%。欧洲市场对部分企业的利润贡献超过15%。


近日,欧盟官员宣称,中欧正在就取消对华电车关税进行谈判。一旦达成,将进一步刺激中国新能源汽车对欧的出口规模。


考虑到,欧盟市场占全球高端制造业需求的30%以上份额,因此如果中国企业因拒绝法案,而失去这个市场,不止是会带来账面上的经济损失,从长期来看,还将丧失技术升级动力,导致竞争力下降,甚至被排除在全球高端产业链之外。


更何况,中国去年修订的《劳动法》加强对超时工作的监管,客观上为中国企业适应国际标准提供了制度基础。同时,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还写入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


当然,在中美博弈加剧的背景下,欧洲成为“战略缓冲区”,也是中国企业接受欧盟法案的重要诱因之一。


2025年特朗普重返白宫后,美国对中国实施更严厉的关税政策(最高达20%-60%),迫使中国企业不得不加速调整全球市场布局,并将欧洲市场作为战略重点,同时接受并适应欧盟合规要求。


这一变化既是被动应对美国压力的结果,也是中国制造业升级的主动选择。


与此同时,特朗普第二任期延续对欧强硬立场,包括威胁对欧盟加征25%关税,直接冲击欧盟对美4000亿美元出口市场;《通胀削减法案》(IRA)通过补贴本土新能源产业,挤压欧洲企业生存空间。


同时减少对欧洲的安全投入,如暂停援助乌克兰,并改善对俄的关系,导致欧洲对美国“保护”的信任崩塌,自主意识觉醒,迫使欧洲在经济、技术上转向中国,平衡风险。


可以说,美国一系列政策倒逼中欧走近,推动了中欧在经济、安全、气候等领域的合作。


事实上,欧盟也离不开中国。


欧盟当前面临能源危机、通胀高企以及增长乏力、下行风险增加等困境。而中国凭借其巨大的消费潜力成为欧洲企业的重要增长点。


如,德国大众、宝马等车企在华销量占其全球三成以上,并依赖中国供应链推动智能化、电动化转型。2024年,大众在华电动汽车销量突破100万辆,成为其全球电动化战略的重要支柱。若欧盟对华“脱钩”,其汽车、机械等支柱产业将首当其冲受损。


俄乌冲突暴露欧盟能源依赖的脆弱性,新能源转型迫在眉睫。


但欧洲能源安全短期内无法摆脱对中国的依赖,尤其是在清洁能源转型的关键领域(如太阳能、风能、电池制造和稀土材料)以及供应链方面。


欧洲80%的稀土依赖中国进口。欧盟虽制定关键矿产战略,但短期内难以摆脱对华依赖。中国占据全球光伏组件产能的80%以上,欧洲90%的太阳能板依赖中国供应。


欧盟虽在电解槽组装领域占优,但电池组装环节高度依赖中国。宁德时代就在欧洲布局三座电池工厂,并携手宝马等车企合作。


进入人工智能时代,欧盟虽在算法创新上领先,但缺乏中国级别的算力基础设施和数据规模,需要通过加强与中国合作来弥补不足。


二、中美欧三角博弈还将继续


2020年12月,中欧双方历经7年,共35轮谈判达成的CAI,旨在深化双向投资合作,推动制度型开放。


同时欧洲先进技术可能加速流向中国,导致技术外溢,从而削弱美国在关键领域的技术优势和全球产业链主导权。


加上几乎同时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从战略上来说,意味着欧亚大陆东西两端形成了全球化的重心,有利于构建更加开放的经济秩序。就像麦金德陆权理论强调的,欧亚大陆中心地带在全球战略中的核心地位。


不过,美国怎么能看到这一幕的出现,对CAI进行百般阻扰,离间中欧关系,以维护自身在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中的主导地位。


2020年拜登团队曾要求与欧盟就中国问题磋商,但欧盟仍推进CAI谈判,引发美国强烈不满。


2021年欧洲议会以“人权”为由,通过决议冻结协定批准程序,导致协定签署进程停滞。


欧盟内部虽有声音认为冻结CAI“损害自身利益”,但迫于美国在安全(北约)、技术、能源(高价LNG)等领域的捆绑,不得不向美国妥协。


冯德莱恩在2021年曾表示“美国始终是盟友”,而中国“无法替代跨大西洋伙伴关系”。


然而,如今时过境迁,特朗普上台后推行“美国优先”政策,加剧了跨大西洋裂痕,导致欧美出现了不信任,欧盟急需通过深化与中国的合作缓解目前经济困境,这也成为欧盟重启CAI的直接动因。


冯德莱恩明确表示,解冻CAI是“向中国释放善意”的重要举措。


一旦CAI重启,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在金融、医疗、汽车等领域的开放,既能倒逼国内改革,吸引欧洲高端制造业与绿色技术投资,如大众、宝马、奔驰等欧盟车企可能在中国扩大投资,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升级。


去年11月,“德国先进制造企业重庆行”活动期间,奔驰表示希望与重庆探讨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合作。


更多欧洲半导体企业(如意法半导体)也将在中国设厂或扩大合作。


同时国内大厂也将借机深化在欧盟布局,规避贸易壁垒。


但,中欧不确定性因素始终存在。


就欧盟而言,强化与中国的合作交往,甚至重启CAI,是为了经济诉求,降低对美国的依赖,而非全面战略转向。


中国则担心欧盟因战略自主能力不足,可能会受到来自美国压力,再次冻结合作或设置技术、贸易壁垒,从而导致CAI成为美国遏制中国的技术和市场工具。


相反,若能欧盟平衡对美关系与对华合作,CAI仍可能成为双方共同抵御美国单边主义的工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雨前产经观察,作者:彭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滚动丨缅甸地震已致4名中国人遇... 近日,缅甸发生地震,这一不幸消息传来,令人痛心。据悉,此次地震已造成 4 名中国人不幸遇难,13 人...
尹锡悦被罢免总统职务 近日,韩国政坛发生重大变动,尹锡悦被罢免总统职务。这一消息犹如重磅炸弹,在韩国国内引发强烈震荡。尹锡...
2025清明档电影新片票房破亿 2025 年清明档电影市场迎来新的热潮,多部新片纷纷登场。其中,某部影片凭借精彩的剧情、出色的演员表...
16亿美元的反华宣传被甲亢哥干... 在舆论战场上,曾有 16 亿美元的反华宣传声势浩大。然而,“甲亢哥”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坚定的立场,如同...
我国将斯凯迪奥公司等11家美国... 我国近期将斯凯迪奥公司等 11 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这一举措彰显了我国维护国家利益和产业安...
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接受审... 近日,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陷入审查调查的风波。作为在舞蹈领域有着重要影响力的人物,这一消息引发了...
美股全线暴跌 近日,美股市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动荡,呈现出全线暴跌的态势。开盘之际,各大股指便如遭遇狂风骤雨般急剧下...
韩国闪电开启总统争夺战,尹锡悦... 韩国闪电开启总统争夺战,各方势力纷纷入局。其中,尹锡悦的动向备受关注。曾在一些政治事件中表现激进的他...
日本首相石破茂重申“零关税”,... 你可能有一些误解,截至 2023 年 7 月,现任日本首相是岸田文雄。岸田文雄一直致力于推动日美经济...
清明假期首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 清明假期首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近 2.9 亿人次,这一数据着实惊人。在这一天,广袤的中华大地上...
闲置手机怎么回收?“国家队”出... “国家队”出招啦!闲置手机回收有了新途径。众多大型手机厂商纷纷加入回收大军,如华为、小米等,它们凭借...
助力国产MRI核心部件破局 健... 本报讯 (记者田鹏)自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 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以来,...
5月12日投资避雷针:这家公司... 导读:财联社5月12日投资避雷针,近日,A股及海外市场潜在风险事件如下。国内经济信息方面包括:1)2...
把“顾客当神”的日本,开始给消... 在日本,一直以来都有“顾客当神”的理念。然而,近年来,这个曾经把顾客奉为至上的国家,却开始给消费者“...
毛新宇携家人清明回韶祭祖 清明时节,毛新宇携家人踏上了回韶祭祖的征程。他们怀着崇敬与深情,走进那片承载着家族记忆的故土。脚步缓...
全美爆发大规模反特朗普示威 要... 近期,全美各地爆发了大规模的反特朗普示威活动。示威者们手持标语,高呼口号,强烈要求特朗普“住手”。他...
沪深北交易所,公示重要名单! 沪深北交易所近期重磅动作,公示了一系列重要名单。这一举措引发广泛关注,众多市场参与者聚焦其中。这些名...
最新放假通知:连休5天! 最新放假通知传来,令人欣喜!此次假期福利满满,连休 5 天!这 5 天的假期宛如一场期待已久的旅行,...
耐克等品牌或将被迫提价 耐克等品牌或将被迫提价。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原材料价格持续攀升,这给耐克等品牌的生产成本带来了...
全球股市巨震 全球股市近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巨震。各大股市指数如过山车般剧烈波动,投资者们仿佛置身于瞬息万变的风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