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三次冲击资本市场的51WORLD,面临着持续亏损、现金流告急、毛利率持续走低等诸多问题。在港股IPO热的关口上,“带病闯关”的51WORLD能成功吗?
文| 啸 天
从2020年12月冲刺科创板,到2023年转战北交所上市辅导备案,再到2025年5月末递表港交所。五年内三次寻求上市的北京五一视界数字孪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51WORLD”),IPO之路走的颇为艰难。
这家自称“中国最大数字孪生解决方案提供商”的企业,头顶“数字孪生第一股”的光环,却交出了一份持续失血的“成绩单”,四年累计亏损超过5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三年净流出超3.5亿元。同时,51WORLD的毛利率从2022年的65%滑至2024年的51.1%,议价权处于持续流失状态。
持续亏损、现金流告急、毛利率持续下降的51WORLD闯关港交所,颇有些英雄迟暮的无奈。
1
烧钱不止,现金流告急
翻开最新招股书,一组刺眼的财务数据揭开了51WORLD的生存困境。从2022年至2024年(下称“报告期内”),51WORLD营收分别为1.90亿元、2.56亿元和2.87亿元,年复合增速为22.90%。
营收增长的同时,51WORLD却一直深陷于亏损泥潭之中,报告期内分别亏损1.90亿元、0.87亿元和0.82亿元。若算上2021年1.46亿元亏损,四年累计亏损高达5.05亿元,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流血上市”。
而比持续亏损、“流血上市”还要致命的,是51WORLD曝出的现金流危机。报告期内,51WORLD经营活动现金流呈现出持续“失血”的状态,三年间分别净流出1.04亿元、1.33亿元和1.14亿元,累计净流出超过3.5亿元。也就是说,在51WORLD营收增长的表象之下,企业自身“造血”的机能仍未建立起来。
究其原因,高企的运营成本成为51WORLD发展过程中沉重的负担。招股书披露,51WORLD报告期内的销售开支分别为0.58亿元、0.51亿元和0.58亿元,虽然占营收的比重有所下降,但在行业中仍处于较高水平。更让人焦虑的是,51WORLD的研发投入呈现断崖式下跌——作为曾经“重研发”的代表(2021年研发占比高达85.7%),2023年、2024年研发开支1.03亿元、0.58亿元,占同期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0.2%和20.3%,在腰斩的基础上再次腰斩了。如此反常的支出结构,折射出了51WORLD这家公司战略的迷茫和困境。
招股书中,51WORLD公开预警称,销售开支、行政开支等预期增加将导致2025年年报亏损净额持续增加。也就是说,51WORLD在2025年也难以实现盈利。
51WORLD自成立以来靠八轮融资建起的资金池正快速见底。2021年,51WORLD账上现金为1.77亿元,至2023年锐减至0.4亿元。虽然2024年51WORLD获得南宁焕新资本2亿元的Pre-IPO轮融资,但在每月动辄千万元级的烧钱速度前,不过是杯水车薪而已。
招股书中,“日后取得外部融资的能力存在多项不确定因素”的事实性描述,已经道明了51WORLD历经波折、多番冲击IPO的求生本质。
2
转型艰难,业务结构十分单一
报告期内,51WORLD的营收虽从1.90亿元增至2.87亿元,但十分依赖2015年创立的数字孪生平台51Aes。
51Aes平台通过提供51CIM、51WIM及51XIM等行业解决方案,赋能城市、园区、水利、工业及能源等10多个领域。报告期内,该业务分别实现营收1.42亿元、2.05亿元和2.36亿元,占总营收比重分别高达83.3%、79.8%和82.2%。毫无疑问,51Aes仍旧是支撑51WORLD营收的“顶梁柱”。
但是,51Aes目前也面临着困境。翻开客户名录,在2023年客户创出183家的新高后,2024年突然锐减至131家,一年内减少了52家。据「数智研究社」了解,客户锐减背后,是定制化服务模式难以逾越的天花板——每拿下一个客户,都需要大量定制开发,这种“类手工作坊式”的增长,注定步履维艰。
报告期内,每位51Aes的获客成本分别为9.15万元、8.61万元和15.74万元。获客成本的增加影响了51Aes业务的毛利率,从55.7%降至52.8%,出现了轻微下跌情况。
2017年开始布局的自动驾驶平台51Sim,在近年来迎来持续增长。报告期内51Sim的客户数量从33家稳增至58家,营收从0.26亿元增至0.48亿元。
但是,获客成本从2.31万元猛增至7.88万元,导致该业务毛利增长缓慢,毛利率甚至出现略有下滑的情况。
元宇宙风口催生出来的51Earth业务,报告期内分别能贡献242.4万元、926.3万元和360.1万元收入,占比分别为1.4%、3.6%和1.2%。毛利则从2023年的400万元降至2024年的40万元,毛利率从42.8%骤降至10.9%,客户数更是从29家稳步下滑至9家。
招股书中,51WORLD虽然强调有“数千开发者参与”,但当元宇宙的风口被大模型、生成式AI席卷后,51Earth这个曾十分受资本追捧的故事,终究没能转化为真金白银。
整体来看,51WORLD的发展还十分依赖基本盘的51Aes数字孪生平台,但该业务的客户拓展在2024年来遭遇“滑铁卢”,一年内减少了52家之多。
与此同时,数字孪生赛道里,招股书引用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称“2023年收入第一”,但市研机构IDC公布的报告中,51WORLD的市场份额却不及超图软件、吉奥时空等玩家。这种报告披露数据存在的矛盾,试图掩盖51WORLD市场地位的脆弱。
阿里云、腾讯云等互联网巨头早已在“云+AI+孪生”领域开始不断动作,这种降维打击对51WORLD这种缺乏生态支撑的公司来说,可以说是毁灭性的。
耗时多年培育的51Sim、51Earth业务至今仍支棱不起来,更是无法给予51WORLD支持和赋能。三大业务均面临不小的麻烦,51WORLD如何破解,我们拭目以待。
资本市场从来不缺精彩的故事,只是当数字孪生从炫酷的概念走向残酷的商业战场时,51WORLD若无法以硬核的技术和扎实的业绩证明自己,那么港交所的大门又将成为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流血上市虽可能解决资金的燃眉之急,但长此以往肯定无法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