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政治理论是最好的,哪种政府形式是最好的,当初共产党和国民党如果能搁置这些争论,就不会有后来的三年内战。”
这是《亮剑》中田墨轩在饭桌上所发表的一番感言,而李云龙听后当即大怒,声称对方的言论太危险,稍有不慎是要掉脑袋的。
而纵观整部剧来看,田墨轩的文化程度绝对是屈指可数,从侧面角度来看远超于有着高文凭赵刚和楚云飞。
不仅如此,田墨轩的眼界也是非同小可,丁伟那篇一语惊人的论文,就是受到了对方的指点。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对于田墨轩这样一位既有学问又有眼界的人,网友们对他的评价却是出奇的低,像什么“百无一用是书生”“书生误国”“迂腐老头”等言辞不尽其数。
那么,田墨轩为何如此惹人厌?又是什么原因让网友对他的评价非常低?
“思想过于封建”
在《亮剑》中,虽然很多人认为田墨轩的言语很有道理,突出了超远的眼界和大局观,但事实上此人的思想非常封建和迂腐。
比如在剧中田墨轩和李云龙等人首次吃饭时,他得知李云龙和丁伟现如今在军事学院学习后,当即表明了其中的“弊端”。
田墨轩认为现如今国家重点应该放在建设上,表示当下的军人已经不尽其数,再继续“打造”将军属于多此一举。
除此之外,田墨轩还表示朝鲜那一场战役,将国家的经济至少推迟了二十年。
通过这一幕,我们其实就可以看出田墨轩的思想过于封建,虽然大力发展建设经济没有错,但在那个时期很显然是不合适的。
因为彼时新中国刚成立没多久,脚步还没有彻底站稳,军人则是保证国土安全的“重要武器”,搞建设属实有些不妥了。
其次就是抗美援朝战争,这场战役是我们必须要打的一场仗,要知道此战是我们的立国之战,如果放弃抵抗从鸭绿江退回来,那岂不是被旁人看作了软柿子。
当然,在当时那个背景下,经济建设的前提是在绝对军事力量的保障下,如果军事力量薄弱的话,那么即便有再多的重工业,也抵不过敌人的一枚炮弹。
而面对田墨轩的说辞,丁伟就给出了很好的反驳,只见他认真的说道:“您就说朝鲜战争,如果我们当初忍了,让美国人饮马鸭绿江,今天会是个什么后果呢?”
与此同时,对于建设的问题,丁伟的建议则是“打完了再搞建设”,其意就是等到短些年无战事时,再大力发展经济建设。
不仅如此,其实现在田墨轩的思想,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他心中所想还是历史上的那一套,文将治天下,武将打天下。
但事实上田墨轩的思想太过于封建,因为军事力量在何时都是不可疏忽的,毕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再加上抗日战争就是对“落后就要挨打”最好的诠释,因此更加突出了军事力量的重要性,如果一味推崇大力发展文人的话,结果想象大家不言而喻。
当然,田墨轩除了思想过于封建化外,他的部分观点更是严重偏于理想化,这也是网友们对他评价低的另一个原因。
“观点过于理想化”
《亮剑》中田墨轩提到的观点可以说不胜其数,其中最有用且最被观众认可的一个点,则是论我国国土防御的潜在威胁了。
这种观点不仅在未来得到了验证,而且还被丁伟进行了采纳,制作出论文后再毕业典礼上发表了出来。
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其实田墨轩还有一个存在争议性的观点,虽然有可圈可点之处,但却太过于理想化,而这要鉴于李云龙和赵刚打架事件。
当李云龙来到北京看望赵刚时,两人便准备去电影院看电影,但不料刺客人群中却闹了一个小插曲,一对夫妻和一位中年男人吵了起来。
见此情形,李云龙原本秉承着劝架的心理去劝解双方,但结果却被三人轮流给怼了一番,其中一位男子甚至还爆了粗口。
看到这一幕,暴脾气的李云龙自然不会忍受,当即便和对方扭打在了一起,而赵刚也心血来潮加入了斗殴。
随后当几人来到专政机关时,起初工作人员还非常嚣张跋扈,将几人全部怼了一遍,随后当看到李云龙的证件时,他瞬间就怂了。
不仅如此,对于李云龙主动打人这一件事,工作人员也没有选择再处理,于是也就不了了之了。
随后当此事传到田墨轩的耳朵里时,他认为这看似是一件小事,实则却透露了一个大问题,表示法律只不过统治阶级维护利益的一个工具。
虽然这一幕田墨轩指出了法律跟权力之间的联系,并且表明了国民法律意识的淡薄,是一个很正确的观点,但实现起来却有些理想化了。
因为田墨轩不仅没有走到群众之中,同时也不愿意跟工农交朋友,只会在字面上阐述,通俗来讲的话就是光说不做。
最重要的是,田墨轩对国家也没有做过什么贡献,比如在土地革命时期,虽然田墨轩口头说着国民党的治理不好,但却享受着制度下的特权。
而在抗日战争时期田墨轩也是如此,口头说着日本人丧心病狂的行为,但却不采取任何行动,而是在敌战区中心甘情愿的当顺民。
除此之外,在解放战争时期,田墨轩更是天天窝在家里摆弄文墨,对外面发生的任何事情丝毫不关心。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田墨轩的为人作风,那无疑是“生未立寸功,只会摇唇鼓舌”,是一个典型的空想家。
虽然田墨轩文化程度高,但颇有一种读书读傻的感觉,很多逻辑和胸怀只看到了表面,却并没有看到实质性。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网友们才会对田墨轩这种人的评价如此低,毕竟他的言语和理论都过于理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