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皆苦,有情皆孽——“宫斗鼻祖”《金枝欲孽》首播20周年纪念
创始人
2024-11-19 12:43:20
0

引 言

不爱宫墙柳,只被前缘误。花开花落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2024年11月5日,当中国香港著名演员邓萃雯在北京深秋的舞台上,再次吟诵起这首词时,台下的观众和当年电视机前追剧的朋友们应该都是不胜唏嘘的,毕竟距离“宫斗剧鼻祖”——《金枝欲孽》的首播已经悄然过去20年了。

在当天“微博视界大会”的活动现场,该剧的四位主演——邓萃雯、佘诗曼、张可颐和林保怡罕见同台,用和当年并无二致的声音重现了剧中的经典台词。

这一幕“回忆杀”不光猝不及防地击中人心,还迅速登上了热搜,再次火了一把。

悠悠二十载,弹指一挥间,一切恍若隔世,却又近在眼前,挥之不去。

当很多人以为《金枝欲孽》已经或多或少淡出了大众的视野时,才在此刻蓦然发现,原来它竟从未离开。

那么,这部剧究竟有何魔力,能够久久回荡在人们的心灵深处?

它的出现到底给我们带来了哪些震撼和回味,让我们多年后依然对它念念不忘?

20年后再重温这部剧,你我又有哪些新的体察和感悟值得被书写和记录呢?

让我们一起登上影视时光机,再次在《金枝欲孽》的镜像中,观他人故事,照自我足迹。

壹.“宫斗鼻祖”之前世今生

2004年8月23日,《金枝欲孽》在香港TVB翡翠台开播,然而这部后来引发巨大轰动的连续剧却并非当年被高层寄予厚望的台庆剧。

那一年堪称TVB的“大年”,《楚汉骄雄》和《争分夺秒》领衔台庆剧,《大唐双龙传》、《栋笃神探》、《陀枪师姐4》、《血荐轩辕》等佳作也轮番登场,并一路火到内地,但最终这些作品的反响和热度,皆远远不及起初并不被外界看好的《金枝欲孽》。

现在看来颇有些不可思议的是,《金枝欲孽》是2004年唯一一部没有获得广告商冠名赞助的电视剧,因为编审周旭明的创作颇有“王家卫风格”,常以“零剧本”开拍或边写边拍,而且他最终确定的故事面貌很有可能和最初的完全不同,所以导致《金枝》在招商时被认定为剧情走向太过奇怪,而无人问津。

加上当时TVB部分高层对故事套路提出质疑,不支持该剧,使得几位主演也因压力过大想要放弃,幸亏监制戚其义力排众议,公司才动用人力物力进行增援,观众也才不至于错过一部经典。

还有一点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全体演员在进组之初都被“约法三章”:不准问剧情、不准问角色、不准问结局。

不过好在开拍之前,剧组已经拿出了1至20集故事大纲,也有了剧本初稿,演员们这才算吃了半颗“定心丸”,淡定了许多。

幸运的是,不同于以往香港古装剧为人诟病的简陋布景以及“一套戏服永流传”的传统,TVB狠下血本让《金枝欲孽》剧组先后移师北京、横店等地实景拍摄。

横店影视城是后宫戏份的主要取景点,而一些花园假山戏则是在北京恭王府、颐和园和大观园拍摄,在故宫主要拍了一些全景式的俯瞰空镜头,再通过后期合成,为全剧增加了视野大气、开阔的壮美感。

就这样,从孕育到诞生一波三折的《金枝欲孽》终于在2004年8月横空出世,并以绝对精良的品质,成为横扫两岸三地的“神作”。

哪怕20年过去了,它依旧被广大观众视作宫斗题材剧的“开山始祖”,因为它率先开启了新一类电视剧题材的先河。

《甄嬛传》的原作者流潋紫毫不避讳地说自己是受到《金枝》的影响才创作了小说,而后续的《美人心计》、《宫》、《步步惊心》、《延禧攻略》等热播剧也均未能跳脱出《金枝》的叙事框架。

不过,单单用“宫斗”二字来概括《金》剧未免还是太过狭隘,而且也深深误解了该剧的监制戚其义和编剧周旭明的创作初衷——只因他们二位最擅长刻画的乃是“人性”。

尽管他们是须眉男子之身,却以“比女人更懂女人心”的细腻笔触,描绘了一部十足的“女人戏”,同时也是一出不折不扣的“人性大戏”。

正如邓萃雯在台上回忆起当年拍摄时所说的那样:“我记得那个时候电视上好像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清宫剧,所以我们当时有点担心这样的对人性深刻剖析的作品,有可能观众不喜欢看,尤其是四个女主好像不是传统中的‘好人’,有点吓人,没想到20年后我们还会因为这部作品站在这里,这些痛苦的创作过程都变得很值得了。”

或许就是因为这部作品太懂人性了,所以即使过去20年,依然是观众心目中无可取代的圭臬,其江湖地位也依然无法撼动。

贰.宫斗外衣与人性内核的完美融合

这里就是本宫的家,也是我钮祜禄如玥的坟墓。

《金枝欲孽》是一部“非主流”的古装剧,它的另类之处在于:

1. 既非严肃的历史正剧,亦非通篇狗血、恶搞史实的宫闱秘闻。

2. 奇妙地在历史时空和现实世界之间取得了一种精巧的平衡——既不完全架空历史,脱离真实的历史语境,又不完全拘泥于历史的真实性,而是依托历史人物原型,构架出一个引发现代人共鸣的故事。

3. 表面写的是尔虞我诈的宫闱内斗,内里却写尽了黑白与善恶、狠戾与悲悯相互杂糅的多面人性,可谓借宫斗喻人生、借宫斗叹宿命。

记得剧中的男主孙白杨说过:“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紫禁城的是非更多、更荒谬。”

他的父亲孙清华说过:“掌握命运的从来不是‘天’,是‘人’,人比天更加复杂、难测。”

尔淳同样对孙白杨说过:“病大人可能可以医,但人的心恐怕你没本事去改。”

20年前的我们尚且看不透这些台词对于人性的深刻剖白和洞察,而20年后再看却有了截然不同的感受——世间最远的距离永远是人心的距离。

宫中的芸芸众生相与当今时空的人事物并无二致,每个人似乎都能从剧中人身上映照到自己或身边人的影子。

《金枝欲孽》的另一大突破在于,大胆打破了以往电视剧中亘古不变的创作定律——人物形象黑白分明,几乎没有灰色地带。

观众也不得不抛弃以往给角色贴上明显标签的习惯,因为看《金枝欲孽》会发现,整部剧就是全力在演绎“阴谋与谎言”:里面没有一个完全的好人,每个角色都为了各自的利益在勾心斗角、耍心眼,但也没有一个绝对的坏人,连坏都坏得情有可原。

在这个故事中,编剧不单单只是写出了人物“奸”的一面,而是尽可能去丰满人物,让观众意识到其实每个奸角都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所以每个剧中人的性格都不是脸谱化的一贯到底,而是随着情节推进不断演变,玉莹可以动情、尔淳可以成全、如妃可以变善、安茜可以黑化……只有观众想不到,没有剧中人做不到。

在剧中的种种是非纠缠中,我们可以看到:

1. 良心尚存于每个人的心底,但他们无一例外都有越过底线、违背初衷的一面。

2. 没有人十恶不赦,也没有人能得善终,所有人都是充满无奈与叹息的悲剧人物。

3. 没人拥有主角光环,能够在所有迷局里一路开挂,也没有人是圣贤先知,能够全程以“上帝视角”置身事外,整场游戏根本就没有赢家,当然也就无所谓输家。

4. 这个世界原本就没有绝对的黑白界限,谁不是在黑白之间的混沌地带模糊而挣扎地生存求全?只是电视剧用戏剧化的手段为我们演绎出了这一层罢了。

或许对于很多观众来说,这样的观剧体验在《金枝欲孽》之前是从未感受过的。

因此,那种烙印才会显得尤为深刻和直指人心。

叁.宫斗故事与宿命感的深层嫁接

孙某从来自命红粉丛中游刃有余,原来只是个大傻瓜,宁愿辜负天下红颜,也要去爱一个永远不爱自己的人。

“金枝欲孽”——顾名思义,讲的是深宫之中一群金枝玉叶的欲与孽。

欲者,欲望、欲求、七情六欲;

孽者,孽缘、孽恋、情海汹涌。

剧中人人都有的无奈和苦衷,其源头莫不是“情”和“欲”。

这当中既包罗了亲情、爱情、友情、恩情,也囊括了对权利和地位的无尽追逐,纷纷扰扰、繁复缭乱。

孙白杨对玉莹不求回报的爱恋,姐妹情深的福雅和尔淳偏偏同时对孙白杨痴心一片;

尔淳对义父养育之情的感恩,孙白杨父子之间相爱相杀的矛盾痛苦;

玉莹和安茜对至亲的孝顺,如妃对子女的母爱;

孔武一心要做“人上人”的倔强,还有他和安茜、如妃之间若即若离、有缘无分的情愫……

凡此种种无不令人深深慨叹一句:众生皆苦,有情皆孽。

世人皆在宿命的漩涡中翻腾打滚,谁没有自己的弱点和软肋?

如妃的弱点是她的一双夭折儿女和一颗为人母亲的心,玉莹的弱点是母亲和家族声誉;

尔淳的弱点是徐公公和孙白杨,安茜的弱点是奶奶和自己太过强烈的道德意识;

福雅的弱点是用情至深,即使是最恶毒的皇后,她的弱点也是地位危机和把皇上当作丈夫。

倘若将孙白杨的“愚”、福雅和尔淳的“痴”、玉莹的“孝”、安茜的隐忍、孔武的执着、如妃哀莫大于心死后的良善和成全,统统集合起来,得出的不就是复杂而多面的人性吗?不就是充斥着“贪嗔痴慢疑”的人生吗?

倘若人心无所欲求,便不会横生枝节、自寻烦恼,但试问红尘三千,凡夫俗子中又有几人能想得通、做得到?

《金枝欲孽》引人入胜之处恰恰在于,它并没有给我们一个完整而全面的答案,它只是设法让我们自己去感悟人生和宿命——人无完人,更没有一个人强大有力到能完全挣脱情感的牵绊。

我们看见剧中人如同困兽般在牢中自缚,但反观自己又何尝不是被生活的无边枷锁所笼罩呢?

尾 声

有人说,在整个TVB电视剧史上,尤其是对千禧年之后一路颓势的TVB来说,《金枝欲孽》都有其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一点的确不夸张。

“宫斗剧”本身并不罕见,罕见的是如《金枝欲孽》一般立意深刻。

它的格调和境界在于并不是讲宫斗,而是透过宫斗讲人性本身的挣扎与无奈。

它讲的更加不是三角恋和多角恋,而是通过情感的描摹讲出什么是取舍与成全。

剧中对人物之间情感的刻画是含蓄克制、点到即止的,但又无时无刻不扎进人心底的肉里。

这些情感背后所映射出的一连串关乎人心、人性、人生乃至宿命的论题是那样通透彻骨,令人不寒而栗。

这应该就是这部剧能够经久不衰的道理所在吧。

二十年翩然而逝,时间已经证明一切。

当初一群勇于打破桎梏的创作者们,用心向观众传递出一番别有风味的高级美,终究收获了与众不同的馈赠。

时隔多年,喜欢《金枝欲孽》的观众对它的感情始终未曾减淡半分。

经典的力量便是如此。

题外话

《金枝欲孽》在香港播出时创下极高收视,剧中一众女主演之间的宫斗不光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办公室斗争”模板,就连她们的服饰也一度成为流行时装,更有精明的海鲜商家以剧中几位女主角的名字来命名他们贩卖的肥美大闸蟹,生意同样极为火爆。

“如妃”大闸蟹身价最高,标价220港币一斤,成为“蟹后”;矜贵的“玉莹”蟹100港币能买三只;“尔淳”蟹100港币能买五只;出身卑微的“安茜”蟹100港币能买六只;甚至连皇后娘娘也有同名大闸蟹,价格最为低廉。

现在回忆起以上花絮依然觉得颇为有趣,可见一部优秀的剧作所产生的影响力是难以被估量的。

最后致敬已经离去的几位剧中演员:

陈鸿烈

罗君左

余子明

陈狄克

李海生

李丽丽

——The End——

(图片均源于网络,侵删)

不知20年过去了,

你是否还愿意再重温这部经典之作呢?

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们哦~~

西瓜家的放映厅:

先娱己后娱人,

这里是原创深度影评+剧评+娱评发布阵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出发,去海边摸鱼! 在沙漠与红海之间寻找精神SPA。五一黄金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最方便、放松且极具性价比的度假方式,或...
理学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与创新:以... 理学,又称道学,是中国宋明时代形成的一种哲学流派,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先秦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先秦儒...
黄宗羲提出观点认为: 黄宗羲(1610年—1695年),字太冲,号南雷,浙江宁波府余姚县(今属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人,明末...
《无尽的尽头》观后感,有些父母... 《无尽的尽头》观后感,有些父母是父母,有些父母是恶魔。陆广福卖孩子,涂怀伟害死孩子。陆声(刘家祎 饰...
好戏|唐嫣为啥演完《繁花》又去... 文 | 沈 林唐嫣的新剧《念无双》已经悄无声息地播完了,正如它悄无声息地开播。电视剧收官后,唐嫣发文...
俄始终是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关... 是的,俄罗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强大的工业基础,在全球政治、经济舞台上扮演着重...
《我爱赶大集》第一集:玉树,说... 《我爱赶大集》第一集:玉树,说走就走的旅行!责编:陈梦瑶
有学者提出,经济危机表现为 经济危机是一种复杂的经济现象,通常表现为经济增长的突然放缓、失业率上升、企业破产增加以及金融机构面临...
我国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的... 我国的中央银行是中国人民银行,简称央行,成立于1948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成部门,也是全国金...
2025最好看的6部韩剧,质量... 1、《苦尽柑来遇见你》人生不应该只有苦难,爱纯虽然穷苦,但因为有妈妈的爱,奶奶的爱,宽植的爱~她的精...
《绝密较量》《淮水竹亭》新剧各... 5月份开播的新剧神仙打架,一部比一部精彩,尤其是近期刚开播的两部新剧,一部是高圆圆张鲁一主演的谍战剧...
关于杨贵妃的死亡,确实存在不同... 旧唐书中对杨贵妃的记载是这样的:安禄山叛乱时,唐玄宗携杨贵妃等人逃往四川。途经马嵬坡(今陕西兴平市西...
中国人民银行担保业务范围详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
冲上热搜!两大“叔圈天菜”终于... 近日,电视剧《奉陪到底》开机,并官宣主演阵容。王阳、王骁、王佳佳同台飙戏!官方配文:明暗光影间对峙,...
狗血塑料情,吵翻天,小S都看不... 又一场娱乐圈的“塑料姐妹翻车”Makiyo在节目里一句“某同期女星红了就忘本”,精准点燃了全网对杨丞...
佛经传入中国后频繁被修改翻译版... 传入中国后的佛经译文确实存在一些改动和变化。这主要是因为翻译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语言、文化以及理解上的差...
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称他为 您提到的“他”具体指的是哪位人物呢?李约瑟(Joseph Needham)是著名的英国科技史家,尤其...
重温《伪装者》:才明白同为明家... 在剧中,明家总共是有姐弟4人,可在这四个人当中,真正有血缘的也就明镜和明楼两人了。至于剩下的两位明诚...
朱维铮谈近代史:重新审视过去的... 朱维铮先生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他在重读近代史一书中对近代中国的历史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独到的见解。由...
学者论昆曲崇高地位的形成原因 昆曲,又称昆剧,是中国传统戏曲的一种,起源于明代的江苏昆山地区,因此得名。它在明朝中叶至清朝乾隆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