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丁克的李健,竟然开始催生了?!
创始人
2025-01-09 00:15:40
0

来源:黎兜兜

来源 | 原来是柒公子

ID | nice-tourist

要问娱乐圈最机智、幽默、会玩梗的男人,李健要是论第二,就没人敢称第一了。

就在刚过去不久的新年祝福中,他怀抱蓝猫祝大家“儿孙满堂”

为什么这句玩笑能成梗呢,原因是丁克的他抱着绝育的猫送了被认为是”诅咒“的祝福!

不得不说,李健你可太会整活了!

眼下又到年底,被催婚催育是年轻人躲不开的灵魂拷问。像李健坚持丁克的活法,其实也是许多人向往的生活。

只不过,能彻底践行的人还是少之又少。

之前在采访时他说选择不生孩子是觉得没必要延续自己的基因,也不是什么珍稀物种,没什么了不起的。

“这个社会有太多的问题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解决,我不希望我的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把我曾经吃过的苦曾经经历的磨难,再度经历一次。我会不忍心,我会心疼。”

其实不管丁克与否,也无论明星还是素人,只要能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任何选择都值得被尊重。

但这个话题下的讨论区就很迷醉了。

从这些迷惑发言和点赞数量可以看出,其实丁克还没能被广泛接受。很多人都说李健以后一定会后悔的。

十几年前,“丁克”这个词刚流行起来时,我也是一万个不理解。

那时候似乎觉得生儿育女是每个家庭乃至个体必须经历的人生历程,“无后”确实是一件大事。

而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交圈的扩大,身边也出现了一些选择丁克的朋友,对于现在的我来说,丁克只是一种人生选择,我理解也尊重他们。

更重要的是,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我其实也在一直考虑自己以后是否要丁克。

丁克DINK,是英语“Double Incomes No Kids”的缩写。

指那些具有生育能力而选择不生育,并且主观上认为自己是丁克的夫妇或者个体。

截止到去年,中国丁克家庭超过60万户,在中国13亿人口下,他们依旧属于小众群体。

但不可否认的是,面对生活、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想生孩子。

但丁克不是一种潮流,它应当是成年人经过思考后做出的自由选择。

和我从小玩到大的闺蜜就是丁克一族。

当她和老公坚定了以后不要孩子的想法时,身边的人最大的反应就是:你老了一定会后悔的。

虽然已婚,但她和老公都觉得自己是个孩子,两个孩子实在无法想象怎样去照顾另外一个孩子,所以选择了丁克。

我很理解她,从小到大,她一直生活家庭关系不是很亲密的氛围中,无论哪种亲密关系她都不是很期待。

而且她觉得生孩子并不是十月怀胎生下来就行,孩子一落地意味着要担负起另一个人的人生。

自己没有把握能把他教育成一个优秀的人,那种“生下来该怎么养就怎么养”的言论她不能接受。

幸运的是她老公也很尊重他,两个人独立自主,自得其乐,平时的生活就是养养狗逗逗猫,健身娱乐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

虽然爸妈也催生,但他们说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对抗下去。

对她来说丁克只是当下的选择,即便老了之后会后悔又怎样?

人生哪有无怨无悔的呢?

其实我也在好奇,几十年后丁克们的生活会是怎样的呢?

但对结婚十几年,已经四十几岁的老张和嘻嘻来说,丁克早已不再是他们日常关心的话题了。

丁克是婚前就约定好了的事,婚后两人从没动摇过,所以也不必经常提起。

究其丁克的原因,主要是老张认为国内的教育制度还不够完善,比如择校,应试教育等。

他和大多数丁克一族的想法一样:生下来没法儿给孩子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还不如不生。

他们觉得这不是自私,而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我曾经问过他们,丁克的路上有遇过阻碍吗,出乎意料的是,他们都觉得没有。

老张出生在高知家庭,作为医生的父母思想开明,当老张二十几岁第一次提出丁克时他们就没有反对。

嘻嘻父母看他们婚后过的幸福开心也没有多过问。

反倒是身边不太熟的人,经常会问起他们为什么不生小孩,未来后悔了怎么办。

嘻嘻说遇到这些人,她的回答都是微笑。

如果太认真的回答他们的疑问,反而会越问越多,所以笑一笑也就过去了。

而且大多数人也并不是真的关心你生育不生育的问题,也就是顺口一提。

他们说虽然没有得到孩子带来的幸福快乐,自然也没有孩子带来的烦恼。

人生都有A面和B面,各有各的好。

生活其实和所有人一样,只不过始终以自己为重点,工作,娱乐,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 ,买点自己想要的东西。

这些事看起来简单,但其实有了小孩真的会分去很多精力和金钱,没办法随心所欲。

(充满活力的嘻嘻)

虽然张口闭口喊老张,但两个四十多岁的人看起来和我们并无二样,无论是样貌还是精气神,他们都和我这个二十几岁的人没差别。

因为没有孩子,他们有大把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事中去。

嘻嘻下班后经常和我们一起吃饭看电影,买到了喜欢的衣服和我们一样会悉心搭配再发到朋友圈。

老张因为喜欢老物件,一直在从世界各地收集各种各样的复古杂货,这几年还举办过几次小型展览,把自己的心血收藏展示出来给大家看。

轻松,是他们对如今生活的简单定义。

我也问过嘻嘻有没有担心过以后的养老问题,她的想法其实和我一样。

现在已经不是“养儿”用来“防老”的社会了,相反生了小孩补贴到老的更多。

如果自己有强大的经济后盾,有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有清晰的思维和处事方式,晚年不会差。

他们的晚年计划是做自己喜欢的事直到不能做,然后找个环境好点的养老院,一起颐养天年。

至于我,每当和爸妈谈起丁克这个话题时,爸爸总是指责我说:“如果都像你这样,社会都不要发展了”或者是“你这样很自私,是不对社会做贡献。”

我承认个体的发展的确会影响到社会,但在我心里生孩子还是无法与为社会做贡献挂钩。

我觉得任何人都不能把别人选择上升到如此高的层面来批判。

不想生的人可以自由地选择不生,想要生的人也可以顺利的拥有自己的宝宝。

人生百样,有的人喜欢和爸爸妈妈一起生活,有点人就喜欢二人世界,也有的人一辈子只想一个人过。

不管何种方式,这些都是被允许的,而不是应当被矫正的。

更别提选择丁克是自私这个说法了,就算是自私,那又怎样呢。

知乎网友东东枪说:

我认为选择做“丁克”确实是自私。

我认为选择生孩子也是自私。

事实上,我认为人类的几乎全部行为都是出于自私。

我认为自私没什么错。

生孩子会后悔,不生孩子也会后悔。

*作者:原来是柒公子(ID:nice-tourist),年轻人更喜欢我一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在历史上,宋理宗与朱熹及其家族... 您提到的这个情景似乎涉及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具体对话,但现存的历史记录中并没有直接记载南宋理宗与朱熹儿...
19世纪70年代:德国医生与外... 在1870年代中期,如果一位德国医生向他的外国朋友询问有关他们国家历史的问题,那么这位医生可能对外国...
重塑公民观念:西方近代社会契约... 是的,您的理解是正确的。西方近代的公民观念确实与社会契约论有着密切的关系。社会契约论是一种哲学理论,...
谢霆锋带2个儿子吃泰国菜,3人... 近几日,香港娱乐圈关注度最高的明星,莫过于谢霆锋。他时隔20年,在香港重开4场个人演唱会。截至笔者发...
1948-1949年夏季,英法... 您提到的这个时期(1948~1949年夏),正处于冷战初期,也是二战结束不久之后。英、法、美等国确实...
郑和船队途中所遇珍奇动物图谱 您的问题似乎不完整,您想询问图6中的动物与郑和下西洋之间的关系或背景。但是,目前没有提供“图6”具体...
肖战现身孙燕姿演唱会,被偶像现... 4月26日,孙燕姿《就在日落以后》巡回演唱会在上海盛大开唱,演员肖战被曝出现在演唱会现场。被偶像现场...
请问您需要改写墨子中的哪一部分... 墨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墨子的著作,其中包含了许多关于哲学、伦理、科学、军事等方面的论述。不过您似...
易白沙谈新文化运动:回顾与反思 易白沙是新文化运动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他主要以其对儒家思想的批判和倡导科学、民主的思想而闻名。不过,您...
《无忧渡》大结局不过瘾?别慌,...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创作不易,...
王副省长在某省人大会议上作工作... 在某省人大会议上,王副省长作了工作报告,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果,并提出了新一年的工作计划和目标。这...
蔡元培曾经撰写过这样一副挽联: 蔡元培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曾为许多逝者撰写过挽联。不过您没有提供完整的挽联内容,所以...
王一博赛车故障退赛冲上热搜,工... 王一博很早就是一名职业赛车手。就在获得华表奖影帝提名的第二天,王一博冲上微博热搜,不过这次是因为赛车...
《无忧渡》中,宣夜使用“归元剑... 任嘉伦、宋祖儿领衔主演的古装奇幻悬疑剧《无忧渡》超点大结局,一口气看完,意犹未尽,回味无穷。《无忧渡...
周口市首部文旅微短剧《瓦缸里的... 我市首部文旅微短剧《瓦缸里的江湖》在扶沟县包屯镇正式开机后,摄制团队历经一周时间的紧张工作,剧组跨越...
《借命而生》大结局:徐文国到底... 悬疑剧《借命而生》终于大结局了,剧中主要角色的结局基本都交待清楚了,原来刘芬芳早在19年前杜湘东去异...
蛮好的人生:看懂60岁阿姨给男... 图片来源:相关截图,特别致谢,侵删。《蛮好的人生》中有一段让人看了拍手叫好的剧情,就是丁致远为了给二...
您提到的“改写恢复中华人民共和... 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第2758号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
九十年代中共中央推动我国经济改... 20世纪90年代,中共中央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政策和措施。这一时期,中...
5月必追10部未播先火剧!《爱... 还在烦恼5月看什么?,或许这篇文章能给你答案,这里不仅有高分神剧续作,还有搁置多年的“霍去病传奇”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