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银行理财市场的收益波动,一直以来表现稳健且受投资者追捧的养老理财产品也净值不断下跌。以至于今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分红案例。而更引起人们关注的是今年以来,千亿规模的养老产品竟然没有推出一款新的理财产品。投资者不禁要问,养老理财产品到底怎么了?
一年多未有新品上市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在多家银行手机银行端了解到,目前理财市场上的普通养老理财产品,具有费率低、认购门槛低等优点,但也有期限长等缺点,大部分养老理财产品为5年期。从费率水平来看,多数养老理财产品仅收取每年0.1%的管理费和0.01%的托管费。西安某股份银行理财经理告诉记者,由于业绩比较基准普遍较高(大部分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限不低于5%),养老理财产品一度引发投资者追捧。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末,全市场累计发行51只养老理财产品,金额突破千亿元,投资者人数为47万人。
据记者梳理,从2021年养老理财产品的首批试点启动,当年共有4款养老理财产品问世。2022年,养老理财产品进入快速发行期,全年共有46只养老理财产品发行。但2023年全年仅发行1只产品。2024年截至目前未见新产品发行。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以来,由于市场利率下行、“资产荒”等原因,理财产品收益整体欠佳,养老理财产品发行速度有所放缓。
50余款产品年内无分红
一方面是一年多未发行新产品,一方面截至目前,今年市场上尚未出现相关产品分红的案例。还是在去年,多家产品落实了分红制度,每份分红金额从0.0025元到0.005元不等。理财+分红模式满足定期提取养老金的客群需求,对养老生活是一个有益的资金补充。定期分红是理财产品的一种设计,主要是为了平衡投资的长期性与流动性,这在养老类型的理财产品中更为常见。但今年到目前为止,市场尚未传出分红的消息。业内普遍认为,“收益未达预期”或是未分红的主要原因。
根据Wind数据,截至9月20日,51款养老理财产品在过去一年的年化收益率平均为2.31%,而同期的最大回撤幅度接近1%。从整体上来看,所有产品的收益均未达到业绩比较基准下限,整体收益表现不达预期。
由于收益表现不佳,理财公司更倾向于保留收益以应对市场波动,而非进行分红。业内人士表示,在当前利率下降和权益市场波动的环境下,养老理财产品达标难度大大提高,因此不具备分红的条件。
市场需要满足投资者生命周期需求的理财产品
西安某国有银行理财经理提醒投资者,目前市场上有两种养老理财产品,一个是普通养老理财产品,一个是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虽然这些产品都在理财登记托管系统中已被打上了“个人养老金”标记,但还是有一定的区别,需要投资者仔细选择。
从投资性质来看,普通养老理财产品发行的固收类产品均为“固收+权益”理财产品,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的固收类产品也以“固收+权益”为主,但也有少量纯固收理财产品。这意味着,大部分普通养老理财产品和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或多或少会受股市波动影响。
普益标准表示,当前养老理财产品研发主要面临既要“控风险”,又要“求收益”的难点,在底层配置方面可选资产有限。在现有框架下理财机构主要是关注产品本身的风险控制,确保收益稳定,以匹配投资者对个人养老金账户稳定增值的期望。
有业内人士就表示,现有产品同质化严重,难以满足投资者多样化的需求。同时,受市场环境影响,部分养老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波动较大,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和购买意愿。投资者需要市场上的养老理财产品呈现长期性、稳健性、普惠性的特征,并应满足投资者生命周期需求。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李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