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内阁官制草案中对侍郎职位的规定
创始人
2025-04-23 19:00:19
0次
内阁官制是1910年清朝政府为了改革中央官制而草拟的一部法令。在这份官制中,侍郎是指各部院的副长官,即尚书的副职。侍郎在清代中央行政体制中占有重要地位,他们协助尚书处理政务,并在尚书缺席时代理其职务。
具体来说,在内阁官制的规定下,侍郎的主要职责包括:
1. 协助尚书处理本部门的行政事务。
2. 在尚书缺席或因故不能视事时,代理尚书的工作。
3. 参与重大决策和讨论。
需要注意的是,内阁官制是在清朝末期制定的,旨在通过改革中央机构来加强统治效率,但这一制度并未能实施多久便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而终结。因此,尽管内阁官制对理解晚清官僚体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它并没有长期影响到后续的政治体制。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