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汉臣很难爬到巡抚这个级别?因为皇帝早已设下三道任职门槛
创始人
2024-10-31 06:52:03
0

从清初至道光年间,各省督抚的比例基本维持在满七汉三的左右,如果是乾隆朝的话,汉人出任督抚的比例恐怕还不到30%。而且凡是汉人出任督抚,一般都会设定很高的门槛。

清代是满洲贵族建立的政权,自建国的那天开始就对汉人官僚集团心存戒备。及至入关,历代皇帝虽标榜满汉一家,实则满汉藩篱之隔仍很明显。

满汉之分体现在官缺上尤其明显,分满缺、蒙古缺、汉军缺和汉缺,按定例满员可以出任所有职务,而汉人只能在汉缺中拣选。汉人官僚不仅无法担任被皇帝认为是最核心的职务,而且仕进的空间也十分有限。

从法律层面上来讲,总督、巡抚的任职资格并没有规定是“旗缺”,汉人同样也在铨选之列。不过,汉臣要想升任督抚十分困难,只有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才能获得皇帝钦点:

其一、出身名门久沐皇恩

不知诸位有没有发现,清代汉人督抚群体中,大多数人都有一个很好的出身。这里所指的出身包括两点,一是科举功名即进士出身;二是家庭背景即生于官宦之家。真正出身寒门的汉人督抚不能说没有,只是少得可怜,一只手大概就能数的过来。

清代皇帝骨子里都是惧怕汉人掌权的,而满人数量毕竟又太少,可选择的余地不大。人数占据绝对优势的汉人官僚集团,对于皇帝来说是不得不用。

一方面是必须要用汉臣,另一方面又要用的放心,那么只能把目标锁定在官宦之家。毕竟地方上的名门望族,都是几代人为朝廷效过力的,他们也是统治群体的一部分,不太可能会反对朝廷。

比如说,山东诸城刘统勋家族,他的爷爷刘必显和父亲刘棨,是顺治、康熙朝进士,在地方为官期间政绩都很突出。刘统勋更不必说,官至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这样的家族岂会对朝廷有异心。

所以当刘墉被乾隆外派地方为官后,升官速度就很快,还提拔为安徽、湖南巡抚。如果说刘墉出生在一个普通百姓之家,没有祖上的政治铺垫,那么毫无疑问,在乾隆朝督抚多选满员的大背景下,他大概率是不会出任巡抚的。

乾隆时期官场有一种流行的说法,认为各省汉人官员的天花板就是布政使、按察使,奋斗一辈子能够混个从二品或正三品,已是到顶了不能再有其他的奢求。

其二、皇帝熟悉且能力、品行俱佳者

清代在京各衙门中,翰林院、詹事府属于清要部门,翰林官中会被挑选出少部分人充当日讲官或是直接进入南书房,成为皇帝的贴身秘书。

这些人品级普遍不高,胜在近水楼台先得月,他们接触皇帝的机会很多,所以皇帝对他们的能力、人品也都很了解。尤其是清代皇帝都喜欢提拔青年才俊,只要符合条件这些翰林官们的升迁速度都很快。

按照程序,翰林官们只要在六部历练一段时间,就可以外放为道府,然后按部就班升任按察使、布政使、巡抚以及总督。这一点其实和现在领导的秘书是一样的,只要服务好领导,升官一般都比较快。

还有一类是非翰林出身的汉人才俊,他们被分发到各部院任职后,因其工作政绩突出,或者说在一些重大事件上表现得十分抢眼,那么也会获得皇帝的重视。一旦时机成熟,也会空降到地方,经过历练之后就是督抚的后备人选。

从咸丰之前的各省督抚任职资格来看,90%以上的汉人督抚,都不是从基层一步一个脚印爬上去的。基本上他们都有在京任职的经历,由于受到皇帝的认可,以京官外调各省,起步都是知府和道员。

其三、得到朝臣和各省督抚的举荐

朝廷用人一方面是按照吏部现行的人事程序,缺出之后在应升应补官员中进行铨选,此为论资排辈;另一方面是大员与督抚举荐,这类岗位一般都比较重要,属于请旨缺和替缺。

各省督抚作为封疆大吏,皇帝对他们本身就很信任,只要他们向朝廷举荐下属,一般都会被皇帝采纳,同样督抚若是参劾下属,也基本上是一参一个准。

说得直白一点,督抚就是皇帝在地方的代言人,朝廷赋予了他们了一定的人事权。如果连督抚举荐下属没有被采纳,那就说明皇帝对他多多少少已经失去了信任。

前面说了,出身寒门的汉人地方官,不管政绩有多突出、操守人品有多好,都不太可能爬到巡抚这一级别,因为他们不具备前两个任职条件,唯一的通道就是上司的举荐。

比如说于成龙,他不过是一个副榜贡生,四十多岁才好不容易混了一个罗成知县。我们不否认于成龙的能力和操守,但要是没有他的顶头上司广西巡抚金光祖的极力推荐,于成龙是无论如何也出不了头的。

当了福建按察使以后,于成龙又得到康亲王杰书的举荐,此后他的仕途进入巅峰,继而升布政使、巡抚、总督,称为清代著名的大清官。

无独有偶,乾隆时期著名的封疆大吏李世杰,不过是个落魄生员。后来他捐了一个巡检,得到上司两江总督尹继善、江苏巡抚庄有恭的赏识,在两位封疆大吏的举荐下,李世杰得以华丽转身,跻身督抚之列。

不难看出,汉人地方官员要想做到督抚级别,必须具备以上三个条件的一个,否则的话就是痴人说梦,甚至可以说往上爬一级都很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清政府维护朝贡贸易的认知反映了... 清政府的这种认知反映了其极力维护朝贡贸易体制。在清朝前期,朝贡贸易不仅是一种经济活动,更是一种政治上...
袁刚教授,北京大学的学者,曾表... 对不起,您的信息似乎不完整。您能否提供更多的细节或上下文?这样我才能更好地为您提供有关北京大学教授袁...
终于要播了‼️台剧是真敢拍 一见钟情、闪婚、妈宝男、出.轨……台剧的尺度果然很大‼️柯佳嬿、刘以豪领衔主,把婚姻的相识相爱到相恨...
山区公路防御泥石流危害的主要工... 防御泥石流对山区公路危害的工程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拦挡坝:在泥石流可能经过的路段建设拦挡坝,...
改写陶片放逐法:防范危害公民权... 陶片放逐法(Ostracism)是古希腊时期,特别是雅典的一种政治制度。根据这一制度,如果公民大会认...
政治妥协:人类社会不可避免的政... 政治妥协确实是人类社会中常见的一种政治现象,它在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有着广泛的应用。政治妥协通常指的...
奥巴马访华庆祝中美建交三十周年 2009年并不是中美建交三十周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1979年1月1日。而奥巴马总统在2009...
从此以后,再也不讨厌浣碧了 这一次,浣碧真的很勇敢了为救甄嬛真的顾不上自己的安危
《借命而生》收官,张淼怡常华森... 德塔文电视剧景气日报2025-04-27电视剧当日景气TOP10TOP10排名无忧渡(宣夜40% ...
昔日中国盛世,日本不敢抗衡 这句话反映了历史上的中日关系状况,主要指的是在明朝时期,由于中国国力强盛,日本在当时并不敢轻易与中国...
汉隋唐宋封建变郡县幅员最广盛世... 您提到的这段话,是关于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变迁。从封建制转变为郡县制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
孔子见季氏用天子之乐舞而愤慨 孔子看到鲁国的大夫季氏使用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八佾之舞(一种大型的宫廷乐舞),感到非常愤怒。他认为...
您的句子似乎不完整,您可能是想... 儒家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且影响深远的思想流派,由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孔子创立。儒家思想强调仁爱、礼仪、忠...
一条大海参破水而出 ——影视笔记·<鬼吹灯之南海归墟>——即便戴上粉丝滤镜,我也必须承认对这部剧有些失望。可能是期望过高...
播了播了第一集就笑疯了 笑疯了,我怎么才看这部古装喜剧,直接炫全集‼️把先婚后爱这个老套路玩出了新花样,剧情笑到头掉。赵昭仪...
《无忧渡》大结局过后,留下了十... 由任嘉伦、宋祖儿等人主演的网剧《无忧渡》迎来了大结局,剧中几位主要角色看似都有了自己的归宿,但依然有...
1949年新中国钢铁产量仅15...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年,全国的钢铁产量确实非常低,约为15.8万吨。这一数字反映了当时中...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概念...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晚清时期中国思想界提出的一个重要主张,出自张之洞的劝学篇。这一主张主张在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