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消费升级和健康饮酒理念的普及,进口葡萄酒正逐渐成为国人餐桌新宠。面对琳琅满目的葡萄酒品牌和参差不齐的市场价格,消费者该如何选择?法国3600个酒庄、十多万品牌,为何知名者寥寥?原瓶进口葡萄酒的真实成本几何?有意入局者又该如何把握机遇?本报记者专访红酒达人馆创始人、国际WSET葡萄酒品鉴师高远,解码葡萄酒行业核心问题。
葡萄酒为何坚持原瓶进口?
记者:我国地域广阔,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已形成以宁夏贺兰山东麓、新疆焉耆盆地、山东烟台、甘肃武威、河北昌黎等8大葡萄酒产区、13个主要子产区呈现“一带两翼多点”分布格局,陕西的丹凤和铜川等地也有较好的葡萄酒发展基础。您为什么只做进口葡萄酒,而且是原瓶进口。
高远:葡萄酒作为舶来品,其核心价值在于原产地的风土特质和酿造传统。更重要的是,国外葡萄扎根深、气候稳定,且酿酒品种受法律严格保护,从源头杜绝“以次充好”。原瓶进口能最大限度保证酒液的原始风味和品质稳定。
从成本角度看,欧洲酒庄的土地多为家族传承,主要投入在于葡萄种植和酿造本身,没有过多的营销和品牌溢价。以法国为例,酒庄多为祖辈传承,土地自有,核心成本集中在葡萄、水电、人工等,叠加合理利润后,综合成本反低于国内部分产区。
“原瓶进口”与“原桶进口”差异巨大:前者在产地完成装瓶,后者运至国内分装,更有甚者勾兑销售——曾有进口凭证显示的数量与实际销量严重不符。
我们曾多次深入外国上百个酒庄考察,详细了解,充分交流,最终选定一些合作酒庄,确保葡萄酒品质。他们做事很认真,很讲诚信,非常注重信誉。若这一年的葡萄品质达不到要求,宁愿不酿酒,绝不以次充优。
一瓶进口葡萄酒到底是多少钱?
记者:市场上进口葡萄酒价格差异巨大,从几十元到上万元不等,普通AOC级酒的成本究竟如何?
高远:以750ml葡萄酒为例,仅葡萄就需2.5公斤,普通AOC级葡萄成本约18-46元(2.4-6欧元/公斤),加上酒瓶、酒塞、酿造工艺、橡木桶使用等费用,再算上海运、关税及酒庄15%-25%的利润,一瓶原瓶进口AOC酒的基础成本已超100元。葡萄品质越高成本就越大,顶级酒庄葡萄就更贵。若计入土地养护、设备维护等隐性成本,低价促销或许存在,但长期低于成本价销售并不现实。
需要提醒消费者的是,葡萄酒不是越贵越好,关键要找到适合自己口味和消费层次的产品。我们建议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并要求商家提供完整的进口单据和检验证明。
进口葡萄酒的市场空间在哪?
记者:目前经济形势和市场环境下,进口葡萄酒的市场空间在哪?
高远:数据显示,白酒消费量近年来持续下滑,而追求健康、品质的年轻消费群体正在崛起。低度化、健康化的葡萄酒正成为年轻人新宠,其社交属性与“段位消费”特征,还能带来酒之外的圈层价值。
从竞争格局看,头部品牌市场份额不足20%。另外,目前市场存在一些乱象,比如低价劣质产品充斥电商平台,但随着消费者认知升级,正规渠道的市场占比正在扩大。
我们正在构建“微醺达人”会员体系,通过知识传播和品鉴活动,培养真正的葡萄酒爱好者,通过线下沙龙与合伙人机制链接用户,吸引了很多喜欢进口葡萄酒的消费者和创业者,计未来三年会员数突破1万。
渠道先行还是品牌为王?
记者:不少企业选择海外买酒庄、做自主品牌,您为何优先布局渠道?
高远: 品牌是长期工程,新品牌从零起步需巨额投入。反观渠道,当下葡萄酒市场缺乏标准化信任体系,若能建立稳定的消费场景与用户网络,未来收购酒庄才具备消化能力。国内部分投资者盲目建酒庄,却因成本高、销路窄陷入困境,这正是“重品牌轻渠道”的教训。我们的策略是:先掌控渠道话语权,再伺机布局供应链,而非逆势而为。
对于新入行者,建议从专业知识和客户服务做起,先做渠道、积累稳定客群,逐步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这才是更务实的选择。
进口葡萄酒市场正在经历从野蛮生长到规范发展的转型期。消费者需要提升鉴别能力,从业者则要着眼长远。在这个充满文化底蕴的行业里,唯有坚守品质、诚信经营,才能赢得持续发展。
上一篇:上半年港股结构性行情凸显
下一篇:信息不全的银行卡影响使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