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免费让全世界用电:马斯克吹的牛,就快变成现实了?
创始人
2024-09-18 19:17:33
0

前段时间,马斯克从美国新能源公司Intersect Power拿下超30亿美元的大单。

特斯拉将为这家公司提供电池储能系统,存储规模达15.3GWh。

在特斯拉、SpaceX之后,马斯克又一次把自己吹的牛,快要变成现实了。

这个牛就是:

让全世界用上免费的电。

人类技术的发展,大体缺不了这两类人:

一类是懒人,推动了自动化走进家庭。

洗碗机、扫地机器人、自动驾驶,很多人就算没手都能活着。

另一类是穷人。

他们让所有产品的价格越来越低。

虽为全球最富有的企业家之一,马斯克骨子里属于后者。

他大部分的生意,从穷人角度出发,把价格打下去。

比如他说:“要让全世界用上免费的电。”

在去年的特斯拉投资者日,马斯克就提出:用10万亿美元,改变地球的能源结构。

这句话稍作解释就是,用10万亿美金(大约是美国GDP的36.5%),建设24TWh的储能设施和10TWh的可再生能源基建,让可再生能源进入工业化阶段。

对于马斯克的大话,大家早就司空见惯。

这一套牛吹下来,特斯拉的市值直接蒸发了428.4亿美元,约3000亿人民币。

但眼看市值被玩坏,马斯克倒也不慌。

因为他的储能业务是建立在汽车动力电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投入不小,收获可观。

如今已经是全球储能业的头部选手了。

仅起步阶段,特斯拉就用了5年。

2012年,特斯拉开始研究储能电池;

2015年,特斯拉的第一款家用储能设备Powerwall,以3000美元/套的价格,一年就卖了1万套。

只比当时美国最大的储能企业Sonnen少卖2000套。

2017年2月,特斯拉将注册名称中含有“汽车”意义的“Motors”去掉,改成“Tesla Inc.”。

在一次回答投资者提问时,马斯克表示:“我们的长期目标,是在特斯拉内部生产超过1000GWh的电池。”

这些电池能为1000万辆汽车轮流充电一次。

而到目前为止,特斯拉汽车总产量大概是不过600万辆。

现在,特斯拉已经吃下了北美储能市场25%的份额。

更重要的是,未来特斯拉还打算为遍布全球的大型数据中心提供储能服务。

摩根士丹利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到2030年,美国数据中心的用电量,可能相当于1.5亿辆电动汽车的用电量。

而大摩的一位分析师Adam Jonas也曾指出:“AI热潮带来的电力需求,将让特斯拉成为美国能源市场上的关键参与者。”

数据显示,2024年前两个季度,‌特斯拉储能的总装机量就达到了13.5GWh,是2023年全年的91.8%。

按照这样的速度,特斯拉用不到两个月,就能完成美国电网预计在2024年全年11.1GWh规模的装机部署。

在值得骄傲的成果背后,鲜为人知的是特斯拉在技术上自我折磨的过程。

特斯拉储能,看似脚步轻快,其实举步维艰。

限制之一,就是它在产业链上的尴尬位置。

身为集成商和电芯生产厂商,特斯拉必须一边疯狂压价吸引客户,一边往死里卷,提升产品性能。

所以要在储能业务上赚钱,就必须迈过两扇门。

第一扇门:成本。

要知道,无论是汽车业务还是储能业务,电池都是成本大头。

当年,通用造电动车比特斯拉还早。

但就是因为电池成本太高,造了几千辆就放弃了。

为了少走点弯路,2015年马斯克找到著名的达尔豪斯大学“杰夫·戴恩团队”升级电池技术。

该团队的核心人物杰夫·戴恩,曾推动了三元复合正极材料的规模化、商业化,是业界公认的三元材料技术的开创者和发明者。

他的团队也因此被外媒誉为“全球最强电池研发团队”。

杰夫·戴恩

他们合作的核心目标,就是让电池的成本更低。

当然,是在让电池寿命更长、能量密度更高的前提之下。

最终,杰夫·戴恩团队帮特斯拉研发的电池,循环周期可达到5000次左右,对应电动汽车行驶寿命超过100万英里(约为160万公里)。

根据外媒electrek的测算,这些研究让特斯拉的电池成本降到了100美元/kWh。

而同期松下动力电池的成本约为111美元/kWh,宁德时代约为150美元/kWh。

然而此时特斯拉的面前,还有另一扇门,那就是产能。

这是更难闯的一关。

2019年4月,马斯克在电话会上指出,超级工厂生产电芯的速度太慢,极大地限制着Model 3的生产,将不会再投钱。

这段发言的依据,是特斯拉电池实验室对全球上百种成熟电池产品的拆解和追踪。

马斯克认为,超级工厂的产能瓶颈,是因为遇到了技术短板,需要的是外部支撑。

一个月后,特斯拉以2.1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电池技术公司Maxwell,溢价高达55%。

这为特斯拉带来干电极技术,与超级电容技术。

有外媒对比测算,在收购Maxwell后,特斯拉的产能提升到之前的35倍。

且电池能量密度提升30%-40%,成本基本不变。

终于,在2019年7月,特斯拉的超大型商用储能设备Megapack上市,主要服务大型商业和工业客户,如数据中心、医院和学校等等。

这些容量高达3.9MWh的Megapack机组,只要一套就能满足3600户家庭1小时的用电需求,或给65台后轮驱动版Model 3充满电。

只要地方足够大,Megapack就能像拼积木一样无限扩容。

比如将200台Megapack组装在一起,能点亮整个旧金山6小时。

但特斯拉虽然技术跑得快,却没躲过产能魔咒的一再纠缠。

自2019年正式推出以来,特斯拉的Megapack一直都供不应求,交货周期一度被推迟2年。

比如在特斯拉官网上,2023年8月的Megapack订单,交货时间就被延迟到2025年二季度。

为了补齐产能短板,特斯拉与宁德时代合作,用它的电芯来装配Megapack。

有业内人士推测,这是迂回政策,可能只是在为特斯拉自产4680大圆柱电池的新版本争取时间。

但产能难题一天不解决,特斯拉储能就无法开足马力赚钱。

数据显示,2023年特斯拉总营收是967.73亿美元。

而储能板块却只有60.4亿美元,只占到总业务的6.24%。

特斯拉储能的快速崛起,实际上是时代与人的共同作用。

在欧美国家,地广人稀,电网稳定性和协调性都相对较差。

加之近年来可再生能源发展飞快,其峰谷难调的特性,更加快了各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储能产业的政策推动。

美国能源部 (DOE) 曾指出,美国目前拥有7.8GW的电池储能,到2025年将扩大到略高于30GW,商业储能的容量预计将增加两倍。

另有来自彭博社的预测:到2030年,全球储能电池的市场需求将达到1000GWh,市场规模达1.2万亿美元。

高可靠性的储能设备及服务,是刚需且急需。

所以就算产能跟不上,特斯拉也要抢夺先发优势,一边整合技术,一边抢夺市场。

1、纵向整合,搞定上下游产业链

在产业链的纵向,特斯拉不仅收购了电池制造公司Maxwell。

还在2015年收购模具公司Riviera Tool;

为获得电池阴极技术,收购加拿大公司Springpower International;

在2021年,继续收购电池负极材料技术公司 Sillion;

……

一共十几家公司,每一个都为特斯拉储能的自有产业链添砖加瓦。

最远端的一家,是太阳能板生产企业SolarCity。

2016年,特斯拉收购太阳能组件生产商SolarCity,以求掌握太阳能电厂核心技术。

这让特斯拉在得州超级工厂92.9万平方米的厂房屋顶上,装配了70000块太阳能电池板,是全球最大的屋顶太阳能设施。

2021年4月,特斯拉正式宣布,家用储能设备Powerwall与太阳能板不再分开销售。

而在2022年的财报会议上,马斯克指出:推进可持续能源未来的三大支柱,分别是电动车、太阳能/风能、以及固定储能。

而这三张王牌,已被特斯拉收入囊中。

在主要战场之外,特斯拉的垂直整合战略中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部分,那就是中国。

今年5月,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开工。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开工现场

它是特斯拉在美国以外首个储能超级工厂。

位于特斯拉超级工厂旁边,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4.5亿元,计划于2025年一季度实现量产。

有业内人士推测,特斯拉的这一部署,是看上了中国储能领域的完整产业链。

因为中国的储能企业,如宁德时代、蜂巢能源、瑞浦兰钧等,已经将集装箱型储能设备的储能容量,提高至6MWh。

这一指标,要远高于特斯拉Megapack的3.9MWh。

合作,就是降低未来竞争难度的最优解。

2、横向扩张,在全球寻找大客户

当整条产业链的技术掌握在手里,特斯拉将业务横向铺开,扩大到全球各地。

这其中,欧洲和澳大利亚的客户是最多的。

有数据显示,在澳大利亚,特斯拉的Powerwall装机数量,比道路上跑着的特斯拉汽车还多,占特斯拉在全球总装机量的近12%。

而就在今年7月21日,特斯拉位于法国的最大储能项目开工建设。

项目位于法国南特-圣纳泽尔港,预计将为附近17万户家庭提供两小时的电力供应。

而在挪威,特斯拉仿佛拥有统治性力量。

挪威街上跑的电动汽车里,有60%都是特斯拉,超过11万辆。

特斯拉在挪威部署的2000个充电桩,在美国卖7万美元/台,到挪威就砍掉一半价格。

而且所有充电桩都是政府花钱,居民免费使用。

挪威政府还曾宣布,要在2025年停止所有化石燃料汽车的销售。

现在,特斯拉的客户遍布全球65个国家,其中在17个国家中有大客户,很多都是政府单位。

今年6月14日,马斯克在股东大会上指出:“特斯拉在储能领域的业务增长迅猛,年增长率将达到200%至300%。”

市场需求造势,特斯拉乘势。

这背后,各国政策功不可没。

也是双向奔赴的结果。

值得全球的技术型企业,再学一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卖掉度假房 以下是 200 字描述卖掉度假房:如今,我们决定卖掉那处承载着无数美好回忆的度假房。它坐落在宁静的海...
原创 以... 在资本与技术角力愈演愈烈的2025年,张一鸣再次站上了聚光灯下——这一次不是因为抖音的爆款产品,也不...
原创 “... 大东南近日的股价有“妖”气。 行情显示,6月24日至6月30日,大东南股价迎来连板,累计涨幅达61....
日本航空回应上海至东京航班备降... 【JL8696/IJ004航班 (上海浦东-东京成田) 备降关西国际机场的情况说明】2025年6月3...
“粤车南下”推进中,深圳人还会... “粤车南下”这一举措正在推进,它给两地的交流带来了新的契机。对于深圳人是否还会涌入香港这一问题,存在...
众口悠悠倒蔡澜 “众口悠悠倒蔡澜”,曾几何时,蔡澜这位美食家、文化人在众人心中有着极高的地位。然而,不知何时起,舆论...
“当前访问人数过多,请稍后再试... 今早,众多用户前往查询账户时,却惊喜地发现账户中多了一笔钱。然而,由于当前访问人数过多,系统出现了短...
难!2025过半,楼市还在回稳... 一转眼,2025年即将过半。 上半年,西安楼市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可以总结为“政策力度空前、土地热...
金浦钛业陷连年亏损困局,实控人...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6月30日盘后,金浦钛业(000545.SZ)公告正筹划重大资产置换、发行股份及...
韦韬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 广西日报7月1日消息,中共中央批准:韦韬同志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委员、常委、副书记。广西壮族自治区党...
10年老将杨帆辞任信美人寿董事... 6月30日,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下称“信美人寿”)发布公告称,杨帆因个人原因辞去该社董事长、董事会战...
腾讯发布2024年度可持续社会...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陈姝 在深圳的一家医院里,43岁的叶敏(化名)因休克情况危急。被送进ICU...
医生把输卵管错当阑尾切除,院方... 近日,一则令人震惊的医疗事件引发广泛关注。某医院的一位医生在进行手术时,不慎将患者的输卵管错当成阑尾...
证券投顾公司虚假宣传诱导缴费,...   在抖音直播炒股,朋友圈推送炒股信息的这些公司,基本上都是有牌照的一些证券投顾公司(其中也有没有资...
充电宝上高铁要符合哪些条件?国... 民航局禁止携带“没有3C标识、被召回范围的充电宝上机”的规定,持续引发舆论关注,公众关心高铁站是否也...
新增一季茶,多条致富路!麒麟山... “新增一季茶,多条致富路!”麒麟山茶业迎夏采的盛景令人惊叹。夏日的阳光洒在茶园间,翠绿的茶叶在微风中...
深莞交界处,每天摸过1500个... 在深莞交界处,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家庭女工。她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小心翼翼地摸过 1500 个 Labub...
深圳综改有望试点红筹股二次上市... 深圳资本市场近日迎来重大政策突破。据权威渠道披露,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深...
华尔街大多头:标普500指数五... 财联社7月1日讯(编辑 黄君芝)今年上半年,在“特朗普关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等一系列冲击下,美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