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亮:“双献”路上风雨无阻》
张亮,一位令人钦佩的爱心人士。他在献血的道路上迈出坚定步伐后,又积极投身于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伟大事业。每一次献血,他都毫不犹豫地挽起袖子,让自己的热血成为救助他人的希望。而当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能给血液病患者带来重生的曙光时,他更是积极响应。无论是献血还是捐献造血干细胞,张亮从未因困难而退缩,无论风雨如何,他都坚定地走在这条充满大爱的“双献”道路上,他的行为如同明亮的灯塔,为更多人树立了无私奉献的榜样。
说来也巧,每一次特别的捐献时刻,“80后”的张亮总会遇到下雨,可即便被淋成落汤鸡,他也总是乐呵呵的。
张亮
张亮是中国联通福州分公司鼓楼分公司客服经理,也是一名光荣的献血者,前阵子还成为福建省第447例、福州市第12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张亮读大二的时候,有一次在越洋图书城买完书,看到门口停着的献血车上贴着“O型血紧缺”的字样,便上车献血。“那时候我对无偿献血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这对身体无害,想着有人需要帮助,就迈出了第一步。”张亮说,有了第一次的献血经历后,他便开启了“随机献血”模式。看到路边的献血车,或者经过福建省血液中心,只要过了献血间隔期、自我感觉状态好,他都会毫不犹豫去捐献,用自己的热血为需要帮助的人送去希望。
有一天下着暴雨,张亮接到省血液中心来电,说O型血比较紧缺,问他是否方便应急献血。他想着既然来电话了,肯定是人命关天的急事,便立马骑着自行车冒雨赶往省血液中心。“如果能够拯救他人的生命,我愿意排除万难。”张亮说。
今年5月,张亮作出了一个令人敬佩的决定——捐献造血干细胞。
“捐献造血干细胞和献血是一样的。”张亮说,大概9年前,在一次献血的时候,他听说留下血样加入中华造血干细胞志愿者资料库,可能会帮助到血液病患者,便留下了血样。
让他没想到的是,9年前许下的救人诺言实现了。“接到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来电时,我非常惊讶,世界上竟然有另外一个人能和我配型成功,这真是缘分。”张亮坦言,他没有立即同意,而是说要再考虑一下,因为当时他对捐献造血干细胞不太了解。
挂了电话后,他开始查阅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相关资料,了解到采集血液的方式和单采血小板一样。想到一个面临绝境的患者在等待自己,他很快就回复“我愿意”。此后的日子他积极配合,在福州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顺利通过了捐献前的所有检查。
5月21日上午,在福建省肿瘤医院医护人员、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见证和祝福中,张亮在“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知情同意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他一边接受为期4天的住院“动员”,一边还要接送孩子。那几天福州大雨连绵,他坚持每天往返家和省肿瘤医院,横跨半个福州城,从未抱怨过一句。
5月24日,张亮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时候,除了妻子陪伴,还有鲜花和证书,让他感到很惊喜。但更让他感到温暖的是,他收到了受捐患者的感谢信。“听说那名患者和我年龄相仿,体重却只有我的一半,可见她饱受疾病折磨。”张亮很是心疼,更觉得自己这些年的坚持是对的。
据统计,张亮累计捐献全血1400毫升、单采血小板2.6治疗量。他希望更多的人参与无偿献血,加入中华造血干细胞资料库,为更多需要救助的病患带去希望。(记者 陈丹/文 石美祥/摄)
下一篇:明天!福州这10所民办初中摇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