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最新发现!半年前,国际期刊刚“认证”的新物种,这无疑是三明生态领域的一大盛事。这一全新物种的出现,彰显了三明丰富且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它或许隐藏在三明那片广袤的山林之间,历经岁月的沉淀才得以被发现。这不仅是三明在生物研究领域的重要突破,也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研究增添了宝贵的一笔。它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三明这片土地所蕴含的无尽奥秘,激励着科学家们继续深入探索,去揭开更多大自然的神秘面纱。
5月12日,福建永安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测人员在开展昆虫调查时,于一条溪流边意外瞥见了一只陌生的“来客”,它径直降落在构树之上。
中华叶缘蝽 廖金朋 摄
此昆虫外形仿若“变形金刚”,手脚弯曲扭动如机械装置,在枝条上挪动稍显笨拙,脚上点缀着枯叶状薄片,飞爬姿态均略显僵硬,而后振翅飞向小溪对岸灌木丛。监测人员涉水追踪拍摄,只见它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瞬间隐匿于竹林深处。
“这很可能是新物种!”当晚,监测人员将照片分享给了多位昆虫学专家,经形态比对和文献检索,专家们在2024年12月国际动物学期刊《Zootaxa》上发表的论文中找到了答案,此物种竟是半年前才被正式命名的新物种“中华叶缘蝽”,是论文发表后该物种在福建的第一个确切记录,同时也是永安市新记录种!
中华叶缘蝽 廖金朋 摄
中华叶缘蝽隶属于缘蝽科缘蝽亚科巨缘蝽族,可谓昆虫界的“小明星”。体长超29mm,前胸和各足上的叶状扩展格外吸睛。通常身着红褐色的“外衣”,体表覆着白色短毛。前胸背板平整光滑,两侧扩展翘起,侧缘呈现弱锯齿状,侧角前伸超出头部,别有一番英姿。小盾片端部无瘤突,雄虫后足股节弯曲,基部腹面有个大刺突,雌虫后足股节近乎笔直,端部腹面突起。各足胫节具叶状扩展,雄虫后足胫节背腹扩展处各有刺突,腹部腹面形态相对简单。
中华叶缘蝽 廖金朋 摄
前有肿腿迷甲,今有中华叶缘蝽。发现这只“小明星”的天宝岩保护区,地处南亚热带到中亚热带过渡地带,森林覆盖率97.16%,植被类型丰富,常绿阔叶林植被保存完好,是我国小区域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的“生物宝库”。其昆虫种类丰富,截至目前,已累计调查记载到昆虫名录2766种,其中仅缘蝽科昆虫就有29种。